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寻宝 > 第六十六章 令人震惊的宝物

重生寻宝 第六十六章 令人震惊的宝物

作者:噩梦格式化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3:17 来源:笔趣阁

天黑以后,我先将我准备的打捞工具都放在外面。让徒弟赵聪早点休息,明天还要继续训练。跟老妈说了声,出去玩了,安排好了一切,我就骑着自行车直奔水潭。

上次我只是到了道观废墟那里探测了一下,根本就没有往水潭这里想,没想到金福河中的水潭竟然藏有宝物。

脱去外衣,将绳索的一端牢牢地栓在柳树上面,另一端栓到我的腰间,拿着掘头,打开意识探测找准位置便下水了。

沿着水潭的内壁往下滑动,很快水就没到了我的脖颈,深吸了一口气,一个猛子钻进了水中。将意识海里的灵气灌注双臂,抡起掘头就朝存放木箱的地方掘去,我的力量非常的大,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就把木箱的大部分挖掘出来。

出了水面换了口气,为了防止木箱沉底,我又拿出一个细绳,一端拴在我腰间的绳子上,另一端栓到木箱上面。拿起掘头挖掘,又用了几秒钟的时间,木箱全部被我挖出来了。

小心翼翼地将木箱拿了上来,来到岸边。脱去浑身湿漉漉的衣服,换上衣服,将木箱装进袋子里,将一切痕迹全部抹除后,骑上自行车就往家里赶。

一路上,我始终打开着意识探测,生怕有人发现我的踪迹。大过年的人们打牌的打牌,玩麻将的玩麻将,没有任何人发现夜sè中的我带着一袋子东西回到家中。

安全到家,打开房间的灯,将房门反锁上,开始整理木箱中的宝物。

打开袋子,看着这个不大的棕黑sè箱子,我震惊了。不是为箱子里面的宝物震惊,而是被这个箱子震惊了。在意识探测时我光注意箱子里面的东西,却忽略了这个箱子。现在整个箱子呈现在了我的面前,它竟然是用yīn沉木做的。

也不知道这箱子在水下隐藏了多久,幸好在我挖掘的时候十分小心,生怕碰坏箱子而损坏掉箱子里面的宝物。看着完好无损地箱子,我心中甚慰。

光这个箱子就是稀世珍宝。yīn沉木又称乌木、沉木、炭化木、东方神木等,系古时沉于水土之中的木材。yīn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

更令人称道的是它不变形、分量重、密度高、不会被虫蛀,有的yīn沉木可与紫檀木媲美,堪称树中之jīng、木中之魂,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

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yīn沉木家具及出自yīn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

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yīn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yīn沉木更加稀少。

民国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cháo流而动,“皇帝梦”没做多久就一命呜呼。但为了显示曾有过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觅得yīn沉木,为其拼了一副棺木。这虽是历史笑谈,但从中也看出了yīn沉木的贵在难求。

棕黑sè的箱子上面用浮雕的手法雕刻着jīng美的荷花,虽然只是对风景的雕刻,但是jīng美的雕工让这个箱子成为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箱子的开口处有两道插口,看样子就像是仿照鲁班锁做的。意识探测轻轻一扫,木箱的开关结构全部进入了我的脑海。整个箱子浑然一体,全部是用yīn沉木插接拼凑而成,没有任何的金属制品。照着开锁的方法,轻轻拨弄了几下,“咔吧!”一声箱子的上盖就打开了。里面的宝物华丽丽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首先看到的是那用油布包裹的十二块巴掌大的玉石牌。撕开油布,看了看上面的篆体字记载,第一块上面雕刻着:《意气混元功》还有它的总章,这是一部强身、养生、智慧的功法。修炼大成的人可以天人混化、内外合一。

第二块雕刻着:“降气洗脏功”是调解三焦,去浊留清,滋养五脏,松气松身的功法。

第三块雕刻着:“双手开合功”是动中求静,修炼三焦,舒通经络,调和yīn阳的功法。

第四块雕刻着:“三丹采气功”,是修炼天地人三才合一,采收天地混元气,培养先天混元气的功法。

第五块雕刻着:“收气归丹功”是左右收气归入丹窍的功法。

第六块雕刻着:“环形伸缩功”是修炼周天混元圈的功法。

第七块雕刻着:“转气还原功”修炼周天转气的功法最后收功入定。

除了第一块牌子外,六块牌子每块上面都分别雕刻有这些功法的修炼方法和运功路线图,甚为详细。

再往下看,又是几片油布包着的玉石牌。打开一看竟然又是一部步法——《幻影迷踪步》。

看到是套步法,我更兴奋了,这套步法既然叫幻影迷踪步,顾名思义就能知道这步法有多么的神奇。这几块玉石牌上也都雕刻着功法的运功路线和练功步骤。

看了看上面雕刻的介绍,这是一套高深的功法,修炼大成,身形如影,忽飘忽定,若隐若现,令人难以看透,任何的地势都可以如履平地,如果达到传说中功法的极致,还可以短暂的御空飞行。

神术啊!这是一部神术!如果我学会了,那飞檐走壁、水上漂都不在话下了。学,一定好好学。

既然这些玉石牌上雕刻的功法都这么令人震惊,跟它们放在一起的,那本用油布蜡封的书册岂不是也是件珍贵的书籍。

迫不及待地将之打开,《灸灵针经》——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根据书籍上面红雾的影像来看,这是一部清代的著作。

此书的作者是清初的一位岐黄先生,名叫玄一。他以武医传家,故幼承家传旧学,弱冠便能悬壶济,稍长便外出游学,参访明德,历练世行,业医九十余年,尤以善使针灸医治疑难痼怪著称,医术被视为神技。

打开书册,上面经文与注释相互映衬,还有图画解释。玄一先生根据自己行医经验,博采众长重新梳理,集辑而成的《灸灵针经》,诠释了中医针灸的真正内涵。书册的最后还有一篇行医运针的功法,而那袋银针就是玄一先生给人针灸时用的行医工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