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红楼名侦探 > 第791章 户部行

红楼名侦探 第791章 户部行

作者:嗷世巅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4:39 来源:笔趣阁

【第一更】

“既如此,下官便静候佳音了。”

户部东厅门外,孙绍宗拱手一礼,在得到户部尚书赵泓的回应之后,又躬身倒退了两步,这才在衙役的引领下出了院门。

眼见那衙役引着自己,就要往户部正门走,孙绍宗忙喊住了他,表示自己还要去拜访一下户部都给事中于谦。

那衙役显然知道他与于谦的关系,并未想之前那般,先行进去通传,然后再引孙绍宗入内,而是直接带着他到了衙门东北角,一处僻静的庭院里。

这院子不大,却在墙角开了个丈许宽的侧门,隐隐昭示着给事中言官超然的地位。

丢了块碎银子,给那引路的衙役,在对方千恩万谢声中,迈步走进正中的堂屋,迎面就见一张空荡荡的公案,正摆在斜对着大门的位置。

“咦?”

这时听到动静的于谦,自里间挑帘子进来,见是孙绍宗当面,不由诧异道:“叔父怎得来了?”

不过他立刻就恍然大悟:“莫不是来讨银子的?”

“刚从赵尚书那里出来。”

孙绍宗说着,用下巴一点那公案,奇道:“这么快就已经定下来了?”

这话听起来没头没尾的,但于谦却是立刻领会了他意思,摇头道:“只说是月底之前到任,具体人选应该还没定下。”

却原来孙绍宗瞧那桌子擦的锃亮,上面又空荡荡的没摆任何杂物,便猜到是新的给事中即将走马上任了。

于谦把孙绍宗引进了里间,又亲自斟了茶水,这才分宾主落座。

既然是亲戚关系,自无需理会什么端茶送客的说道,孙绍宗方才又正好费了不少唾沫,于是没等再开口,先端起茶碗灌进去大半。

“湖广进贡的五峰毛尖?宫里赏下的?”

若是别的茶,孙绍宗或许还品不出究竟,这五峰毛尖却是喝惯了的。

不过这东西送到京城之后,可就金贵多了,除了宫里有关系的,等闲官员可无福享受。

“前几日在陛下面前讨了个彩头。”

于谦微微一笑,随即身子却往前探了探,正色道:“赵尚书可曾言明几时拨款?”

“三天后。”

孙绍宗比出三根手指,面上却露出疑惑之色,诧异道:“怎得?难道廷益竟没参与这次的户部自查?”

见于谦默默的点了点头,孙绍宗也不禁蹙眉。

方才户部尚书赵泓,对孙绍宗言称是户部的自查尚未结束,所以暂时不便调拨款项。

可既然是进行自查,又怎能甩开负有监督重任的都给事中呢?

这非但不合理,甚至已经违法了。

忽地,孙绍宗冷不丁想起一事来,忙又问道:“被排除在外的事,廷益可曾上奏朝廷?”

“两本奏章,皆留中不发。”

看来还真是皇帝授意的!

方才孙绍宗想到的,就是万寿节那日,广德帝私下里召见自己,询问户部右侍郎周昶一事的情景。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孙绍宗凭借直觉认定,这两者之间必有联系。

再加上毒杀吕明思的司务厅提举杨奎,之前也被转交到了北镇抚司手上,这内里的牵扯,怕是绝不会小。

想到这里,孙绍宗忙隐晦的提醒道:“只需进了本分就成,最好先不要深究此事。”

于谦闻言眉毛一挑,张口似是要追问个究竟,不过稍微迟疑了一下,他又重新把嘴闭了起来。

“对了。”

孙绍宗趁机表明了来意:“我这里有份奏章,想请廷益帮着参详润色一下。”

说着,便把自己准备上书朝廷,以大理寺牵头,进行普法下乡活动的大致想法,告知了于谦。

于谦听完之后,原本就皱起的眉头,却是皱的更紧了。

他稍稍斟酌了半晌,这才开口道:“叔父,前几日吏部尚书王大人,刚刚上了奏章,言我朝亢官亢员的情况日益严重,希望能暂缓入阁,好为朝廷兴除利弊。”

薛蟠这老丈人发什么疯?

入阁为相都不愿意,反而要主动啃这硬骨头?

那亢官亢员人浮于事的弊端,就连后世也难以杜绝,何况是更加盘根错节的古代官场?

见孙绍宗面露疑惑之色,甚至都忘了回应自己的言语,于谦只得进一步解释道:“以我推断,王尚书约莫是想‘就实弃虚’吧他如今递补进内阁,必然要辞去吏部尚书的职务,然后重新兼任旁职,偏偏如今朝堂之上,能动的就只有几个闲职。”

原来如此。

大周朝这六部之中,户、礼、兵、工、刑的尚书,都可以由内阁大学士兼任,唯独这吏部天官,按例是不可兼任的。

这自然是为了避免某个阁老威权过重。

王哲入阁本就是居于末席,如果再兼任闲职的话,那实权反而是大大缩水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搞这以退为进的把戏。

明白了这前因后果,孙绍宗才回应了于谦的担心:“廷益大可放心,我压根没指望让朝廷另设官吏,来推进弘法的计划。”

“叔父是想让地方官员兼任?”

于谦听了这话,眉头丝毫未曾放松,反而皱的更紧了:“恐怕不太可行,大多数地方上的官吏怕只会阳奉阴违,最后拖成个不了了之。”

“我自然不会指望他们。”

孙绍宗摇头道:“依照我的意思,是想让府县生员轮流兼任,一来不占官吏名额,二来也能让这些读书种子,能真正了解到民间疾苦。”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至于奖励,核算在‘四贡’之内便可此外再辅以少量薪酬即可。”

所谓的府县生员,指的是在府县公学里读书的秀才。

至于‘四贡’,分别指的的是‘优贡’、‘恩贡’、‘拔贡’、‘岁贡’。

说白了,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从府县生员中择优录取,转为国子监监生。

这对于不少生员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少许的物质奖励,也一样能吸引到不少寒门学子。

“只要这法子试用有效,我还会继续建议朝廷,把普法的力度和效果,添加到‘教化考课’之中,并由大理寺专门派驻官员进行考评。”

听到这里,于谦终于恍然,脱口道:“原来叔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盘活大理寺这盘棋!”

“不。”

孙绍宗摇头道:“应该说是一箭双雕才对。”

说到这里,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起先我也只是想找个突破口,免得我这大理寺少卿只能尸位素餐,可后来看到统计上来的数字,才晓得这事儿已经到了动摇国本的地步。”

眼见于谦听了这话,似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

孙绍宗又补充道:“你生在江南富庶之地,倒还不觉得如何,可西北、西南等地,此风却是越演越烈这还不算地方官府瞒报下来的。”

“长此以往,乡人各自抱团结党,只知叔伯兄弟,不知朝廷王法,一旦遇到饥荒年景,当年白莲教旧事怕会重新上演,危害甚至犹有过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