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寻宝 > 第六百六十四章 鉴宝现场

重生寻宝 第六百六十四章 鉴宝现场

作者:噩梦格式化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3-30 18:17:41 来源:笔趣阁

方勇来到鉴宝活动现场,并没有惊动场上的工作人员,只是静静地站在鉴宝现场的一角,以普通游客的身份来观看前来鉴宝者带来的藏品。UU小说,uu234

由于先前的宣传很到位,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他们通过此次博览会官方网站进行网上预约后,就可以来到博览会现场,向工作人员领取号码牌,带着自己珍藏的宝贝,让方勇请来的这批专家学者们进行鉴宝了。

今天是鉴宝活动的第一天,前来参观、鉴赏的收藏爱好者络绎不绝。在网上预约成功的收藏爱好者,早早就领取了今天的鉴宝号码牌,拿着自己心爱的藏品,翘首以盼,希望自己手中的藏品能够得到专家们的肯定。

方勇来到这里没多久,就轮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展示自己的藏品。就见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来一件竹制的笔筒,这件笔筒表面看起来虽然有些破损,但是上面雕刻的图案却很精致,并且这件笔筒上还散发着淡淡红雾。不用说,这件笔筒肯定是件老物件了。

作为今天的鉴宝专家之一的郭志毅,他在文房四宝鉴定方面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很高的地位。

此时,郭志毅见老人拿出的那件笔筒之后,心中就有些兴奋,长期从事专业鉴定的直觉,让他感觉这件笔筒的不凡。

笔筒,作为重要的文房辅助用具,它在文房四宝收藏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正因如此,制作笔筒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除了我们平时熟知的石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还有紫砂、水晶、翡翠、鎏金等等。这里面,尤其是竹刻笔筒,采用采用刻、镂、雕等工艺,形式多样。古朴典雅。

竹子,自古素有“君子”之称,古代的文人大多崇尚使用竹雕笔筒,因其雕刻艺术风格丰富多样,文化品位较高,竹笔筒倍受文人墨客喜爱,成为收藏佳品。

郭志毅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白色手套戴在手上,轻轻拿起笔筒,仔细观察起来。

这件笔筒,是用一节楠竹精心雕刻而成。笔筒的口部和底座都用红木进行了镶嵌,底边还挖空做成了三只小足。

再看笔筒身上,上面构思巧妙地刻有风景和几组人物。

在山石旁边的竹林深处,有一老翁手中持书,像是正在思考书中难解的问题。

另一竹林中,有一侍女轻轻抚琴,像是在弹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侍女抚琴画面的一旁,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人举杯欲饮美酒。另一人正静坐聆听那优美的琴声。

笔筒的另一侧,一位老翁穿过林间小路,正站在山石之间搭起的小桥上,身后有着一个背着铲子的小童。似乎是在山间采药。

纵观笔筒,竹林、山石、小路、小桥、人物,分别用不同的镂雕和浮雕手法,将这些不同层次的景物串联起来。雕刻精湛,刀法简练,非常具有立体感。从而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雕工和艺术造诣。

郭志毅手中轻翻,将笔筒的底座部位翻转上来,就见底部款识上,篆刻着一个阳文的“朱三松”小印。

当郭志毅看到这个小印的时候,更加断定出这件笔筒的不凡,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后,郭志毅又让身旁的其他几位专家们看了一下,虽然这几位专家并不是专攻文房四宝,但艺术的相通性,让他们也对于文房四宝有着涉猎。他们在观看之后,也一致认为是朱三松的作品。

“老先生,你这件笔筒是件不错的藏品。经过鉴定为真品,是明代的竹刻名家朱三松的作品,您可要好好收藏啊!随后我给您开具鉴定证书。”郭志毅将手中的笔筒交予老人后说道。

那笔筒的主人一听郭志毅的话,心中紧绷的神经也松了下来,脸上也笑开了话,嘴里一直说着谢谢。自己收藏的东西能够被鉴定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藏品,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不已的事情。

随后老人在接过郭志毅开具的鉴定证书后,喜滋滋地从专门为前来鉴宝的收藏爱好者开辟的专门通道离开了鉴宝现场。

这条通道也是当初方勇在筹备博览会时考虑到的,能够别鉴定为真品的宝贝,肯定价值不菲,如果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得知收藏爱好者手中的藏品是真品,很有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麻烦,继而也会对自己的博览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看到这位老人的藏品被鉴定为真品,以及随后上来的一位女士所鉴定的字画也是真品后,那后面排队等待鉴定的收藏爱好者们的热情再次高涨起来。

看着这些热情高涨的收藏爱好者们,方勇心中感叹,收藏在民间啊!

时间慢慢地过去了,今天的鉴宝活动也即将进入到了尾声。就见最后一位等待鉴定的收藏爱好者,拿着一幅字画卷轴走了上来。

当这位收藏爱好者将自己的字画展现在众位专家们眼前时,一众专家们并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之色。

这是一幅骑马狩猎图,上面画着几个八旗子弟,正在一处荒原上狩杀猎物的情景。再看其画工,充其量也就是一位并不出名的画家所作。

这幅画随后便交给了今天负责书画鉴定的刘国利。

刘国利是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师中的佼佼者,对明清时期的书画鉴定有着高超的水平。长期从事书画鉴定的刘国利,早已对明清时期的书画风格有了一个轮廓。

眼前这幅画,从画笔风格上就可以看出,是清代中期的一种画风,并且还隐约透出一丝西洋趣味,倒是跟郎世宁所开创的中西结合的海西法有着什么关联。

随后,刘国利又看了一下这幅画所用的纸绢。经过细致观察,刘国利判断这就是清代中期,书画家们常使用的一种纸张。

之所以细致观察纸绢,是因为书画凭借纸绢而存在,纸绢对鉴定之重要自不待言。不同的纸绢有它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纸绢上作书画,便出现不同的效果。

紧接着,刘国利又查看了字画上面的题跋、印章、装裱,从中再次印证了先前的判断,这幅画,就是清代中期一位学习过海西法画风、并且不怎么出名的画家所做。虽然价值不算太高,但也是一副不错的古物了。

鉴定完毕,刘国利又为这名收藏爱好者开具了鉴定证书。(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150310190156527”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