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998章 心里边有许多烦恼的刘挚刘相公(第一更)

第998章

“而且,王洋王巫山已经给盐、宥、洪三州之地的兵马,全部换上了这样的冬装,据说,御寒效果相当的出色。”

“苏相的意思是,这些棉制装备,应该可以让我大宋的将士的冬天能够好过不少,建议朝庭可以向王巫山提前打声招呼。”

“若是能够以成本价订购的话,怕是价格,还能够低上近数十钱。”

天子赵煦想了想,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这倒是可行,就算是三四百钱的采购价,也是要比麻质冬装的采购价便宜了不少。而且看起来这种棉衣的保暖性能极佳,孙儿会亲自给王巫山打招呼,到时候让兵部与其对接。”

“那么……苏学士的这份奏折,你准备怎么处理?”高滔滔的视线落在了案几上,那是之前赵煦特地拿来给自己看的。

里边便提到了,希望朝庭能够恩准,将新占的六州之地,划为陕西北路,而由那位连立大功的三州经略安抚使王洋王巫山来担当主官。

“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这个意见,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孙儿自然不会反对,不过现在朝中不少大臣可是很有意见。”天子赵煦无可奈何地笑道。

“他们啊,没有意见才怪。”太皇太后高滔滔洒然一笑。“如今大宋难得的开疆拓土,这原本就是极大的功劳,已经让陕西路诸文武拿了去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治政之功了,可惜,又要全扔给王洋王巫山。万一,朝中的重臣,不知道哪位被官家你幸运的委任为了陕西路经略安抚使。”

“可是,那六州之地,已尽不在他们的手底下,他们自然会不高兴。”

天子赵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就那帮子臣工,不是孙儿看不上他们,而是就算是真交给他们,他们能做得比王巫山还好不成?”

“王巫山经营盐、宥、洪三州之地,不问朝庭要过一份钱粮,依靠售卖荒地,各种棉花,发明元轧花机,为大规模的生产棉制品提供了可能性,这才使得这三州之地得以繁荣。”

“而如今,银、石、龙这三州之地位于无定河南岸,多山少地,交给他们,他们保不准隔三岔王的向朝庭哭穷,说不定又觉得朝庭迁徙来的厢军百姓太多……”

天子赵煦可不是在吐槽,而是述说着现实。他很清楚朝中那些大佬的心思和算计。

“所以,无论如何,朕都会站在苏学士和王巫山这一边。”

#####

天子赵煦自然不是光说不练的人物,说了自然就要做到,力排众议,不顾朝中的那些大臣们的上窜下跳,最终还是颁布了划六州为陕西北路的圣旨,同时,将三州经略安抚使王洋晋为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

虽然这个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仍旧会受陕西路经略安抚使的节制,但是,终究对方是无法把手给伸到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的地盘里边来瞎搞。

也就是说,王说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哪怕是到时候换了其他人来干陕西路经略安抚使,想要插手,那也得他王洋愿意退让才行。

而朝中的大臣们,仍旧是自荐或者是推荐着人选去接任陕西路经略安抚使一职。但是,人选总是无法通过。

同样,也让大宋首相刘挚十分的头疼,毕竟,很多的政务,他身为首相,肯定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可是现如今,更换陕西路经略安抚使一事,死死地卡在了这里,进退不得。

继续拖沓下去,说不定那些同僚们会开始置疑自己的能力。可问题是,刘挚也很无奈,可偏偏天子就特么的跟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似的,任凭是谁,他都总会有理由推回来。

苦思无计之下,最终刘挚不得不硬着头皮入宫求见太皇太后高滔滔,希望能够从她这里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

“刘卿家,这么大冷的天,赶紧坐过来暖和暖和,今年感觉这天气,可是比往年还要冷上一些。”高滔滔抬手示意刘挚免礼,让他坐到了那暖和的铜炉边上,一面笑道。

“是啊,今年的冬天,的确比往年要冷上一些,娘娘一定要保重身体才是。”刘挚点了点头答道。

“对了,听闻那从东京汴梁到长安的水泥直道已经快要全线通车了?”高滔滔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位怀着心事,欲言又止的朝庭首相道。

“不错,工部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尚有两百余里,待到明年春暖花开,化冻之后再行动工,预计最多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便能够全线通车。

到时候,从东京汴梁前往长安的道路,可是要比现如今平坦便捷得太多太多,说起来,这还是多亏了那位小王大人的功劳……”

刘挚虽然是旧党魁首,虽然对于王洋这厮恨得牙根发痒,但是,是对方的功劳,他也无法否认,更何况,作为大宋宰辅,自然也要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雅量。

更何况太皇太后高滔滔与天子赵煦对于王巫山的宠信可是很不一般的,所以,刘挚这么一说,倒也有向高滔滔示好之意。

“这倒也是,没有王洋那小子倒腾出这元水泥,这些水泥直道根本就不可能如此,这样的道路,不过水浸土淹,十分牢固,修缮也十分容易,若是能够举国推行开来,对于我大宋而言,可是百姓之福也。”

“娘娘所言及是,如今工部已经在诸路进行考察,准备在各路都建设一个大型元水泥石,以便于日后在大宋疆域之内,全面的推行水泥直道之建设。”

“嗯,这倒真是好事,陕西路那边可就是已经走在了大宋诸路的前面,如今听闻,庆州环州盐州洪州还有那延安府诸州府之间,已然是依靠着水泥直道连成了一片。”

“不但道路比过去足足开阔了数倍,而且商旅百姓行走起来也十分的便利,重要的是,这样的水泥直道,很利于我大宋边军的调动,跟翻山越岭相比起来,可是要快捷平缓了许多,也便于辎重的运输。”

“听闻现如今,在陕西路那边,人力运输已经越发的少见,倒是畜力,特别是马车和驴车等却十分盛行,如此一来,运输的流转速度,可是要比过去快捷太多……”

刘挚听着跟前的太皇太后张口闭口就是不停地在大谈那陕西路之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