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明媚庶女 > 第173章

明媚庶女 第173章

作者:古锦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7:16 来源:笔趣阁

唐大太太亲自送过来,唐玉琦附在给唐大太太的家书里,捎给明玫的书信。

唐玉琦在信中,对让两个儿子做明玫契仔之事热烈赞成,说他们就该对她感恩戴德,侍亲行孝,老来奉养。

还列举了许多他所收集到的,关于味道发甜发腻的江湖药物的症状与危害,有些还附了简单说明和解药。

然后还说,想请明玫好好劝阻唐大太太,让她不要再操心他的亲事。他戍边在外,无心成亲,唯愿两个儿子替他尽孝堂。

字里行间,没有特意的问候,但通篇都是关切和信任跃然纸上。

契仔的事,霍辰烨第一个就不同意,所以连提都不用再向两家的长辈提起。所以此事就不用说了。

只是那药物之事,这样的事儿也告知唐玉琦,是有些过了。

明玫看了信,就嗔道:“舅妈真是的,怎么把我们聊的私话都讲给表哥听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哥关心我我是知道的,只是这般叫他担心,却是不好。舅妈以后快别说起我了。”

她成亲了呀,为□为人母,私下如何且不说,大面儿上,不该做的事儿还得避讳些。

唐大太太笑道:“正是因为自家兄妹,所以才会没什么顾忌,言语中可能不觉就提到了。”其实她也有些奇怪,真不是她去信提的,印象中连往西南派人送东西啥的,都没提到过明玫呀。

只不过她总不好说是自己儿子向别人打听的吧?还是她这当娘的认了吧。

然后就说起唐玉琦的亲事。

这次有意与唐家结亲的,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妹妹,毛阁老的二孙女儿。这事儿,是皇后娘娘亲自示意的,皇后娘娘不但主动,还很积极。

宣了唐大太太进宫谨见,话里话外的提。

唐家当然心动。皇后的妹妹阁老的孙女儿,皇上的一担挑啊。进,可以和皇家攀亲,还是正经亲戚。退,又可以和皇室毫无关系,毕竟是外姓人。比娶个公主啥的强太多了。

唐大太太就写信询问唐玉琦的意思。这些年,唐玉琦一直没回过京,连灭了斐家之后,圣上按功行赏,他也没有回来谢恩。

唐大太太知道儿子心里有结,如今在婚事上,她倒十分顺着儿子的意思。那种把儿子摁绑起来成亲的事儿,她如今不肯再干了,估记人家天高皇帝远的呆着,又身居官位,手下掌兵,估记她也干不了了。

唐玉琦又是一个不答应。

唐大太太这个堵心啊,却又无可奈何。便借着送信儿,来问问明玫的主意。她私下隐隐盼着,没准明玫说那毛二姑娘好,琦哥儿就会同意亲事呢。她也知道其实把明玫拉进来不合适,不过唐玉琦既然在信上提到了亲事,她乘机问问也不为过。

那个毛家二姑娘听说长得比皇后还动人些,家世家教,什么都不缺,正是良配呢,错过了真是可惜。

“小七,你觉得那个毛家二姑娘如何?”唐大太太见明玫已经把信收了起来,便问道。

明玫想了想,反问道:“表哥不愿意,舅妈是怎么想的?”

若还是象以前那样一味地挑着高枝,想着高门,那她就啥也不用说了,打打哈哈就行了。

唐家以前,虽说门第高些,但老侯爷释了兵权之后,剩一家子吃祖宗没个有大出息的人。于老皇帝那儿,又是黑名单上挂着号的,想与当权派联姻也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裴家完了,老皇帝去了,唐家洗白得很彻底。

唐玉琦做粽子成功,身有大功,得新皇重用,是新一届的掌兵权人物。

唐家自在享受高门生活就好,若再一味地凑当权派,就没有必要了。

可是,唐大太太一阵苦笑:“咱唐家,也不是非往上面凑。只是之前,也不是没给你表哥提过亲事,可是他总是不愿意,这次也是,让人焦心。我若逼他,不只是母子离心,只怕人更不肯回京了。”唐大太太说着,想起以前的事儿,心里一阵感慨。

“所以我想着,只要我这边松了口,皇后娘娘有了口谕,你表哥就不好违命不遵不是。好歹先把亲成了,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纵使他不爱回来,也好叫我放心。”说着,语气里有着一丝哽咽,半晌才忍住了。

她见明玫坐在那里一派冷静,完全没有附和她的意思,略觉诧异,忙问道:“小七,怎么?你是不是觉得此事不妥?”

