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1270章 适合未来大宋将材的学科(第一更)

第1270章

而其他人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他们的表情也暴露了他们的心绪与那名折家子弟无二。uu234

“你们既然都出身于武将世家,至少都应该读过兵书的吧?”王洋清了清嗓子,开始询问起他们过去在家中所学习过的知识内容。

一帮子武家子弟七嘴八舌的说起了他们过去的所学,而王洋一面仔细地倾听一面还时不时的抛出一些问题,默默地开始在心里边开始为这帮子年轻人的未来和他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做一个初步的评估与规划。

王洋的府邸乃是之前天子赵煦还未登基为大宋天子之前的居所,天子潜邸自然不小,之前王洋自己一家子人搬进来之后,还有大量的院落和房间都空着,现如今正好拿来当着客房先让这帮子年轻人居住。

而王洋则是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开始考虑,这帮子家伙应该怎么教他们。既然他们不愿意去武学,而是想要留在太学,追随在自己的麾下学习。

那么必然,自己不能让他们如同那些普通的太学学子一般,至少他们学习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王洋轻叹了一口气,罢罢罢,在太学,现如今都已经开了物理与化学这两个新学科,再开一个武科,唔……不行,不能叫武科。

真要是叫武科,那国子监下面的武学怎么办?自己难道要抢掉那武学的饭碗吗?一家人不打一家人,何况现如今国子监祭酒可是自己的岳父大人。

自己总不能让他为难,所以嘛,王洋考虑了半天之后,提笔落于宣纸之上,写下了两个字,军略。

他们的武技,他们的战斗技能,相信他们的父兄已经给早就对他们倾囊相授了,而在这些武家子弟之中,最小的那位,都已经上过了至少三次战场。

而最大的折可求,则已经参加过了近二十场大大小小的战役,杀敌也有了十指之数。足以得见,他们至少已经算得上是战场上的老兵,但是他们来向自己学习。

那自然想要学习的不是如何击技,而是应该学习怎么在战略和战术上动脑子,而不是只知道冲锋陷阵的莽夫蛮汉。

那么他们所需要学习的方向则会以军略为主,兵书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该怎么讲解呢?

王大官人不禁有些蛋疼起来,特么的自己虽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那更多的是临场发挥,如果让自己去指挥那种循规蹈矩的战斗。

想要获得酣畅淋漓的胜利的机率并不高,自己所能够凭借的,便是自己聪慧的头脑,还有临场发挥,以及将各种武器的性能发挥到最大的效用,利用许多不属于战斗当下的有利因素,最终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这才是自己最擅长的。

不论是元甲,还是元弩,又或者是元抛石机……

沉浸在自省其身之中的王洋想到了这里,不由得两眼一亮,很快便落笔于纸端,写下了他所认为适合那帮子未来的大宋将材的学科:统筹,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军事分析,沙盘推演……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而是一件极其复杂而又严谨的集体行为。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使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而战争又会分为外交战、金融战、情报战、科技战、军事战,自然,所牵涉到的学科也会多得令人发指,所以,王洋既然想要好好的开展军事学科,那么这几门最那基础的,与战争相关联的学科都必然要让那帮子年轻的兵痞学到,并且要学会。

王洋一面思考一面下笔如飞,将未来这些年轻人们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纲要都列了出来。

这帮子年轻而又充满了求知欲的年轻人们浑然没有想到,自己的未来,虽然不会学习四书五经,但是他们所需要接触到的知识,将会远远比四书五经更加的复杂,更加的令他们绝望。

#####

王洋正在奋笔疾书的当口,那票武家子弟却也没有闲着,有些没来过东京汴梁的则兴致盎然地在王洋的护卫的引领之下到处走马观花的欣赏着汴梁的繁华与喧闹。

而有些老司机则是婉拒了王洋护卫的引领,径直窜到那些与西北边军武将世家有联系的那些武将世家而去,找一找自己的老朋友老兄弟去。

开始向那些老友们洋洋得意的显摆他们准备要拜王洋为师,学习王大官人那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本事。

很快,就让几个同样年轻,同样热血,同样也渴望建功立业的武家子弟神往不已,毕竟王洋在西北之地的那些彪炳战绩,的确很是能够吸引眼球,早就已经成为了那些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等到王洋足足花了近五天的功夫,这才把军略科的大致构想搞定,转过了头来跟吴七郎打听这帮子年轻人这些日子都在干嘛。

吴七郎自然老老实实的回答了王洋的询问,听闻这帮小兔崽子成天游街窜巷,不是拜访友人,就是到处溜,但还好,大家都挺老实,没有惹事生非,王洋终于松了口气放下了心来。

接下来,自然是入宫去觐见天子赵煦,解释一下所发生的事情,毕竟这票兵痞虽然年轻,可是他们身后,却牵涉到了大宋的诸多西北将门。

王大官人再牛逼,也不能不在此事上面谨慎,大宋对于军方向来十分的警惕,最是担心就是出现前唐之时那种拥兵自重的情况,自然,也会很担忧官员与这些手握兵权的将领走得太近。

所以王洋必须要向天子解释解释这么多大宋将门子弟的由来,当然还有要希望能够在太学里边开展军略科的想法。

天子赵煦在温暖如春的御书房里边,默默地倾听着坐在对面的王洋在那里侃侃而言。其实早在这一票大宋将门子弟在陕西北路集中,然后朝着东京汴梁而来的时候,天子赵煦就已然知晓了。

毕竟,大宋朝庭的皇城司可不是吃干饭的,大宋对于诸边镇的将军们的监控都一向是十分的严密。

而在那些人离开之前,天子赵煦就已经收到了关于那些西北边军的将门世家之所以要让子弟们集中起来前往京师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