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913章 不愧是老司机,自己总算没白跑(三更之二)

第913章

“你是说辽国此番大军来援,不会在太大的胜算是吧……”明顺不由得眉头大皱,可是,嵬名阿吴的分析,却又让他无话可说,毕竟有理有据,丝丝入扣。

“那你觉得我大夏如今应当如何?”

嵬名阿吴看到明顺的目光,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摊开了双手道。“如今我大夏国力受损严重,国土更是被宋国一分为二,如今,辽国、宋国近百万之师正磨刀霍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大夏,怕是没有半点的话语权。”

“最多,最多也就是看,辽国天子的眼里,我大夏是否还有大用,若是有大用,那么他对于我大夏的扶助,会多一些……”

厅中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良久,明顺这才悠悠地叹息了一声。“我大夏,现如今真是风雨飘摇啊……”

“今日咱家冒昧登门,其实,还奉了陛下一道口谕……”这个时候,听完了嵬名阿吴对于眼前局势的分析,被打击得半点信心也无的明顺终于言归正传。

“什么?!耶律洪基实在是欺人太甚!”听罢明顺言及的那位辽国国书,嵬名阿吴气得面目狰狞,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了案几之上厉声喝道。

“如今,我大夏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而辽国天子又如此咄咄逼人,陛下苦思无计,所以,特地遣老奴来向老将军询问可有良策以解眼前忧患……”

嵬名阿吴一脸吡了狗的表情,坐在案几前,看着一案几的美味佳肴,却那样的索然无味。

良久之后,嵬名阿吴这才苦涩一笑。“辽国天子,这是把气也撒到了我大夏的身上了。”

“之前辽国派来的那那二十余万人马的粮草辎重,就已经让我大夏十分吃力,之后,兴庆仓被焚,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再来二十万张嘴,这是想要让我大夏家底掏空了吗?”

“想要走我大夏的黑山福威军司,那岂不就是等于黄河最为丰美的牧场大半都成为了辽国的牧马之地,如此一来,我大夏哪里还能够有起复的机会?”

明顺苦涩地笑着点了点头。“所以,陛下这才分为难,可是,若是不选,我大夏,又哪里能够挡得住辽皇的怒火?”

“若是辽国一撤军而去,我大夏,可就要自己面对着数十万宋军。那个时候,我大夏,又能有几日好活?”

嵬名阿吴张了张嘴,最终也是颓然坐倒。

“所以陛下现如今左右为难,而老将军您是我大夏柱石之臣,向来足智多谋,今我大夏正处国难之机,还请老将军为国分忧,为陛下分忧才是……”明顺十分恭敬地朝着嵬名阿吴一礼道。

“……且待老夫好好想想,待我好好的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嵬名阿吴阴沉着脸,揉着眉头沉吟起来。

而厅中的侍女们,都很默契地不敢发出任何的声音,轻手轻脚的过来,将凉了的菜肴撤下,换上了热的。

明顺也不催促,只是耐心地等待着,因为,明顺很清楚嵬名阿吴这位老司机的能力,也很清楚他对于大夏的忠诚,若是连他也没有任何办法的话,那么,怕是中书令仁多宗保,也难以拿出什么良策来应对如今的局面。

直到蜡烛燃到尽头之时,嵬名阿吴那低沉暗哑的声音这才传入了明顺的耳中。“所有人,都给老夫退下……”

不大会的功夫,不论是侍女还是侍卫,全都消失在了大厅之外,然后大厅的厅门也被悄然的合上。

这个时候,嵬名阿吴这才用只有跟前的明顺才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

“黑山福威军司绝对不能给,最多只能让出靠近辽国天德军的黄河北岸的牟那山一带……”

“大不了,就再把暖泉峰、浊轮寨到大横水一带的数百里之地也割给辽国。”

明顺满脸愕然的看向了嵬名阿吴。“老将军,难道,难道我大夏除了答应辽国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只有答应下辽国,不然,我大夏,怕是年今年冬天都熬不过去。”嵬名阿吴无可奈何地道。

明顺的脸色不禁有些发白,搓着双手,欲言又止地道。“但是,割让土地之事,若是传扬开来,那么陛下的威望,必然会大受打击,到了那个时候,国中那些心怀不臣之人……”

“所以,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待陛下与辽国公主大婚之后,陛下才能答应此事。”嵬名阿吴竖起了手指声音压得极低。

“唯有如此,我大夏国中那些蠢蠢欲动之人,才会死心。”

“可是一旦答应,于陛下的声威……”

“老夫自然知晓,有损陛下声威,可不如此,我大夏连今年的冬天怕是都过不下去。

国中的那些人不理解,没关系,只要陛下已经成为了辽国的女婿,那么到时候,有辽皇为陛下的支持者,那些人若是动了陛下,可有考虑辽皇会容忍得下吗?

再说了,只要能够熬过最艰难的时期,我大夏能够渐复元气,以陛下之雄姿英武,送出去的,再亲手拿回来,到了那个时候,还有谁敢说什么?”

“老将军果然老谋深算,老奴总算是明白了,这样一来,我大夏就先暂且依附于辽国,静待实力恢复。”明顺恍然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老司机,自己也总算是没有白来一趟,如此看来,虽然也都是投降主义,可好歹嵬名阿吴的策略要高明得太多。

而且还能够让陛下能够继续稳坐江山,以图后计,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二人又在厅中仔细地反复研讨了一番之后,明顺这才心满意足的告辞而去。而嵬名阿吴则是亲自将明顺送出了大门,这才转身回府。

#####

第二天一大清早,李乾顺的恩旨便抵达了嵬名阿吴的府邸,嵬名阿吴,再一次被起复原职,戴罪立功。

这样的旨意,让不少的官员们纷纷的跳出来反对,但是,西夏国主却力排众议,待到德高望重的嵬名阿吴入宫向天子谢恩之后,一切都已然定论。

西夏国都兴庆府的军权,再一次回归到了嵬名阿吴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手上。看着那朝堂之中,各怀鬼胎的那些文武臣工,李乾顺终于再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安稳。

而李乾顺给辽国的回复,这一次,并没有经过朝议,而是悄然的经由中官而去,直奔辽国上京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