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明媚庶女 > 第66章

明媚庶女 第66章

作者:古锦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7:16 来源:笔趣阁

唐大太太心中的气无处排解,想起琦哥儿来又心痛得不行,拿了一杯茶水灭火。偏唐二太太给她提神:“大嫂你说,琦哥儿那孩子怎么那么奇怪,没事儿一个人跑到那山林里去住着做什么?别是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身上。”

唐大太太气的胸口作痛,很想骂一句你儿子身上才不干净呢,咕嘟了一杯水后总算勉强维持住了大家风范,只不悦地瞪了唐二太太一眼道:“琦哥儿虽一时牛心左性,好歹现在知道长进了,弟妹还是替琮哥儿多操些心才是正经。”

提起身家儿子,功不成业不就连亲事还没着落呢,唐二太太瘪了气。

唐三太太旁边接上,劝慰得很有技巧:“是啊,琦哥儿那是小孩儿家一时的冲动,虽然回来后一句话都不和大家说,但到底走的时候还是跪拜了长辈们才去的。大嫂也该安慰了。”

一句话又说得让唐大太太想起儿子成亲那些日子来。

唐玉琦被找到后倒也配合,一言不发的就跟着回来了。他是真的一言不发,回来后对着各种询问都保持沉默,吃饭也少,沉默到可怕。

那时唐大太太刚儿子这么乖顺地回来,虽很心疼,也松了口气,以为儿子终于想通了。谁知母子独处时,唐玉琦一句旁的话没说就直接跪下求她成全,抱着她腿哭得什么似的。说长这么大,只有这一个心愿求娘成全,其他的都听娘的安排,再不敢违逆半分。

竟还是放不下那个小女子。

唐大太太气恨无比,很说了些狠话,直接告诉他死了那心吧,那不可能。“我要你即刻成亲,我要马上抱嫡孙。我也不叫人看着你了,我只叫人看着那小贱人,你若再出状况不好好成亲,生不出孩子,我保证她死不了但定会活得很不堪。”

“娘亲宁可不要儿子么?”唐玉琦这样问她。

闻言唐大太太心都要碎了,很是悲切地大哭了一场:“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是可以随意退的吗?娘疼你养你十几年,你为个女子说这样不孝的话?你什么都不顾了,让娘几十年养个家族罪人?你不如直接勒死娘来得快些,”

后来,唐玉琦沉默地给她磕了头,淡淡地说了一句:“都是我错了。请娘放心,一切都定会如你的意的。”

之后,唐玉琦时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也不过来请安,象她不存在一样,或者他当自己不在府里一样。成亲后,倒似乎好了一些,也知道对她轻声说两句话了,偶尔似乎比以前还殷勤些了,对长辈们都更恭敬了,孝敬老太太,侍奉长辈,夫妻日子也过得平顺。一家子长辈都心怀大慰,成了亲果然就懂事了。但大太太却知道,儿子再没有绽过一次笑脸。

在媳妇儿诊出身孕那一天,唐大太太明显看到了儿子那隐约的高兴,似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才让当娘的也长长松了一口气。

然后,他去了岳家报喜,顺便拿回了投军的荐信。不久,南襄城讣报传来。两口子携手同行。走那天,唐玉琦给各位长辈一一跪别,行如此大礼让人很心酸又很欣慰。

但一家人送到大门外,唐大太太目送自己的儿子翻身上马,一直骑驶到很远再也看不见背影,也没看到儿子再回头看她一眼

唐大太太想起来就忍不住一阵心酸。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就那么毅然地走了,于这个家,于她这个娘,都没有半分留恋的样子。唐大太太看着不远处正和别人说着话的明玫,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总觉得,如果自己为难了这小姑娘,那儿子大概更不会回来看她一眼了……

