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回 凤阳怪事二

谜案追凶 第二回 凤阳怪事二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其实大家都知道一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事情,但是只有几个人知道地全面点。所以大家都仔细地听着这个老进士师爷的话,就当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师爷又说:“我们的开国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很苦,他原来的名字叫朱重八。他是家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孩子,上面有七个哥哥,两个姐姐。可是家里没有土地,靠给别人家种地为生。家里的孩子谁也养不活,所以到了朱重八六岁的时候,家里只有老二重二,老五重五,老小重八三个孩子了,其他的孩子不是饿死了,就是送人了。两个姐姐也早就送给了别人家当童养媳。可就是这样,朱重八家也没有一个人吃过一顿饱饭。当时朝廷又加税了,朱重八的父母实在活不下去了,朱重八的父亲一根绳子吊死了自己。朱重八的母亲久病在床,没有力气下床,就一头撞死在自己家的炕头。朱重八一下子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依靠。三个孩子分吃了家里唯一的财产,一十三颗带皮的稻米。朱重八成为了地主家的放牛娃,不久就因为为了给小伙伴们吃牛肉,他擅自杀死了地主家的一头牛。为了这件事,地主差点杀了他。最后朱重八被地主送到皇觉寺,代地主出家当和尚还债。在皇觉寺出家的朱重八,也被寺里的老和尚欺负。不久之后,这个爱多事闹事的小沙弥朱重八离开了皇觉寺。不是因为他被人赶了出来,而是因为皇觉寺被烧了。没有了寺庙,朱重八又不是正式受了戒的和尚,所以只好一路化缘一路走。这一路上与其说化缘,不如说像乞丐一样乞讨生活。所以后来成为皇帝的他,曾经对大家说过他不但放过牛,做过苦工,更是当过和尚,要过饭。”

大家都没有说话,继续听着师爷的故事。

师爷说:“当时起义军队多如牛毛,其中一个叫郭子兴的将领收留了朱重八。朱重八的军事指挥才能被发觉,再加上好多小时候的伙伴在一边帮助朱重八。不久之后郭子兴就看中了这个没有背景的小伙子。为了招揽朱重八,郭子兴不但认了朱重八这个干儿子,而且帮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当时郭子兴有一个好友之女叫马秀英,她就是后来的马皇后。马秀英之所以会看上朱元璋,原因很简单,朱元璋不但会打战,而且是一个讲情义重义气的真男人。在马秀英的帮助下,朱元璋一次又一次躲过了郭子兴儿子的迫害。但是后来还是被设计下了义军大牢,为了救活朱元璋,马秀英用亲情感动了郭子兴,允许她见一面朱元璋。马秀英知道郭子兴的儿子准备饿死朱元璋,好几天不给朱元璋吃东西了。就将连夜自己暗中烙好的煎饼放在自己的怀里,躲过搜查给了朱元璋。当朱元璋看见这微热的煎饼,和被烫伤了的马秀英,朱元璋发誓一辈子对马秀英好。在马秀英的帮助下,朱元璋再一次坚持了下来。后来在兄弟们的帮助下,离开了大牢去前线杀敌。为了让郭子兴对自己放心,朱元璋不但将自己的新婚妻子马秀英当做人质留下了,更是只要求和自己最好的十七个兄弟,加上自己一共才十八个人一起去开辟新的根据地。不久之后,由于得到名士李善长的帮助,朱元璋的军队纪律又严明,所以军队迅速壮大。马秀英不但为朱元璋生了孩子,这就是后来的太子朱标,而且还回到了朱元璋的身边。郭子兴因为嫉贤妒能,威信又不够,弄得众叛亲离,所以郭家军将要树倒猢狲散。朱元璋听从李善长和老婆马秀英的建议,出动出击,将所有的郭家军收编到自己手下。从此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军队和根据地。不久之后朱元璋又得到大将徐达和常遇chūn等,又请出了军师刘基刘伯温。大明的基础建立了,渐渐统一了大好山河。每次朱元璋想安逸,想享受的时候,马秀英皇后总是哼起花鼓戏,或者是用唢呐吹起凤阳调。一听见家乡的东西,朱元璋马上想起上吊自杀的父亲,撞死在自己炕头的母亲。想起了自己苦难的童年,艰苦的青年。逼得朱元璋不得不奋发图强。”

师爷望了大家一眼后,继续说了下去。他说:“自从朱元璋当上了太祖洪武皇帝之后,不但大封自己的兄弟和战友,而且对自己的家人也开始了大力奖赏。马皇后绝对强势地掌管着**,她的地位无人能够比拟。作为皇帝的老家,虽然朱元璋不想回这个令他伤心的凤阳,但是自己的父母埋在凤阳。朱元璋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了祖陵,大封自己的父亲、爷爷、太爷爷为皇帝,自己家的穷亲戚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可惜不久之后,马皇后死了,朱元璋身边少了一个制约他的人。多疑又小气的朱元璋,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小兄弟们。一个个为建立大明江山出力的大功臣,成为了朱元璋的一个个目标。许多原来的老兄弟不但自己不得善终,就连自己的后人也差不多都死光了。只有几个留守凤阳的家人,躲过了灾难。”