明玫想了想道:“外间传言说,毛家想把这二孙女儿也送进宫去,舅妈可知道?”

唐大太太道:“有过耳闻。不过皇后娘娘亲口对我提起的亲事,想来坊间传言做不得真。”就算以前有过送进宫的意思,只怕现在也改了主意,要不然皇后怎么可能贸然提起。

“舅妈可知道,不久前圣上微服出宫,在京城各处巡了一遭的事儿?”霍辰烨跟着去逛的,贺正宏参与满城布兵装路人保护的。

唐大太太点点头。圣上出巡,事先为了安全计,瞒得严密,但事后却是有些风声传出来的。她马上反应过来,问道:“……难道有什么牵扯?”

“那倒没有。只是听说,当时圣上一行人在酒楼歇脚时,偶遇一位小姐食罢出门……”明玫道。

因为是微服,所以酒楼并没有清场。人家小姐吃完东西下楼,身姿楚楚,气态不凡,面纱被风吹起,不知落入何人眼中就是了。

这事儿,只怕当时伴驾在侧的人都有看到,只是大家只敢当作一个偶然的插曲,不敢胡乱猜测些什么就是了。

这事儿没听说有什么后续,不知到底这位小姐有没有被看到眼里。

唐大太太心知肚明,这小姐定是毛家二小姐了。

关于毛家二小姐的亲事,皇后娘娘早就旁敲侧击了,她因怕唐玉琦不愿,装着糊涂没敢应声。如今皇后娘娘似是有些不耐烦了,前几天,让人传话到了唐大舅舅那里。

她原本就嘀咕,谁敢那么大胆,传皇后亲妹妹的闲话。

现在看来,定是毛皇后与娘家在此事上有了分歧。否则,自然由着皇后安排与圣上相见才最便宜不是吗?如今安排到大街上去,可见毛皇后是不愿意此女进宫的。

也所以毛皇后才会催着唐家。

唐大太太虽然没有第一手的资料,但不愧出自高门,这方面的弯弯绕绕捋得极快,并且想得十分靠谱。

内阁之中,老资格岑阁老告了老,另外一个相当有资历的中坚力量申阁老,也成功跟在毛阁老屁股后混了。毛阁老成功在内阁铺设下这一支独大的大好局面。

没想到不久前,发配充军的刑阁老,竟然被宣召入京,只怕不日就会到了。

看情形,怕是要起复了。

到时候,分庭抗礼只怕都是轻的,只怕要反踩他一头。

毛阁老也没别的指望,就这一个够劲的皇帝孙女婿。便觉得孙女儿不给力,皇帝宠别的美人儿,她倍受冷落,连累的娘家人也陪受冷落。

便说要把二孙女儿送进宫去,帮着姐姐固宠。

可是毛皇后不愿意,皇帝虽然喜欢新人,但宫里头嘛,新人层出不穷。她也吃不来那个醋。但好在她有儿子,正宫嫡出,她指望儿子就是了。

她和儿子,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武力支持,而不是娘家那边能得多少话语权。何况毛阁老年纪不小了,又是文官,就算将来门生比较多,也只是在文官系统耍耍嘴皮子而已。

其实毛阁老真正想的是,多送个孙女儿进去承宠,将来不就能多些皇子重外孙吗。到时不是多份指望?现在把一切希望集中在皇后这个唯一的儿子身上,万一皇后一直不得宠,最后皇子也失了宠呢?宫里美人们吹吹风,谁知道就会把风向吹到哪里去了。这事儿太不牢靠了。

毛皇后坚持认为把妹妹送进宫纯属资源浪费,和娘家说不通,便直接在青年才俊中选人了。选了一圈,家世好个人又有能耐还单着的武将,就选上唐玉琦了。和这样的人家联姻,将来才是助力嘛。

就算圣上无意,这毛家和皇后,也只会顺了这头得罪那头,十分没有必要。而若圣上有意,那恶心就大了。唐大太太想明白这中间关节,忙道:“这么说来,咱家是决计不能现在回应皇后什么的了。”

那意思,竟然是先观望一下。等圣上明确表了态,比如提一句“二姑娘不小了,也该择婿了”之类的,到时候毛家没了指望,皇后再一搓和,唐家就捞一好媳妇的样子。

看来唐大太太,还真是对这媳妇儿十分的满意。

先是一个邢阁老孙女儿,再来一个毛阁老孙女儿。唐家可是够高端的啊,唐玉琦这辈子就与阁老孙女儿杠上了咋的?

