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706章 种植棉花与卖不卖地有何关系(第二更)

第706章

“而若是想要让那些汉民和蕃族归心,那么至少要许其田地,虽然蕃民和汉民占比不足四成,可是也有五万五千余,也就是一万一千多户。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既然要一视同仁,那么一户就需给田百亩,那么,就至少需要拿出一百一十万亩,再加上之前属于这些人的田地,那就已经拿出了近一百六十万亩左右。”

“而新来的厢军连同其家眷,至少会为三州之地增加近三十五万人口,也就是七万户,也按百亩每一户计算,剩下的根本连一半的需求都满足不了,王大人,您却还想要要卖田地,这……”高俅很想说大哥你是不是太天真了。

但是这话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出来,毕竟王洋是自己的大恩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怼这家伙实在不好,何况王洋的暴脾气他是很清楚的,万一把这家伙怼毛了,自己铁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王洋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我有说要卖这些田地吗?”

一票人等全都迷茫了?傻愣愣地看着胸有成笔的王洋,心说这货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你不卖这里的田地,你还能够去卖哪里的田地?

“你们还真是……”王洋一副过来人的口气和表情,摇头晃脑地打量着这几位官员。“没错,现在咱们三州之地的田地一共就只有这不到四百万亩,可是,那是过去,西夏国对于这里的统治过于严苛,便得这里原本的人口流散了不少,自然,也有不少田地已经荒芜。”

“本官查过之前的史料,得知盐州一地,最盛之时,曾有田地近二百一十万亩,这还是山多地少,盐池众多的盐州。”

“至于洪州更是高达三百万亩之数,而宥州也有近一百八十万亩。”

“王大人,您说的虽然没错,但是哪怕是把这些田地也重新开垦起来,也才不到七百万亩土地。”这个时候,斛毡也忍不住小声地吐了个槽。

“但是诸位不要忘记了,这三州之地,除了草原与原有的开垦土地之外,尚有大片大片没有开垦过的处女地。特别是宥州,地势平缓,土壤也算肥沃,一州之地居然才不过一百八十万亩。”

“大人,宥州靠近沙海,不少地方都是戈壁,开垦出来的田地少,自然也说得过去,毕竟种植粮食,哪怕是旱田,也仍旧需要大量的水。”高俅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请王洋到农村去当一段时间的知青,让他明白农民伯伯不但要靠天吃饭,还得靠水吃饭。

“但是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是不需要太多的水份,甚至还能够对盐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最是适合西北边陲种植。”王洋眯了眯眼睛,然后说道。“例如棉花……”

“棉花?就是那种很难挑籽的,可以用来纺织布帛的棉花?”折可适原本就是生活在西北边陲之地,自然知道棉花这玩意。

“这东西折某知道,的确是十分的耐旱,甚至还怕涝,而且一般轻度盐碱的地方都可以种植,可是这种东西,说实话,实用性不是太高,因为实在是太过耗费人工了……”

“虽然用其织出来的织品十分的耐用,但问题是,光是挑棉籽,一个人挑一天都不见得能够挑出三斤。而不挑出棉籽,棉花根本就没办法纺纱成线。”

“想不到折兄居然连这个也知道,那就更好了,足见这三州之地很适合种植棉花。”

“你说的没错,种植棉花,所需的水更少,靠天吃饭都没问题,在这三州之地,几乎是除了盐州的那十来个盐池副近的土地无法各种之外,几乎到处都能够长生。

可是,那玩意如果不处理好,根本就卖不了几个钱,你莫要忘记了,那些厢军眷属若是养不活自个,事情可就大了。”

王洋露出一个镇定自若的笑容。“王某有办法解决棉花脱籽的话,那么你们说,这种产量远远的超过麻的织物,其价值,难道还比不上粮食吗?”

“你,该不会你真的发明出了元棉花脱籽术了吧?”高俅一脸懵逼地吐槽道。

王洋顿时两眼一亮。“哎呀,这个名字好,决定了,这个技术就叫元棉花脱籽术。”

“……”哎哟卧槽,这丫的还真有办法?这下子,几个人都差点要风中凌乱了都,目光直勾勾地看着王洋,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果然人跟人真的不能比,这脑子,仿佛就是专门为发明创造而生的。

“不过王大人,您让那些厢军去种植棉花,与卖不卖田地,又有何干系?”斛毡拈着山羊胡子,总算是揪着了一个问题的核心。

“对啊,为啥还要卖地。”折可适也不由得追问道。

“若是棉花脱籽没问题,那么产量又大,价值又低廉的帛布出现之后,难道你们觉得这玩意会愁销路吗?”

“既然不愁销路,那么必然,咱们大宋的那些富商巨贾就会想要考虑,是不是购买一些这样的棉田来,自己请佃户租客种植,那样得到的棉花,岂不是价格会更加的实惠?”

“那样一来,咱们这三州之地,除了厢军充三州之地所得到的人口之外,还会有大量的人口随着那些商贾的行动而朝着这里集中。”

“盐州本就是一个商贸产品往来集散地,西域的各种物品,游牧民族的各种毛皮,肉干,以及盐州自产的青盐,还有来自内地的茶叶,丝绸,再加上绵布……”

“王某敢打保票,只要五年之内没有战争发生,三州之地的税赋,绝对不会逊色于大宋的富庶之地。”王洋吸了吸鼻子,十分肯定地答道。

“更何况,到了那个时候,通往京兆府的水泥直道也早已经修通,经由盐州直抵京兆府,若是乘坐马车,不再是半个月,而只需要五日光景,那样一来,就会吸引来更多的商贾聚集于此进行贸易往来……”

“到了那个时候,怕是不用咱们再去做什么,都会有百姓朝着这边迁徙而来……”王洋自信满满地继续描绘着美好的前景。

随着王洋之言,一干官员的眼睛里边已经有一种叫希望的东西在闪烁不停,犹如星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