一些不知道真相的官兵,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没想到这个老祖宗这么狠。

师爷又说:“凤阳有三多,第一,皇亲国戚的破落户多。第二,倒了霉的功臣子弟多。第三,倒了台的太监多。在凤阳多的是一些只有名头,没有地位和财富的穷亲戚。这些人在地方上横行霸道,说起来就是皇帝的本家或者亲戚。那些倒了霉的功臣后代,也渐渐胆子大了起来,不但开始暗中兼并土地,更是公开勾结官府,欺压当地的老百姓。太监是这里的另外一道风景线,虽然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原来风光过得太监,大多数都是犯了事的太监。他们被遣送到这里为太祖皇帝的父亲守陵,本来已经够倒霉了。可是架不住他们钱多,这些没有了子孙根的太监,一生之中最喜欢的就是捞钱。这钱不但能买吃的喝的,更能买出路和后路。这些本来应该被杀头或者发配到更苦的地方去的太监,用金钱开出一条血路,留在这里不但为了活下去,更是希望将来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历代皇帝登记之后,都会对太监们有一次大的动作。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时候,为了确保太子朱标的地位,马皇后建议朱元璋对皇宫里的太监进行一次清洗。将一些年老的,做事不安心的赶出了皇宫。马皇后死后,不久太子朱标也死了。这对皇帝朱元璋打击很大,更多的太监勾结外臣和藩王,企图赶朱元璋下台。朱元璋再一次亮起了屠刀,一下子杀了近一半的太监。并将剩下的太监中一部分人关进了这凤阳祖陵。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登基后,建文帝听从老师黄子澄的话,对皇宫里的太监又一次清理。将一些暗中和各地藩王有联系的太监杀的杀,关的关。又一批太监去了凤阳。建文帝的四叔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为了反对侄子建文帝,联合几个兄弟一起造反成功,不但逼走了建文帝,而且成为了明成祖。当他做了皇帝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太监。将一些忠于太祖皇帝和建文帝的太监,有一次清除了。虽然杀了不少,但是又是一批太监去了祖陵。至此之后,每一个皇dì dū会将一批一批的失势太监送到祖陵。凤阳城里的太监越来越多,就有了一个‘太监窝’的称呼。”

明朝的太监最为奇怪,其他朝代的太监就算再威风,也没有明朝的太监威风。本来太监就是伺候一些有地位的皇族的下人,在古代叫“阉人”。为什么叫“阉人”呢?因为他们已经失去起了做男人的权利。原来王室后院只有大王一个男人,其他的都是女人。因为为了不****,所以男人不能进**。唯一例外的就是大王本人。但是女人多了,**的事情也并没有完全平静。女人爱吃醋,又爱斤斤计较,总是为这些小事,引起**流血事件。知道一个天生是残疾的男人,被人误会为女人送进**。大王发现这个不会长胡子的男人,不但力气比女人大,而且不会像女人一样使小xìng子,对主人有特别的忠心。这个大王就又找来了几个这样的男人,发现这种男人不但温顺,而且不会****,也可以改善**清一sè的女人状态。可惜数量不多,后来发现阉割一些正常男人的子孙根后,效果也一样。大王就将一些犯了重罪准备杀头的犯人中选一些看得过去的阉割,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成为了伺候主人的“阉人”。第一个弄权的“阉人”就是秦始皇身边的太监赵高,他在秦始皇死后,假传圣旨立秦始皇的二儿子胡亥为皇帝。后来有名的成语“指鹿为马”,说的就是他。到了唐朝,“阉人”才改名为太监。这时候因为唐朝特有的文化和观念,太监才有了人一样的尊严。可太监还是伺候人的奴才,还是被一些人看不起,特别是文人和官员。直到明朝的时候,多疑的皇帝朱元璋不相信他的官员,暗中派自己的太监和私下组织的人监视官员。这些刺探官员**,暗中监视朝廷内外的人就是后来赫赫有名锦衣卫和东厂。从此太监的身份一下子提到了和官员一样高的地位。一些手中掌握重兵的将领,身边有监军太监。他们代皇帝监视将领,必要时直接接管将领的兵权。地方官员身边不但有暗探锦衣卫,更有镇守太监明着看着官员。反正把那一级的一把手,身边都有一个地位相当的太监。这些不能人道的太监,一下子抖了起来,不但不再低三下四,而且成为了人上人。到了明中后期,官员们不但不再和太监闹意见,而且更以能拜掌权的太监为干爹为荣。一些有权有势的太监,不但有不少的太监干儿子,更有不少当大官的干儿子和干弟弟。这就是明朝太监的怪形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