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要做门阀 > 第九百二十八节 决战之前(1)

我要做门阀 第九百二十八节 决战之前(1)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4:37 来源:笔趣阁

长安城中喧哗沸腾之时,数千里外的幕南边陲,数百名汉军斥候,已经犹如蜂群一般,散落在苍茫大地上。

在骑兵时代,斥候战,是最激烈、最残酷,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斥候骑兵与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美日双方航母上的侦察机一样。

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一环。

毫不客气的说,谁能赢得斥候战的胜利,率先的探知敌军的方位、部署以及虚实,谁就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为了迷惑匈奴人,所有的汉军斥候,都穿上了缴获的呼揭服饰,骑着呼揭人的马匹,甚至带上了一些投降的呼揭贵族作为幌子。

这一招非常有效。

郭戎就靠着身上的呼揭人特有的羊皮袄与毡帽,成功的从匈奴骑兵主力的侧翼,绕到了他们的身后。

并一直向北,深入到了崖原之中。

于是,他就看到了,一支匈奴骑兵,大约十余人,似乎是前导部队,在远方的荒原上与自己互相对视。

双方距离,大约有七八里。

郭戎甚至能看到,对方中有人向他招手。

微微的思虑片刻,郭戎就已经做出了决断:“走!我们靠近他们,尽量抓活口!”

于是,便带着自己的部下,主动向对方靠拢。

而那些匈奴骑兵,也在策马,慢慢的靠过来。

一刻钟后,双方就已经能看清对方的面容了。

匈奴人典型的粗矮身材、圆脸、浓眉,尽数暴露在眼帘中。

而很显然,汉军的面貌,也被他们看的清清楚楚。

甚至,他们不需要看清郭戎一行的相貌,就已经发现不对劲了!

平均身高超过七尺的汉人,在匈奴国内属于巨人!

更不用说,汉人蓄发,而匈奴人髡头、辫发。

“汉人!”匈奴骑兵尖叫着,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他们急忙的从腰间抽出武器,并立刻加紧马腹,想要提速。

但是……

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汉军骑兵是蓄谋而来。

而匈奴人不过是仓促应战。

战斗结束的无比快速。

只是一刻钟,这支匈奴骑兵小队,就已经被尽数擒杀。

“主人!”一个满脸谄笑的呼揭贵族,拖着一个被他俘虏的匈奴人,来到了郭戎面前,跪下来用着非常生硬、别扭的汉话拜道:“奴婢给您抓到了一个匈奴贱婢!”

“干得好!”郭戎马上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他赞道:“奢合,你几乎和一个诸夏丈夫一样优秀!”

叫奢合的呼揭贵族听到郭戎的奖励,就和得了三好学生奖状的小学生一般傻笑起来,忙不迭的磕头:“主人过奖了!奴婢安敢与中国豪杰争锋?只要能为伟大的天使效劳,奴婢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郭戎听着,只是笑笑。

这些投降的呼揭贵族,在汉家斥候序列里的表现,已经不足以用‘勇敢’‘忠诚’来形容了。

他们就像最乖巧的猎犬,就似最温顺的猫咪。

几乎是用百分之二百的力气来完成汉家将官们下达的命令与任务。

这让郭戎有些难以理解。

便去请教了侍中公,结果得到了一个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答案二鬼子比鬼子更凶狠!

不过……

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成为了汉军斥候们现在最好的帮手与翻译。

“给我问问他……他是谁的部下,来这里做什么?”郭戎下令。

“遵命!主人!”奢合磕头再拜,然后就站起来,恶狠狠的看向那个被他绑缚起来的匈奴人,狞笑着从腰间取出一柄小刀,走到他面前,用着匈奴语,叽哩哇啦的说了一番话。

那个人在听完奢合的话后,马上就吓得浑身抖索、战栗,几乎是哭着将他所知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听完此人的话后,奢合就转过来身,重新变成了那只温顺的猫咪,对着郭戎点头哈腰的道:‘伟大的主人,奴婢已经问清楚了,他是匈奴兰氏的左大当户属下的小王……”

“他们是奉了匈奴的丁零王卫律的命令,向南联系姑衍王虚衍的……”

“卫律也来了?”郭戎立刻追问。

“回禀主人,是的!”奢合答道:“据俘虏所说,丁零王卫律已经在三日前,率领其主力渡过弓卢水,向南而来,现在距此已经不过三百里了!”