二姐回门那天,众女是没有见着二姐夫的,只看到了一身光鲜满面含羞的二姐。

三姐回门那天,倒见着了各位姐夫,据说是三姐夫提议的,天家人嘛,要平易近人嘛。

承福郡王爷很客气地说:“也没机会认识姐妹们,别以后一家人相见不相识就成笑话了。”

其实姐夫上门,小姨子们不一定要出来相见的。但既然郡王爷这么说了,当然就这么做了。大太太怕大家失仪,还专门临时培训了一番,然后让几姐妹梳装打扮齐整了,才带着展示出来。

这新女婿见面不象别的女儿家回门时那样,由长辈问话,晚辈作答。而是有些反过来,郡王爷掌握着绝对的主动,在那儿说着天凉了好个秋啊的废话。明玫几姐妹便是在这废话的中途上场的,大家一字儿排开,给人品评似的就那么站在老太太和太太后侧。

这种出场方式让明玫心里十分别扭,便一直低着头瞧地面。

那郡王爷还真面面俱到,一个一个问侯了一遍,和每个妹妹都聊了那么三两句,十分的和气可亲平易近人,十分的风流含情温文尔雅。

承福郡王看着这四个妻妹,心里捉摸着,听闻贺老爷最宠爱的是三小姐和五小姐,可看起来五小姐不是很懂事的样子嘛,上前行礼时还扭头对身边的妹妹说了一句:“你走后面。”可她自己却和四小姐并肩走了。倒是那个老实走在最后面的七小姐,据说主办了大小姐的婚礼,应该相当得宠爱和有些手段吧。

心里想着,嘴上一边问着姐妹们“几岁了,读过什么书,平时爱做什么,噢做针线啊,那针线做的好不好呀,要保护好手指头噢。做诗呀,做诗雅呀,嗯,偶得佳句要及时记下灵感啊”一边仔细观察比较起明璐和明玫两个人来。

明璇是个胆大的,只要是在贺老爷在的场合,她都不怯场,在那里只管拿眼晴四处轮着几个新姐夫。郡王爷看清了明璇,可明玫一直不抬头看他,让他十分不满。

只见明玫两手交叉放在身前,规规矩矩地半低着头,有一句便一答,比如“读过什么书呢”,答“三字经。”(会识字的谁没读过,那是启蒙书好不好。)

“平时做些什么呢?”“爱闲坐着。”(话说明玫其实想答睡觉来着,后来觉得睡觉这玩艺儿,和一个男的说,太容易歧义了,才舌头一弯变成闲坐的。)

“听说你回过西北老家?”“是”。

“那里有什么?”“有路有田有人。”

郡王爷看她一直恭敬有礼的样子,实际却客气疏离得厉害,最主要是,她就是不抬头看他,让他一直看不清她的脸啊,不象别的姐妹,比如四小姐,虽然也大多时候低着头,但总会在以为别人都没注意的时候悄悄抬头瞟他一眼。

承福郡王爷是谁啊,以钻石王老五的状态活到二十有三,以俊美潇洒,风流倜傥闻名于京城名媛中,请不要往不近女色上去想象。而应该想想事实,有闺阁女子为他争风吃醋啊,and比如明珠之流是和他有过私相受授的啊,所以,不难知道,这货逗小姑娘那应该是一套一套的。忽然见一个不大肯鸟他的,竟激起他股子莫名的好玩心思来,并且,今天这样的场合如果不看清楚庐山真面目,之后只怕更没机会了。偏他又不能象金銮殿上那位那样,气势地道:“抬起头来我瞧瞧,”又见明玫实在应得很敷衍,为免太过着迹,便只好把其他姐妹找出来再问第二茬话。

其实明玫这妞真不是戒了看男人,只不过背后偷偷看过了而已,还将两个新姐夫好一番比较品评。那时司茶还问过她:“小姐呀,那你说,到底是二姑爷好还是三姑爷好啊。”明玫道:“大姑爷好。”

大姑爷对妻妹们是温和有礼的,最主要还是出手大方的。二姑爷对妻妹是冷漠装逼的,三姑父对人是高高在上的。以妻妹的角度,这还用选吗?

