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七回 黄婆姹女七

谜案追凶 第七回 黄婆姹女七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林默娘不但会出海救人、预知天象,而且还有许多的神奇的事情发生。例如林默娘会给人看病,而且是包治百病的那一种。林默娘还在一个村子闹瘟疫的时候,去找圣泉水医治遭受瘟疫侵害的老百姓。为了阻止海难,林默娘多次和海妖晏公交手,虽然不能彻底消灭晏公,但是也多次破坏晏公伤害渔民。林默娘十八岁的时候,一次xìng救了一船官兵,受到朝廷的褒奖。林默娘二十一岁的时候,带着两名丫鬟突然说要去泰山,当大家得知的时候,林默娘已经飞身成为了海神。后来海神林默娘首付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打败了为祸一方的海妖晏公。福|建沿海的渔民和商船几乎一有危难,就会大声呼叫海神救命。林默娘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救人。渐渐地大家都叫林默娘妈祖,就有了正式的名字叫海神妈祖娘娘。大家都在各地建立妈祖娘娘庙,向货币龙王庙还要旺盛。

在古代大家都把天比作父亲,把大地比作母亲,再说林默娘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大家把林默娘当做妈祖。在当地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大家把林默娘当做自己的姐妹或者女xìng长辈。一个孩子首先喊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名字,管林默娘叫做“娘妈”,林默娘的庙就成为了“娘妈庙”。意思是希望林默娘就像母亲照顾孩子一样救护着渔民们,林默娘是全体渔民和商船的女xìng长辈。后来一个读书人觉得“娘妈”的称呼对林默娘不够尊重,再说“娘”和“妈”是一个意思,所以他去“娘”留“妈”加一个“祖”,就把“娘妈”改成了“妈祖”。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比原来的好听又好叫,所以都改称林默娘为妈祖娘娘。当地的老百姓念及林默娘,也就是海神妈祖的功德,纷纷要求朝廷给林默娘一个封号。当时的皇帝以古文上说的“天为帝、地为后、还未妃。”的标准,封海神妈祖林默娘为天妃娘娘。从此林默娘的名字渐渐被人淡忘,大家知道妈祖娘娘又叫天妃娘娘。供奉妈祖神像的地方也叫“妈祖庙”或者“天妃宫”,不过大家也习惯xìng地称之为“娘娘庙”。

先帝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但自己信这些神灵,而且自以为是地加封所有的神灵。嘉靖皇帝朱厚熜为自己加封了三个名号一共三十七个字。同时也给一些神灵加了封号,张三丰得到了是三个字的封号,海神妈祖也加封了。不过妈祖娘娘没有加字,而是被嘉靖皇帝朱厚熜改为“天后娘娘”。从此妈祖由“天妃娘娘”变成了“天后娘娘”,妈祖庙由“天妃宫”变成了“天**”。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但加封了妈祖的地位,而且让人编写妈祖的事迹,《妈祖颂》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过这些好听又好懂的山歌,马上在当地传开,取代了原来的神话歌谣。

仇小球唱的就是《妈祖颂》中妈祖林默娘“圣泉救瘟”的故事。前半段是说瘟疫的可怕,大家都不敢收留染上瘟疫的村民。一些怕死的渔民,担心瘟疫竟然烧死从瘟疫村子逃出来的村民。这些村民们怎么解释也没有用,就要被这些无知的渔民逼着跳下火堆。后半段是说妈祖林默娘出现了,她不但阻止大家逼死这些村民,而且向大家保证一定解决瘟疫。妈祖林默娘四处打听什么东西可以医治瘟疫受害者,后来从化身为一个老翁的神仙那里得知圣泉水可以救人,就去圣泉所在的小岛取水。在小岛上林默娘第一次遇上海妖晏公,用计谋骗过了晏公同时取得了圣泉水。林默娘当时才十五岁,就已经一下子救了三百多染了瘟疫的村民。仇小球虽然不是完全的福|建当地孩子,但是仇小球很聪明,也很喜欢听这些神话故事,所以马上记住和学会了。

