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自古红楼出才子 > 第1141章 朝庭居然舍得下那么大血本(第二更)

第1141章

王洋不由得咧了咧嘴。“那四个倒霉蛋自己窜上来找抽,那是他们自找的,他章若是不得罪小侄也就罢了,若是他想要替那四人主持公道,呵呵……”

“春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王洋很吊的吸了吸鼻子,然后抄起了酒杯一口气抽干慷慨激昂地道。

看到王洋依旧是那副斗志昂扬的模样,苏东坡张了半天嘴,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罢罢罢,由着你小子,反正老夫已经提醒了你。”

“多谢伯父提点,小侄自然省得,小侄一向谨守持正,不会去主动得罪人,可若是别人若是犯了我,若是不反击回去,岂不是显得小侄我也太好欺负了。”

王洋呵呵一笑,既然那个叫章的家伙虽然没有明着跟自己对着干,但是督促开封府严查那些泼污之人,然后在朝堂之上,把市井流言也宣扬出来,这些手段,还不一样是处处针对自己?

“现如今出了这件事情,对你的授官,怕是要暂且缓一缓,等过了这阵风头再说,陛下担心你有想法,所以特地让老夫过来跟你支会一声,莫要胡思乱想。”

“这点王某自然省得,还请伯父转告陛下,臣多谢陛下的一片苦心。”王洋点了点头。“反正小侄也才刚回到京师,正好借着没有入职的机会好好筹备一二。”

“你想要筹备什么?”苏东坡不禁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利国利民之事。伯父您瞪我干嘛?真是利国利民之事,我还想着明日再跟那端王殿下去一趟城外的那些军器监作坊,看看咱们大宋的各种武备有没有改良改进的地方。”

听得此言,苏东坡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这方面,倒真是你的强项,说来,我大宋能够夺取陕西北路六州之地,你所研发的那些武器装备着实功不可没啊……”

“如今陛下已经下令,各路各州不再新铸铁甲,他们将只会负责维护修理之责。由军器监督负责督造元甲,以更替过去的陈旧铠甲。”

“这一年多来,诸多边镇,已经都在陆陆续续的更新装备,还有那元弩……”

说起这些来苏东坡便不由得精神大振,是啊,自打王洋鼓捣出这些发明之后,业已经极大的改变了大宋内外,当然不仅仅只是那些武器装备。

还有许多有利于民生的东西,已然深入到了千家万户当中,那些瓷砖,还有马桶,还有水泥这样的优秀建筑材料。

现在,开封汴梁通往长安的水泥直道早已经通车,通往太原府的水泥直道也已经接近完工,而通向真定府的水泥直道也一直在加紧施工当中。

等这宽阔而又笔直的水泥直道修通之后,日后,大宋的禁军便能够在收到军情的十日之内,进抵到真定府城下。

而若是骑兵的话,一天两百五十里完全没有压力,这条八百多里长的水泥直道,骑兵轻轻松松便能够在五日之内抵达。相比起过去,从开封出兵,到抵达真定府需要花费至少近二十天的光景,已然是便捷了太多太多。

而随着水泥直道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朝庭这边,也越来越重视水泥直道的建设,不论是那些旧党人士,还是旧党中人,都认可了水泥这种建材对于大宋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促进作用。

还有就是那元印刷术的出现,更是让天下读书人赞口不绝,有了这元印刷术的出现之后,已经让书籍越发地变得物美价廉。

让无数的读书人得以受益,这件事情,可是让王洋在那些士子的心中,特别是贫寒士子的心中,受到了无数的赞扬与尊崇。

聊起了分别以来,他自己所见所闻,王洋也不禁有些感慨,看来,自己的到来,已然给这大宋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变化。

不过这一切,都仅仅只是开始,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的时间还不够长,影响也还不够深,相信未来,唔……一定会更好就是了。

#####

第二天清晨,王洋与赵佶一块策马离开了东京汴梁朝南而行,足足行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功夫,这才抵达了军器监所建设的工坊处。

看着这犹如一座城塞般的工坊,王洋都不由得吸了一口气。“朝庭居然舍得下这么大的血本?”

“那是自然,说起来,这也是多亏了先生你,因为你在陕西北路将厢军转籍为民,使得朝庭减轻了不小的负担,再加上咱们大宋又有充足的水泥为建材,这才能够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修建出这样一座犹如城塞一般的工坊。”

“除了火器局另外择地建设之外,其余的军器监作坊的要害部门都集中到了这里,而且这里还采取的是里坊制,每个工坊与工坊之间,相互隔断。而且陛下委派了五千精锐禁军驻扎于此,日夜轮番巡逻。”

“整座城塞的城墙都高达三丈,西侧有一个水门,将河水引入到城中需要水流和水力的工坊中去,然后经由东侧水门流出,除了这两个水门之外,唯有北面有一个城门可以让人出入……”

二人在一干护卫的簇拥之下,缓缓策马而行,来到了城门口处,自然有识得赵佶这位端王殿下的守城将领赶紧过来见礼,这才打开了厚实沉重的城门。

进入了城内之后,便看到了远处则是一座座被高大的围墙给包围起来的里坊,倒真像是一座缩小了规模的城池。

进入到了其中一座工坊之后,便看到了这里正在生产着那些精密的螺丝与螺帽。这些东西,别看很小,又似乎不起眼,可真是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够让那些大宋的武备变得越发的精致与精密。

特别是这种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螺丝与螺帽,现如今只会使用在元弩和元抛石机上。

如果缺少了这些小零件,那么,不论是元弩,还是元抛石机的性能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么做,当然是为了杜绝被大宋的敌国拿到了样品之后进行大规模的坊制,毕竟早其版本的元弩经过了这样的改良之后,虽然射程上,并没有获得什么突破性的提升。

但是那些需要进行精密加工才能够得到的零件,却能够极大地妨碍那些妄图想要仿制大宋制式武器的敌国进行仿制的脚步。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