“三百里?”郭戎立刻凝神:“也就是最多三天后,卫律就要抵达此地了!”

而那个姑衍王虚衍的部队,距此最多**十里。

换而言之,两者最多在四五天后,就可能回师。

郭戎调转马头,下令道:“立刻打扫战场,掩埋尸体,然后马上回撤!”

“必须立刻回去报告给侍中公!”

………………………………

而在此时,虚衍也终于察觉了不对劲。

他现在已经率军,进入了幕南范围,抵达了盐泽一带。

距离泽,已经只有不到两百里的路程了。

若是骑兵全速前进,最多两天,就可以看到泽的影子。

可是……

这一路走来,他内心的不安,越发的浓重。

虽然,斥候们报告,曾经发现了零散的呼揭骑兵靠拢。

但这些呼揭骑兵,却似乎很惧怕他的斥候?

通常还没有接近,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且,直到现在,屠姑射都没有派人来联系他。

到这个时候,若还不知道有问题。

那他就太蠢了一些。

“屠姑射这个混账!”摩挲着拇指上戴着的玉扳指,虚衍仰头看着穹庐内挂着的羊皮地图,那是典型的匈奴作品,粗犷、简单,只有大概的地理与地形,咬着牙齿,虚衍不得不去考虑一个可怕的结果呼揭人很可能出问题了。

只是,到底是什么问题?

虚衍一头雾水。

“来人!”他高声喊道。

几个在穹庐门口等候的亲信贵族,立刻就掀开帐门,走了进来,匍匐在他面前,亲吻着他面前的地毯:“伟大的姑衍王,有何吩咐?”

“记得我们昨天路过的盐泽吗?”虚衍问道。

“记得!”

“马上派人,去占据该地!”虚衍下令道:“再传令全军,从现在开始,向后撤退,去盐泽集合!”

“再派人立刻向弓卢水出发,联系丁零王,请他马上率军来接应!”

作为一个合格的匈奴统帅,虚衍还是知道轻重的。

他很明白,一旦呼揭真的出了问题。

无论是哪一种,他都已经不适合再继续前进了。

因为前方,极有可能是一个陷阱。

在这茫茫草原上,骑兵是一种既灵活,却又极为笨重的部队。

灵活是因为,骑兵的转进速度,非常快。

只要不考虑队形,一天一夜,跑个两三百里是很简单的。

而笨重,也是因此。

跑完这一天一夜后,所有骑兵,统统都要修整。

就算人还有力气,马却已经筋疲力尽了。

一旦处于这种状态下,骑兵就会直接被退化成步兵。

故而,在战争中,汉匈双方的骑兵,都一定要占据一个易守难攻,可以作为营地的基地。

作为本方骑兵的修整之地与防御之所。

而这个基地,首先要足够大。

必须要能满足数千人和上万的马匹的生活、起居。

其次得有方便的水源。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得有丰富的牧草与比较高的地形作为掩护。

而这样的地方,在这附近百里之内,只有一处盐泽以北的丘陵地带。

当地地势虽然没有盐泽之内那么险要。

但是,却有水源。

同时,还有大量的牧场与比较大的空间。

更有着相对于草原,更高的地势。

随着虚衍的命令,他的军队,立刻就行动起来。

而且,非常有秩序,各司其职。

首先,一支大约八百的轻骑兵立刻出发,向北前进。

同时,其他部队,交替掩护,逐步后撤。

汉军的斥候们,立刻就发现了敌军的这一最新举动。

无数人立刻向南汇报。

………………………………

等张越拿到最新的敌情报告时,已经是延和二年春三月二十八日的下午。

“匈奴姑衍万骑北撤了?”张越满是遗憾的叹了口气,看着沙盘,叹息不已:“只要敌骑再前进八十里,就将完全进入我军的包围圈了……”

