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733章 我筑此城不是为了守御而是为了前进(第一更)

第733章

“那就好,咱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修筑起这座城池,如此一来,便可以与那白石城形成犄角之势,而后方,还有老盐州城侧应,到时候,西夏想要进犯这盐州,他就得好好的掂量掂量有没有本事拿下这座前所未有的坚城。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我说贤弟,咱们这么做,这里,会不会又是一座统万城?”折可适犹豫了半天,待二人缓缓策着身下的座骑朝着那热火朝天的工地靠近之时,凑到了王洋的耳朵边低声地言道。

“统万城……”王洋看了一眼折可适,已然明白了这家伙的担忧所在。

统万城的来由,那是在汉末之时,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夏州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据《魏书铁弗刘虎传》、《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等记载,公元四百一十三年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明曰“统万”。

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

统万城的营建历时六年之久。统万城建成后,曾由秘书监胡义周执笔作赞文一篇,赞文中说建好的统万城是“高隅隐曰,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

此时的统万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统万城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统万城达到空前繁荣。

到得南北朝时期,北魏始光四年,魏军攻克统万城,公元四百三十一年魏灭大夏。公元四百三十三年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

公元四百八十七年时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保存的还相当完整。

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为朔方郡治所。大业十三年朔方郡将梁师都反叛,据统万城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

唐贞观二年,唐军平定梁师都,以其地复为夏州,统万城为夏州治所。天宝元年改夏州为朔方郡,乾元元年,复为夏州。

至五代十国时期,夏州为党项族李氏割据,其间也经有战乱,但统万城在军事及交通上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割夏州,其后,宋与西夏互为攻占。淳化五年,宋军攻占夏州,宋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圮于此时。

但之后,西夏又重新据回了夏州之后,虽然未曾修复其外城廓,但是,仍旧将其视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重镇。

“一座统万城,历时近六百余年,一向为异族所据,至太宗皇帝时,方捣毁,可是至今,又落于西夏之手。”

“而以贤弟之才,为兄知道你一定可以修筑出一座丝毫不逊色于那统万城一般的坚城,可若是……”

“你有这样的担心我能理解,但是你也应该明白,统万城在异族手中之时,是因为什么原因吗?是正值我中原大乱之时,那些异族方才有机可乘。

而今我大宋升平百年,繁荣富强至斯,而我大宋的人口,更是数倍于汉唐之时。只要这里,能够迁徙来大量的汉人百姓,在此休养生息繁衍,只要能够保证这三州之地的商贸和生产生活的稳定,人口来越来越多。”

“到了那个时候,怕是那些异族,除了放下刀箭,老老实实的拿牛羊过来交换物资,难道还敢妄动刀兵不成?”

“更何况,小弟我筑此城,并非为了守御,而是向前。”

听了王洋这番话,折可适点了点头笑道。“贤弟你的眼光与远见卓识,愚兄自然是信得过的。”

“真希望能够早一些尽复汉唐旧土,我大宋,也不用总这么憋屈,一个小小西夏,都让我大宋百年来无计可施。”

“为何却偏偏不能尽复汉唐旧土,兄台你可知晓原因?”听到折可适提及这一茬,王洋策马继续朝前缓行,一面开口言道。

“这是为何?”折可适忍不住扬起了眉头,语气有些不悦。这话怎么都觉得这货是在指责大宋的军队不给力,特么的是我们不给力吗?分明就是大宋的文人主政,文人掌军的政策导致了现如今的局面的好不好?

如果不是看在王洋这家伙一向都很给力,一直跟军方的关系跟自己的交情十分友好的情况下,折可适这才强忍着没有直接给他脸色看,而是耐下了性子想要问个究竟。

“其实很简单,如今已然升平了百年的大宋,缺的不仅仅是进取之心,也不仅仅是血性,还缺少机动机强大的骑兵,更缺少一样东西,就是不愿意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敌人。”王洋缓缓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折可适有些蛋疼的砸了砸嘴。“你这话说的,什么叫不愿意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去面对敌人?”这家伙这话是什么鬼意思。

“对待北辽,我大宋是什么时候样的心态?对付西夏,我在宋又是什么样的心态,你了解吗?”王洋干脆勒停了马头,朝着折可适询问道。

折可适略一沉吟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北辽其国力与我大宋相仿佛,至于这西夏嘛,以我大宋之西军,当可一力抗之。”

“那我想请问兄台,我大宋对于如今的北辽的国力真的是了若指掌吗?对于大辽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又知道多少,知道北辽所据之地的交通道路情况,粮食储备情况吗?又是否知道当地的百姓对于北辽的统治是否满意……”

一连窜的问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位自诩名将之才的折可适给砸得头晕目眩,好半天才砸巴着嘴回过神来,看到王洋那副看似平静的嘴脸,只能硬着头皮道。“对于北辽的情况,愚兄的确不是很了解……”

“好吧,你不用说了,其实对于现如今的西夏,折某只了解曾经接触到的情况,其他的什么民生、交通、粮食储备那些玩意我都不太清楚。”

王洋则把目光投向了那条正翻涌着浪花的大河,悠然地道。“知已知彼,方可百战百胜。我大宋,那些文官的眼界太高,自以为读了几本兵书就可以决胜千里之外。

而像可适兄你们这样的武将,因为文武之失衡,只愿意明哲保身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结果就是,我大宋的虎贲,越来越难有建树。”

这话,让折可适就算是有心反驳,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因为王洋的这话,的确说出了现如今大宋军方最大的弊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