见郡王一直使劲哈啦不说让大家退下,明玫实在忍不住了,就自以为隐蔽地悄悄翻了他一眼。——却发现尼玛一直被人家视线锁定中,于是明玫忙将头垂得更低了总之这么一拖拉,倒显得郡王爷十分的热情了,和大家聊了这么久呀,太自家人了。

郡王爷将某女逮个正着,心里一乐,终于圆满了,就在那儿打着哈哈作结束语:“我家没有兄弟姐妹,一见到这些妹妹们,就觉得十分的亲切。”然后体贴地半扭头,对侧后站着的三姐明珠道:“你家妹妹就是我家妹妹,再没有彼此可分的。以后常邀妹妹们过府来玩吧,也可以给你解个闷儿。”

明玫暗切:除了几姐妹,你大舅子小舅子加起来好几个好吧,男人家家的,快去跟他们亲切会晤才是正道好不好。她悄悄换了条腿做重心,深深腹诽为毛女子都站着啊,连回娘家的女儿家,为什么都没设座的,一个个站到自家男人的身后去?男人们都威风到娘家来了这是?

三姐明珠已经做少妇装扮,一头乌黑的长发绾成个雍容的元宝髻,插着一支金镶玉步摇、一支蔓草蝴蝶纹的翡翠簪、一支菊花凤凰纹的金簪、还有几支玉搔头。另还有镶着红绿宝石的赤金鬓花、金累丝蜂蝶赶花钿、巴掌大的象牙梳、牡丹珠花琉璃珠滴,……耳朵上是一对水滴型翡翠嵌金的坠子——好嘛!姐姐您这是,可以在头上开铺子了吧。明玫替她觉得脖子酸了好久了。

明玫头上身上装扮虽然比以前招摇了好几里去,但面上表情如今却已经温良得很不一般,不知道有没有进门先被婆婆嬷嬷什么的要求背几遍女诫啥的。她只在郡王爷身后稳稳站定,但那种隐隐唯我的,凌人的,在娘家长期具有的嫡女气势却早已收敛得很干净,很有些小媳妇儿的意思。此时闻言便面红耳赤起来,十足羞涩状地臻首恭声应了。

老太太看着明珠那满头珠翠,再看看那满身华贵,很满意:嗯,穿戴得好,估记吃得也好,那就齐了,是个有福的。

贺老爷大太太第一次看到女儿女婿互动,都暗暗点头:嗯,夫妻恩爱,善哉善哉。

相比之下,二姐夫美侧美矣,却是副拒人千里的模样,对谁都混不在意的,不跟女人们客套,也不大跟男人们对话,独自清冷。——不是个知冷知热的好男人噢,对妻家众人这般冷淡,对老婆明显不够体贴嘛。

但别人心里怎么打分都不要紧,明璐自己心里挺美的。看看,郡王爷又怎么样,两个男人坐在一起,噢不,三个男人坐在一起,还是她家男人最出色。大姐夫虽也鼻挺眼亮身材高大,但太过高大了,直逼粗壮了。且有些黑,显得很平民化。三妹夫温雅,却又过于高贵板。只有她家男人,贵气有了,冷俊有了,更主要是,貌美啊貌美,不浮浅的貌美,成熟沉稳内敛,往那里一坐,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都不需要说,便能大杀一片啊……

自从八月底嫁了二姐,九月中旬又嫁了三姐,贺家亲事办的紧锣密鼓。并且趁着这两次亲事,又仔细相看了大哥贺明琛和二哥贺明琨的夫人人选。真是一切进展都顺利得不象话啊。

大哥二哥两榜进士出身,有了这身份,便是贺家家世单薄些,也足以让那些清流名门另眼相看了。一次是偶然,两次就接近必然了。——贺正宏算是草莽英雄,可英雄的二代没有狗熊了,还能继续发光发亮,那一般就说明此处基因良好吧。于是大哥二哥的亲事变得十分容易。

这进程,正合长辈们的心思。

大太太含笑轻哧:“看谁还敢瞧不起我贺家门世简薄。”贺老太太:这是我的台词啊

总之贺家忙碌热闹并兴奋着,等三女儿的婚事弄清白后,就趁热打铁议定了两位哥哥的亲事。今年一年嫁了仨,明年一年,再娶进来俩,噢耶!