这毛家姑娘,对于唐玉琦来说,真心不合适。

明玫抿了口茶,问道:“圣上微服私访的事儿,我是过了几天才听说的呢。舅妈好像知道的挺早?”实际上霍辰烨当天晚上就漏了风,但明玫怎能对别人说霍辰烨当差回来那么大嘴巴?

“我也是过了几天才听说的。”唐大太太笑道,“也不知道有个什么好瞒的。”

明玫附和道:“是呀,我们都是过了几天才听说的呢。要是早知道,我也好想去偶遇去。”她说着,看着唐大太太笑,然后慢慢加上一句,“就去那酒楼包厢里藏着,等圣上来了好瞄上一眼,看看龙颜是何样的威武才好呢。”

唐大太太听着明玫强调着“几天”,“偶遇”字样,灵光一闪,忽然就明白了。

皇上微服出巡,既有些临时,也很是保密,她就不说了,象明玫这样,老爹老公都参与了的内眷,都过了几天才知道,那毛二姑娘竟然能那么及时地来一场偶遇,可见毛家内眷得信儿之快应变之敏。

而此事,皇后显然不会参与。

可见毛阁老现在在朝中的影响力和对时事的掌控力了。只是手伸得太长了,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唐大太太喃喃道:“听说,邢阁老就要回京了?”裴家定为乱臣贼子,邢家就是帮凶,一家子几乎死绝,现在还能起复么?她原本不太相信的,现在也有些真相信了。

明玫见唐大太太想明白了,就笑道:“谁知道呢。要是这样,将来舅妈的孙子,外家是邢家也好,是毛家也好,可都是阁老呢。”

皇帝把邢阁老全家收拾干净了,却让霍辰烨救下他家根苗,给他留着希望。到时候回来,邢阁老再无旁的依仗,只能拼了那把老骨头为皇上效力。

有皇上的支持,毛阁老的一言堂就得解体,而皇后,自然会给自家老爷子使力。帝后较劲,做为妹妹的毛二姑娘又支持哪边呢?邢阁老毛阁老对战,会不会引起唐家外家不同的小兄弟们跟着打擂呢?

并且,为了制衡,皇帝这般引进姓邢的,当然也不会灭了姓毛的。所以这种斗争会是长期的。就算他们不想战,也绝不敢言和。

唐大太太很快笑道:“听说毛家二姑娘姿容非常,咱家只怕高攀不起呢。”她说着,拉着明玫的手攥在掌心轻轻地拍,满脸都是感激之意。

她知道,事关朝堂,别说妇道人家不该说,日常听都不该听的。明玫这般引导着她想清楚这些事儿,就没把她当外人。

“小七,你说,拿什么理由给皇后娘娘回话才显得不搪塞?”

“表哥还未出孝吧?”明玫道,死老婆,男人要守一年孝。死祖母,孙子要守一年孝。作为在祖母身边长大的,又是长房嫡长孙,守重孝三年也合适。合并执行,就得四年。

邢家姑娘愿意再等两年不?

当然唐家也未必愿意再等两年才让唐玉琦成亲。

或者哪个道士掐指算过,犯什么太岁了,冲撞什么不宜与属什么的婚配了,如此等等,理由当然满大街。不然来狠的,就说

那货已经与别家在议亲了。

两个人闲话了好久,唐大太太临走时,拉着明玫的手道:“小七,能不能帮帮舅妈,劝劝你表哥。他是真不愿成亲,可,总不能就任他这么一个人过。”

她知道这么说不合适,惯常有点儿绯闻的男女,避之还来不及呢。她不过为了儿子,病急乱投医罢了。

明玫却完全没有撇清,她认真地点点头,道:“让我想想怎么劝。”

人生一世,总有些人是自己真心想关心的。唐玉琦,明玫是真心地希望他过得好,希望他日日可以随意舒展着四肢,高傲地仰着下巴,爽朗地大声说笑,一如曾经相伴的许多时日。

如果可能,很想他遇到好姑娘,美满一辈子,而别去苦哈哈的孤独终老。

忽然就有些泪意……

明玫坐在桌前,掏出信纸摊开,默默看着。

信是普通驿路送过来的。信封上是写给唐侯府世子夫人收的。

所以给她的那几页信,是敞开着没有单独密封的,唐大太太取出了写给自己的家信,把信封一并拿给她了。

明玫看着那信封上的,驿站特制的戳,和那“转交贺七表妹”几个小字,看来唐玉琦也不怕人知道他写信给她。

不过由唐大太太送来,有她经过手把过关,怎么都跟私相授受沾不上边儿了。这点儿上,倒像是唐玉琦的风格。

唐玉琦自然也有专门来往京城送信的信使,他却特意让驿路送信。唐大太太当时玩笑着说:“是怕专人送过来的话,会让烨哥儿有想法吧。”

