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1180章 前来寻觅解决良策的天子(第一更)

第1180章

“陛下,这化学试验室里边有许多的化学品都是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的东西,为免发生意外,所以这些行头是必须的。顶 点 X 23 U S”王洋摘下了眼睛朝着天子赵煦示意了下解释道。

“这是平光眼镜,主要是用来防止那些有毒性和有腐蚀性的物质溅出,伤到眼睛。”

天子赵煦带着一脸的新奇,打量着这里边那些透明的瓶瓶罐罐,问东问西的,王洋虽然很烦恼闲得蛋疼的天子窜这里来捣乱,影响自己的试验。

可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职责,耐心地给天子解释着这些东西的用途,以及他们现如今正要进行的试验。

“绿矾油,那东西不是那些道家方士用以炼丹的吗?王巫山你这是准备想要去炼丹修仙不成?”天子听了王洋的解释之后,很是疑惑地道。

“陛下,先生炼制出来的绿矾油,是准备用在金属零件的防锈和除锈上。并非是用来炼丹的……”还好,赵佶这位大弟子倒是很尽职尽责的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替王洋帮腔道。

“不错,这绿矾油不但可以除锈,还能够令金属防止被锈蚀,不知道陛下您进来的时候,注意到了试验室外面那几根铁棍了没有?……”王洋笑了笑,抬手指了指就在化学试验室门外的空地上,直立在地面上的几根棍状物道。

“那五根铁棍,其中有一根是没有进行过酸洗钝化的,还有一根是用了动物油脂防锈处理的而另外三棍,则是采用了不同浓度的绿矾油进行了酸洗钝化的……”

王洋冲站在门口中的吴七郎招了招,这家伙快步走了过去,将那四根铁棍一一从土中拔出然后快步走了过来递上。

天子赵煦这才注意到,这四根铁棍之中,其中一根上面锈迹斑斑,一看就应该是长时期的日晒风吹雨零所造成的。

另外一根,上面也有锈迹,但是能够明显看到,应该是上面的动物油脂脱落,露出了金属表面与空气接触之后形成的锈迹。

而另外三根铁棍,则显得有些乌沉沉的,似乎感觉不到金属光泽,但是在其棍体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锈迹。

“这五根铁棍已经在外面日晒风吹雨零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一根没有进行任何的防锈处理,这是用了动物油脂了防锈处理的,另外这三根则是用了绿矾油酸洗钝化处理过的。”

随着王洋的详细解释,天子赵煦恍然大悟之余,不禁有些激动起来。“我大宋的武器装备多为金属制品。保养就是一件极为耗时耗力也很耗费财力的事情。”

“不错,臣弟在军器监,经过了长时间的观测,使用油脂进行保养的金属,若是常时间暴露在露天,那么,就需要经常性的用油脂擦拭以防止锈蚀。”

“而今,先生所开创的这酸洗钝化之后的金属,据先生的解释,其保养则要简单许多,所消耗的油脂也会更少……”

“原来如此,看来朕又险些错怪了王巫山你……”天子砸了砸嘴,好奇地打量着手中那根经过了钝化的铁棍,心里边则是感动不已。

“如今你尚未入职,却就已经在为了我大宋的武备呕心泣血,朕心甚慰……”

#####

王洋留下了那两名弟子继续在化学试验到里边操作,自己与赵佶一块陪同着天子赵煦来到了书房。

天子这才品抿着香茶,露出了一个无奈的愁苦表情。“朕今日可是遇上了一个大难题,唉……”

“莫不是与那滑州卫州两州十县的救灾之事有关?”王洋端起了茶碗又重新搁下。

“正是,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现如今已经有数千流民来到了汴梁,而且人数还有越聚越多的趋势,而关于这些流民应当如何处置,朝中的文武可是吵作一团。”

“朕实在是听得心烦,所以就特地出宫城散心,正想着好久没有到王巫山你这里来了,正好过来逛逛……”天子有些腼腆,不好意思直接说自己是来求助于王洋的。

示过他这话一出口,王洋也还是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不知朝中诸工,倒底有什么建议?陛下您又为何如此烦恼。”

“那些旧党臣工们都觉得,既然有大量的流民出现,朝庭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将那些流民按着惯例,整编入厢军之中。”说到了这,天子赵煦下意识地扫了王洋一眼。

而王洋却不动声色的继续看着天子。

“而新党那边,则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认为我大宋好不容易这才裁撤了数十万厢军,若是再编制厢军,那么,岂不是等于之前王巫山你的辛苦努力全部都白费了?”

听了天子赵煦的这番话,王洋也陷入了思索当中。每逢灾害之年,对于灾害的抵抗能力最弱的,不是商人,不是地主,也不是手工业者,而是那些依附土地,并以此赖以为生的农民与佃户们。

他们的生存需求最低,可是,往往受到利益损失最大的也是他们,一旦出现了灾害,最经受不起冲击的这些农民与佃户们,要么继续借贷渡日,要么就只能背井离乡去找口饭吃。

而他们之所以前往东京汴梁,就是因为这里是大宋的国都所在,朝庭不可能见死不见,但问题是,汴梁周边的田地,都早已经都是个人所有。

所以,朝庭所能够做的,就是拿出钱粮来给他们吊住性命,然后再设法的劝说他们回归故乡,重新打拚。

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的官府与朝庭的赈灾效率着实低得惊人。

“要不,继续让他们前往陕西北路,以充边塞之地?”赵佶眨了眨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天子赵煦亦不由得两眼一亮。“咦,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陛下,这个办法,只能是在实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够用。”反观王洋,却没有直接表示认可这个办法,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现如今,陕西北路六州之地人口怕是已经过了两百万之数。目前陕西北路尚在吸纳陕西路以及周边诸路的贫苦百姓。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前之所以能够将厢军迁徙至陕西北路,那是因为那些家伙都已经是在籍厢军,至少是属于准军事部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