大家都在满府的热烈气氛中度过几个月,只贺明璋多少有些茫。——大概大姐夫当初表现得太深情,以至于使明璋同学难以自拔,于是在二姐出嫁的时候也兴冲冲地去守门。据说当时,两个哥哥与外面新女婿对了几个回合的诗文,明璋站在两人身后完全不知道应该帮点儿什么忙,孟大姐夫是真正地守门,手就握在门栓上不放,等大哥同志说了句“算过吧”,便哗啦一声拉开了门栓,第一时间和一担挑的焦恩赞亲密相逢。

然后明璋沮丧地发现,大姐夫意思过来的红包,竟然是太没意思了点儿。肿么和大姐夫不一样呢?难道是开门时他应该冲在最面前去而不是大姐夫?真让人迷茫。

然后嫁三姐的时候,更干脆,压根就没守门一项环节啊,那是大开着门迎的新女婿啊。皇亲啊,指婚啊,那种欲拒还迎的把戏是不能玩的,要真正的列队欢迎啊。

明璋同学做为主力队员之一站在一侧,好吧,这次连个红包的线头也没看着。——人家若发,也是黄包啊喂,没常识的孩子。

明玫知道两个姐姐当时情形,是因为这没常识的孩子还为此事专门去询问过她一回。

明玫听着明璋的抱怨乐得不行:“这世界变化太快,三哥你多多担待。”

忙完一阵子,到十月中,基本上贺家已经彻底恢复了平静。而明玫,身体也恢复了畏寒怕冷,继续十有□在西厢窝着。据说,简老夫子也这德性,天转寒了,他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给学生放假,自己屯冬膘去了。据说三哥同学奋发了,倒时不时去请教简老夫子,不管他是不是窝在被窝里啃点心。

除了三日回门那次,嫁了的三姐再也没回过娘家。倒是二姐,身份地位大幅提高,不但能跟着焦家人到各府去赴宴应酬,撑着一房的脸面,还自由地回了娘家一次。

那天明璐二姐穿着件大红色缠枝菊花纹暗花缎收腰小夹袄,浅浅的湖水蓝色舒云锦缎做成十六幅的宽裙,裙上飞着一只只各色丝线绣成的大大小小的彩色蝴蝶。衬得人满面红光,气色极好。她头上挽着圆月髻,髻上插一只水头极好的白玉簪,还戴着一整套的头面首饰。

当明璐二姐装作不经意地在众位坐着的姐妹们眼前低头,让那耀眼的玉凤衔珠步摇无风自动,金雀钗上垂下的镶宝石蝶儿一动三晃,颤颤然如振翅欲飞般时,明琼姐姐便很自觉地“哇噻”了几声,于是明璐姐姐含娇带羞道:“都是你姐夫送的。”

回门那次,明璐带着的都是自己的嫁妆饰品,并不招摇。三姐婚礼和回门礼见她,也不见出彩。没想到这么短短的时间,已经将姐夫拿下了。明玫暗暗觉得,没准各人自有缘法,自己枉作小人了?不过几个月而已,看明璐二姐那志得意满的小样,大概夫妻总是恩爱的吧。

明璐和姐妹在一起是第二站了。她回娘家的第一站自然是大太太处,结果没聊一会儿,就试探起了唐家的八卦,“女儿怎么听唐家表姐说,琦哥儿曾离家出走过?”