但这不是个玩笑,因为霍辰烨就可能真的会有想法。

还有信上的内容,认契仔也好,药也好,拒亲也好,都不是唐玉琦有必要写这封信的理由。

好怪异的感觉。

明知可能对她不好,还这么巴巴地专门送信给她,这样的事儿,唐玉琦不会干才对。

霍辰烨肯定会知道这封信的存在,但明玫有一瞬很想把这封信藏着掖着不让他看到,就让他猜忌去,就故意气死他。

可这只是想想而已。和霍辰烨,现在离不开分不了,便不能总如小女孩一般斗气,既然还得过,就得使劲儿往好处过。

“又是你们的计谋,又算计上我了?”晚间,霍辰烨回屋的时候,明玫把信往霍辰烨面前一摔,质问道,“要不然琦哥儿怎么会给我写信,还说了一堆的废话。你看看这上面哪件事儿,是必须我才能解决的?”

有西北他们合伙利用她的先例在,她完全有理由这样说。

霍辰烨挑眉看着她。她这般说,就是连唐玉琦也疑上了?

霍辰烨没有说话,拿起信飞快地浏览了一遍。心里很是高兴,忍了半天,嘴角却还是止也止不住地弯了弯。

明玫很想再捶他一顿。死逼,听着她对唐玉琦语气不善,他就心里爽。

霍辰烨笑道:“琦哥儿听了,不知会如何伤心难过,这表哥明明对你满纸关心,啧啧,你这个女人,真是……”他眯着眼试图隐藏眼中的笑意,顿了顿也没说出她这个女人怎么了。

“真是你们?混蛋?又想干嘛?”明玫怒道,然后又带上点儿不安,“若再传出什么闲话来,可是会殃及我六一名声的。”

“疑心病真重!哪有这样的事儿?”霍辰烨道,“你放心,谁敢因为一封信传你闲话,我灭他全家!”

这安慰好,安慰得人心里一颤。

明玫瞪他一眼,踢他一脚解恨。心里暗骂:尼玛,这么说,老娘是不是可以和别人常来常往通通书信啊?……

没两天,霍辰烨终于上路了。

可这死逼无论如何也不肯带着扇儿同行。

把个扇儿哭得,只想死在霍辰烨的马前算了。

因为霍辰烁和三房的霍辰炫同去,送行的妯娌好几个。本来就各自强忍着,扇儿那么哭法,弄得几个人都是泪意涟涟。大人哭起来,跟着送行的小孩子害怕,便也跟着哭起来。一时间那场面,竟是很有些煽情。

明玫怕自己不小心乐起来,就使劲低着脑袋,不让人看到表情,偶尔悄悄冲怀里的小六一做个鬼脸。

霍辰烨骑在马上回头,等来等去都不见躲在人堆里避风的明玫抬头,不耐烦道:“我们这就走了,你们都先回去。”

明玫就速度抬起了头看了看他。

霍辰烨正瞪着她,见她脸上还有笑意,一时不知是该怒还是该笑。他翻身下马,大步流星走回到她们母子身边,伸手把母子俩搂了,手还在明玫腰间掐了一把,口中却装模作样与儿子作别道:“六一,等爹回来,带你骑马!”然后才转身回去,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明玫看着那背影笑,觉得看背影还是比较好看的,真的。

霍辰烨走了,明玫这里便使唤夏雨夏雪两个大丫头。她这么长期观察下来,发现那两个大丫头都还是不错的,霍辰烨在或不在,她们都挺守规矩。

只是夏雨更娇柔爱哭些,夏雪更能扛住事儿些,明玫便把对姨娘的视查管理工作派给她。当然,现在的姨娘,就是扇儿。一对一人性化管理。

内宅无事,倒是明璐送来了好消息:她怀孕了!已经足了三个月。约明玫一起去留峰寺还愿。

已经是腊月十八了,这时候的家庭主妇们,都忙着备办年货忙得脚不打地了。但明璐说,家里的事,什么时候弄得清。她在佛前许了许多遍的愿,一定得去。

明玫这阵子在内宅呆得早腻了,于是爽快应了。腊月十九这天,两个人一起留峰寺进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