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443章 王洋的行踪,孙儿倒是知晓(第二更)

第443章

那两位被少年天子委派来到王洋身边,记录王洋研发铠甲的军器监年轻官员,虽然入职不过数载,在那军器监也算是职小位卑,但好歹也算是经验丰富。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他们亦在军器监了解过很多的情况,知道打造一件类似于瘊子甲的鱼鳞甲是多么的费事。一千八百余名工匠,工作三百天,不过制作了一百五十副将军级别的精良铁甲。

而且,那样的鱼鳞铁甲的防御力,仍旧逊色于西夏的冷锻瘊子甲,可是现在,连同那些冶炼的工匠捏到一声,也不到一百号人,而正直参与到这一次的铠甲制作工作当中的,只有赵老铁匠,和其十来名徒弟。

另外还有就是吴氏工坊抽调过来帮忙的另外几位工匠,不到二十人,却只花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便制作出了这样一副防御力丝毫不逊色西夏冷锻瘊子甲,而且重量更轻,极为灵活的精良铁甲。

二十人,三天一副甲,那么一年的时间,怕是二十人就可以做出一百副这样防御力极为强悍又十分轻便的新式铠甲。

这带来的震动,让他们心中可谓是波澜起伏,不过,这些消息,目前他们都只能记录在他们的小本本里边,毕竟此事,陛下交待过他们,认真的看,认真的学,再说了,想要表功,也轮不到他们二人。

不过,相比起这里的兴奋与热闹,朝堂之中,却又是另外一副场景。一位马姓御史,正在那里摆出了一副大义凛然,为国为民的架势,正在那里唾沫星子横飞的叽叽歪歪不已。

站在两侧的那些大臣们,大多数都是一副带着几分兴灾乐祸的意思,相互挤眉弄眼,而朱光庭则含笑抚着长须,而苏东坡却皱起了眉头,但是他还真不清楚王洋的行踪,自然也不好替这位自己所欣赏的小辈开口说话。

“……身为将作监的右校署令,更担负着整改整条御街的重担。可是他却居然连续十余日都没有出现在御街的工地上,亦没有出现在将作监的右校署衙门之中。”

“微臣多方打听,方知道他居然每天都离开京城不知所踪,直致深夜方还。身为朝庭命臣,不尽忠职守,更将娘娘您吩咐下来的重大工作弃之于不顾,十数日不闻不问,这样的渎职行为,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故此,臣请娘娘重重惩治,以儆效尤!”说到最后几句之时,这位马御史脖子一梗一副很英武伟烈的架势。

而竹帘之后的高滔滔亦被此人给说得心生不悦,甚至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对王洋太过纵容了,居然十余日都不去衙门,又不去御街的工地,由着那位年过花甲,垂垂老矣即将致仕的涂山去做那样辛苦的事情。

而另外一头御案后边的少年天子赵煦则黑着脸,不过,还好常年的锻炼,总算是让他能够不再去过去一般,动不动就像被烫了屁股的猫一般跳起来愤怒。

重要的是,他从收到的汇报里边,已然得知到了王洋他们那边的研发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所以,他决定等一等,看一看情况再说。

沉吟良久之后,高滔滔终于开口了。“陈卿家,你乃是将作监的主官,小王卿家的事情,想必你应该最有发言权才是……”

听到了那位御史弹劾王洋,内心就已经开始揣揣不安的陈安道现在听到太皇太后点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内心真个犹如吡了狗似的。

我特么哪知道那个惹祸精为神马这么多天都不露面,不过现在既然被点到了名,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回禀娘娘,臣一直都在忙碌公务,王校署令虽然年轻,但是其人一向勇于任事,若是这些日子真如马御史所言,臣以为,也应当是事出有因。”

听到了陈安道之言,高滔滔自然明白这位一向沉默寡言的陈大匠应该也是不清楚王洋的行踪,心里边越发地不满起来。

“既然如此,那你速速派人去寻小王卿家入宫谨见,哀家要亲自问一问那小子,这些天既不在衙门公干,又不在御街工地之上监督,他到底都干嘛去了……”

听到了皇祖母那饱含着蕴怒之意的声音,赵煦知道自己要再不开口,说不定又会生起什么大误会,于是清了清嗓子大声地答道。“皇祖母,王洋的行踪嘛,孙儿倒是知道……”

“……”所有人都齐刷刷的把目光落在了少年天子的身上。而那位马御史更是满脸讶然。

马御史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卧槽!陛下你是啥意思?马某人在这里弹劾王洋,费了那么多口水,说得那样的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就差泪声俱下了。

好不容易把太皇太后的怒火给挑起来,结果这个时候,你才施施然的冒出这么一句话,你让我怎么办?还能不能好好做君臣了?

要知道,自己绝对不是原户部赵郎中,现如今的将作监左校署令是朋友才会这么做,而是出于道义,出于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

“官家你知道?”高滔滔不禁有些错愕地问道。

“是的,是孙儿授意,希望王巫山能够再为我大宋添一奇功,为我大宋百万将士助力。”赵煦目光扫过了那帮子目瞪口呆的大臣们,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由然而生。

“官家你的意思是……小王卿家此刻莫非又在发明什么新奇的东西吗?”高滔滔的嘴角不禁一抽,顿时开始联想到了那效率惊人,让天下读书人们都弹冠相庆的元印刷术。

以及那令整个大宋汴梁的百万百姓乃至文武百官都耳目一新的,坚固到令大宋军方的将领们既绝望又欣喜若狂的那元水泥。

那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次又想要搞什么鬼名堂?

“不错,孙儿委以王巫山一个重任,希望他能够发明出一种比西夏瘊子甲更加轻便,防御力更加强大的大宋制式铠甲。”赵煦目光再一次扫过了殿中的文武百官,一脸豪迈地答道。

“……”大殿之内,瞬间一片死寂,良久,工部的宁尚书呵呵一笑,这才缓步而出。“陛下,您能够有此心,实乃我大宋百万将士之福也,然我大宋能工巧匠数以百万计,立国朝至今已有百年。”

“这百余年来,无数的能工巧匠呕心泣血,希望能够让我大宋的英勇将士们能够披坚持锐,然而,却一直难有进展。”

“他王巫山才华横溢,老臣自愧不如,其人每每总有令人惊奇的思路,亦是令人佩服,然老臣以为,他能够研发出那元印刷术与元水泥,皆是得天之,偶有所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