大太太当然知道琦哥儿不愿意成亲离家过一小段时间,那也是她十分喜爱的侄儿啊。但因为唐大太太曾闹上贺家门的关系,贺大太太并没回娘家仔细打听过,只是对于这些老人精来说,想想也知道可能是怎么回事了。好在自家并没有沾染上半分,娘家嫂子也没有来说过一半句歪话。——那琦哥儿找到的地方,离西北几百里地呢,嫂子若再敢毫无证据地闹出贺家女儿什么闲话来,贺老爷那里发飚,她只怕也是拦不住的。

只是如今听明璐提起自家娘家事,大太太到底有些不自在,脸上笑就淡去了。明璐一见大太太变色,便常打住话题,起身去了老太太处继续八。

老太太什么都不知道,正寂寞无聊地怀念西北那可以叉腰吼的痛快劲儿呢,还对姐几个夸下海口:“下次回去,让你们几个都回去玩去。”偏这种东西除了明玫应和,其他比如四小姐五小姐六小姐,响应廖廖,十分消极。

大家正一起无聊准备退散呢,明璐来了。于是老太太听八卦听得十分有滋味儿啊。姐儿几个也不退了,大家都爱听啊。

明璇听得很黯然,她本来在老太太身边就没欢过,只是最近明玫逗老太太时便带着她们几个,时不时把她们拉进话题里,所以祖孙几人还算平和罢了。

明玫听得很想冷笑:二姐唉,不用太二好不好,还专门跑回娘家提这个,你老想干嘛来着?

明琼犹自感叹明璐身上的衣着打扮,明瑾响应得最好,还主动问起了其他同学的近况,比如霍辰烨。

关于唐玉琦,明璐用的是不确定的打探,结果贺家人谁也没有给她有用的进一步的信息。当然她主要的,还是想借机震一震明玫。毕竟那时嫁时,她只得了一百两银子。她已经想明白了,虽然明玫故作大方地把礼单都交给大太太了,手里定然还是有银子的,不然,以她那么费心地让父亲签下协议的心机,怎么可能落个空手,就得再敲一敲她。

而提到霍辰烨,明璐却是实实的很清楚明白:那霍世子当然不读书习武了,最近越发与女人厮混不清了。不但在外面替个戏子赎了身包养了起来,还让家里两个丫头同时怀孕了。霍侯爷气得暴跳如雷,一气之下把那两个丫头都处置了,还要将霍世子打出门去。连他外祖贾国公爷知道了,都气得拿着鞭子追着他抽。

明璐暗暗后怕,幸亏当时没有和他说成亲事,不然日子可怎么过呀。

想起来又把明玫埋怨一层,因为她的意图破坏,让她的婚事差点更悬乎,光打点唐玉萍母女,就花掉了她和二姨娘多年的积蓄。嗯,就得想法敲她些银子出来补偿……

十月底,京城里气氛忽然沉重了起来。圣上躺倒多日了,情况如何小民自然不知,只是朝中已经由内阁大臣亲聆圣意变为二皇子代理朝政了,可见情况不妙。

没多久,京城戒严了一次。那天,五皇子的外家杨家被围。据说大兵们进去好一番查找,理由不详。但并不是抄家,杨家也没有因此获罪,大兵们翻查完,杨家也就自由了,不过损坏许多摆设物件是一定的。

杨家老爷子,就是原京卫指挥司副都指挥史。也就是贺正宏老爷的前任,人家调了任,给贺正宏挪了窝出来。

这件事儿虽然有惊无险,但让和平许久的京城人都嗅出了解不寻常的味道。没几天,又有另一武将家被搜。二皇子给出的书面理由是说接到密报,要查找什么违禁之品。

这让同为武将的贺家人难免惴惴不安。贺老爷上下班倒还算正常,只是在家里时,和一帮幕僚一起呆在外书房的时间越来越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