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明末寻道记 > 第九章始知世外亦艰辛

明末寻道记 第九章始知世外亦艰辛

作者:小河有水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上得半山腰来,就看见一条小路,绕着山腰盘旋而上,谢铭舟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已没找到路,想来也是,既然山上有人居住,怎么也得有条路才能出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时谢铭舟也不着急,他一边慢慢地顺着山路而行,一边欣赏着半山的风景。

这山上不但树木葱郁,更是有大片竹海,清风拂过,树叶、竹枝“沙沙”作响,时而有鸟雀惊起,时而有小兽跃过,飞瀑悬流,山泉叮咚,让人心情舒畅。山峰旁有一石柱,高约十数丈,直指云天,恍如一根大笋。

小路极是难行,四周皆是悬崖峭壁,只有这一条路通往山上,其间更有几处关隘,一人行走也是极险,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跌落悬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终于上得峰来,视野更是开阔,只见远处泸州城若隐若现,长江缓缓流淌,群山绵延,近处悬崖峭壁,雄奇壮观,茫茫竹海,云雾缭绕,真宛如人间仙境。

谢铭舟看得如醉如痴,回过神来心下已经决定,就在这山中,找个地方隐修!

谢铭舟歇了一会,继续向山里进发,走到太阳快要下山时,终于看见山腰平坦处有了一户人家,此时正冒着袅袅炊烟,他心中一喜,走了半天才看到人烟,正好可以去打听打听。

那屋外有一块坝子,两个小孩在那光着屁股玩耍,远远见有人过来,忙进屋去叫大人,谢铭舟走到院坝边时,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衣衫褴褛,正探了花白的头来看。

谢铭舟作了一个稽首道:“老居士慈悲,小道有礼了。”

那老婆婆见是一个道人,连连客气,又叫小孩倒了茶水,搬了板凳出来坐。

谢铭舟对老婆婆说道:“老居士,我本是崇龛钦真观出家道人,因遭了兵灾才逃来泸州,现和我徒弟在泸州也住了一年,不过红尘闹市,终不是我出家人所居。”

“听说这古娄山山川险峻,风景独好,故此想来此地找个地方清修,却是打扰您老了。”

那老婆婆道:“说甚么打扰?这山里有时几个月都不见人,有客人来都欢喜呢。”

谢铭舟问道:“不知老居士家中还有何人?”

“家中有儿子媳妇,两个孙儿,再加老太婆我,共有五口人。”

“那怎么没看见你儿子媳妇?”

老婆婆满面苦色地道:“媳妇在灶房做饭,儿子昨日进山摔断了腿,现在躺床上养伤。”

谢铭舟连忙道:“既是伤了腿,我也是略懂医的,去帮你儿子看下可好?”

老婆婆求之不得,连忙带了他进了内屋,只见床上躺了一个二三十岁的汉子,见老娘带了人进来,满脸疑惑。

老婆婆对他说道:“这是路过的先生,请来帮你看看你的腿。”

“我可没银子付诊金,再说我自已敷了草药的,过不了多久就好了。”那汉子呲牙裂嘴地对谢铭舟说道,显是痛得厉害。

谢铭舟轻声说道:“举手之劳,我不收你银子,你且安心好了。”说罢揭了被子一看,自膝盖至脚趾都肿得红亮,腿上包了不知什么草药,看样子伤得不轻。

于是叫老婆婆打来清水,洗干净了草药,把手指轻搭在小腿上,放了一丝真气进去仔细探查。果然迎面骨已经断裂,并且错位严重,如果不及时医治,这条腿就废了。

谢铭舟问道:“怎的断骨错位如此严重?”

老婆婆道:“摔了之后他找了草药自已敷,又自已走回来,一到家就动不了,还是我和媳妇扶上床来的。”

谢铭舟道:“没事,能医,我先帮他正骨。”说罢双手搭了上去,运了真气轻轻抚摸,那汉子只觉舒服,全身都放松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谢铭舟双手用力一拗一拉,断骨已经接好。

那汉子痛得嘶声惨叫,婆媳两人也在旁边手足无措。

过了片刻,待那汉子疼痛稍减,谢铭舟又取了符笔,用清水调了朱砂,在那汉子受伤的小腿处,画了一道退伤符,用黄纸敷上,口诵止伤咒,只一小会功夫,疼痛即止,喜得三人不停道谢。

谢铭舟道:“两日即可下床,不过还是要多保养,不要多动,可采马尿骚和排风藤皮叶捣烂来敷,再三日可痊愈,不会留下后患。”这两种草药在这山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婆媳二人慌忙又要拜谢,谢铭舟道:“不必如此,能在此相遇,也是缘份,再说我等修道之人,济世救人也是应当。”

忙了这久,媳妇摆上做好的饭菜,谢铭舟也不客套,只是吃了一碗便不再吃,老婆婆道:“看先生年纪也不多大,正是长骨头的时候,一定要多吃点。”

谢铭舟自从真气凝液后,每日行气服气,并不觉得怎么饥饿,有时两三日才吃上一顿,听老婆婆这么一说,连忙道:“不是我客气,出家之人也无甚口腹之欲,就算三两日不吃也不觉得饿,吃得一碗便也饱了,却不是我不愿多吃。”

婆媳二人便不再劝,吃完了饭,媳妇自去收拾,睡觉还不到时候,山里的晚间还有点冷,老婆婆夹了煮饭烧下的火炭,和谢铭舟一起围在火堆旁说话。

这才知道老婆婆姓陈,夫家姓董,有个老大已分家另住,老二小时便失踪不见,许是被老虎甚么的叼了去,床上躺这个是老三,名字就叫董三,儿媳姓何,没有名字,年轻的叫她董三媳妇,年老的就叫她董何氏。

谢铭舟和董大娘聊了半宿,大概搞明白了这山里的情形。

这一带都是山地,只这古娄山最大最高,并且是两座相对,方圆有好几十里,这山上人家也不多,大约也就二三十户,都是自耕自种,主要是玉米和小麦,有时也到山涧小河里摸鱼,到山上打点猎物,生活过得极为艰辛。

前几年还能拿些皮毛草药出山去换点油盐,现在外面兵荒马乱,她们一家人也有两年多不曾出山去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