若是匈奴人敢再前进八十里,哪怕卫律的骑兵,就在其身后,张越也会不管不顾的立刻进行围歼。

如今,敌人后撤。

使得这个美梦落空。

不过,这也是早有预料的。

毕竟,匈奴人不傻。

过去三天,他们已经深入了幕南两百多里,与泽的距离,更是不断拉近。

如此近的距离,却不能见到呼揭骑兵靠拢、汇合。

白痴都知道,呼揭人出事了。

“续将军、司马将军……”张越看向续相如和司马玄,问道:“依两位之见,匈奴人最可能向何地撤退?”

司马玄微微一笑,指着沙盘上,盐泽的方向,道:“必是盐泽无疑!”

张越和续相如对视了一眼,都点点头。

英雄所见略同!

或者说,这是匈奴人在当前局面下的必然选择。

作为旧式骑兵,他们每天可以前进或者后撤的最大距离,都是有限的。

而且,深入幕南如此之远后,他们是不可能在汉军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的撤回崖原。

他们必须在附近建立一个基地,然后才可能选择其他途径。

这样一来,只需要在沙盘上找找,在匈奴骑兵一到两天的活动半径内合适的地点,再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地点,就可以知晓了。

而在这一地区,没有比盐泽更合适的地方了。

哪怕是汉军遇到这种情况,也会选择盐泽!

只是……

不知道为何,张越看着盐泽的地形与地理,再想着目前为止,汉军斥候报告的情况。

他忽然联想到了一首诗,忍不住在心里低低的吟诵起来:“孟良崮上虎贲垮,千里驰援有天霞,非我见死不相救,奈何g军有高达……”

仔细想想,当前的战局,还真的与后世那场著名战役极为相似。

同样的绝对王牌!

匈奴帝国最精锐的骑兵,巨资打造的精锐之师,却深入草原,进入了汉军的狩猎范围。

同样的其身后有着援军,而且为数众多。

同样的可能占据险要地势。

一旦汉军久攻不克,其援军赶到,就可能是中心开花。

当然了,不同点也有许多。

首先就是汉军在盐泽,目前并无力量可以迟滞。

其次,张越至今不知,卫律部与姑衍万骑之间,究竟距离多远?

他们之间,是否能够做到彼此呼应?

这很关键。

若卫律的主力,与姑衍骑兵距离不远……

张越便不敢冒然进军,只能采取围观、紧逼和对峙战术。

尽可能的将他们拖在幕南、崖原和弓卢水,等待飞狐军赶到,才能进行决战。

正沉吟着、思虑着对策。

帐外,一阵马蹄声传来。

然后,张越就听到了郭戎的声音:“侍中公,末将奉命绕后侦查,如今完成任务,特来复命!”

张越一听,立刻就激动的小跑着跑出军帐,亲自出来迎接。

一见到郭戎,张越立刻就问道:“郭军候,卫律部如今何在?”

“启禀侍中公,末将率部绕过匈奴的姑衍万骑,进入崖原搜索,并找到了一支卫律派出来的小队,擒到了几个活口,审讯后得知,卫律部确实已经渡河,前来幕南,如今,他们距离泽大约六百里,与其姑衍万骑的距离,至少三百里!”

张越闻言,忍不住仰天长啸:“天助我也!”

三百里!

哪怕现在姑衍骑兵在北撤,而卫律部在前进,两两相加,两者的实际距离会大大缩减。

但……

对汉军来说已经足够了。

因为,在两天前,汉军誓师后,护乌恒都尉与长水校尉的骑兵,就已经从泽出发,分别从左右两翼,向着姑衍万骑包抄过去。

当然,为了避免被匈奴斥候发现汉军的意图与举动,特意与他们保持了安全的距离。

但在现在,汉军主力实际上与姑衍骑兵的距离也不过是一天之内。

只要能围住他们,并且坚决的狙击住卫律部的援兵,阻止他们会合。

这一局,张越就赢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