如今的福|建大家都把秦泰和当年的妈祖林默娘相提并论,一度有人想给秦泰建立祠堂。秦泰得知之后极力劝阻,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本来朝廷和一些官员已经针对秦泰,就想抓住把柄把秦泰解决了。秦泰一来不愿意给对方一个借口对付自己,第二也不愿意被太多的人当做神一样供奉,第三秦泰不希望给多疑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一种错觉,以为秦泰也想当神仙,取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地位。秦泰再三劝告大家,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大家,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谅解。这样秦泰才没有成为和妈祖平起平坐的神灵。

仇小球的山歌虽然帮不了秦泰,但是也让秦泰得到了一些放松。秦泰想清楚了,他是一个人,并不是妈祖林默娘,不能一个人解决送这么多的问题。如今的秦泰不但无权无势,而且在逃命之中,唯一的能力就是尽量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为各地衙门多处理一些案件。这也是秦泰这一行人出来的主要目的之一,秦泰只能这么尽力了。

马车离开了山|西,来到了河|南境内。河|南是中原大省,不但是主要产粮区,而且也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明朝的时候,应试的举子们主要分南北两大区域,南方江浙两省占据南七省七成份额,北方河|南和山|东两省占据被六省六成的份额。所以在河|南的大户家族比山|西的晋商大户还要多,比起他们十几二十代的培养,相比之下晋商大户就像暴发户一样。所有山|西的晋商不怕见官员,就怕见修养炉火纯青的河|南大户人家子弟,相对的河|南大户人家的孩子也不愿意看见晋商后代。晋商人家的孩子看不起河|南大户人家子弟没钱却要讲排场的派头。河|南大户人家的孩子也看不起晋商人家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说他们都是一群不懂享受的暴发户。有一段时间秦泰被自己的晋商亲戚们拿来当榜样,就是针对河|南大户人家的字第。

秦泰不但想去看看洛|阳的气象,也想去拜一拜开|封的包公祠。秦泰的开蒙老师是洛|阳人,秦泰早就想去看看老师念念不忘的洛|阳,看一看唐朝留下的“无字碑”。至于开|封的包公祠,也是秦泰的一个希望。秦泰小时候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背诵的大青天包拯,还有一个是大宋提刑官宋慈。他们都是宋朝人,而且都是大家熟知的破案高手,一样为老百姓解除难处。不过宋慈只留下了一本《洗冤录》,包拯不但留下了故事而且还有一个包公祠。秦泰要去包公祠拜祭一下前辈包拯,还要求包拯保佑大明,保佑大明的老百姓。

不知道是秦泰的运气不好,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本来赶上洛|阳花会的好rì子,准备去洛|阳观赏牡丹花的一行人,被告知今年的洛|阳花会不办了。不但秦泰感到失望,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展小小展女侠也觉得很没有意思。洛|阳不但花会不办了,而且被告知封锁起来,秦泰一行人去不成洛|阳了。秦泰只好改道去开|封,一路上大家都不开心,展小小也觉得一路上不太顺利。

来到了开|封之后,秦泰并不急着去包公祠,而是到一家晋商开办的客栈入驻。晋商会长提醒过秦泰,希望秦泰在路上尽量去晋商开办的店家休息。因为秦泰的晋商证明毕竟不是完全是真的,而且秦泰是晋商要保护的人,所以不能让秦泰出事。在当时表面上看上去管理很宽松,其实一点也不简单。不但每一个地方要严查外来人口,而且客栈要登记客人的详细身份,军队和锦衣卫也时不时地盘查外来人口。当时除了官员和商人,就连读书人也不能随便逗留和游走。官员有他们的官方证明,文官有关防,武将有虎符令牌。商人有商会的证明和进出货物的相关文件。读书人有文碟或者功名册。工匠有作坊的证明,农民有地方官府的路条。除了官员和商人之外就算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也需要说明目的地和出行理由,一旦说不清楚或者理由不充足的话,不但这个人要抓起来,还要追究相关上级管理人员的连带责任。所以晋商会长要秦泰住在晋商客栈,同时不要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