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要做门阀 > 第四百七十一节 帝国主义

我要做门阀 第四百七十一节 帝国主义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4:37 来源:笔趣阁

刘进看着张越自信的神色,心头大定。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他对张越非常了解,知道这个朋友兼大臣,素来做事谋而后动。

如今,他既然有了把握,想来应该也是有着底气的,便道:“卿既有信心,那孤也就放心了……”

若是张越搞不定的话,他也只能是想办法让其能全身而退。

“对了……”刘进忽然问道:“卿能和孤说一说李禹的事情吗?”

在说这话的时候,张越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眼神在跳动。

李禹案,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方向标。

自李禹投案发后,太子系遭到沉重打击!

哪怕天子最终没有追究太子据的责任……

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岂是如此轻松就能过关的?

首先,整个太子系的文武官员,统统蒙上失职和渎职的名声。

太子太傅石德,更将坐‘辅佐太子,不忠’的指责。

坊间舆论,已经有人在议论这个事情了。

就连宫里面,也有些人在嚼舌头根子,私底下议论说:国家备储,置太子之宫,设幕府,开博望苑,给赐十县之邑,岁给太子钱以万万,布帛数千,太子竟不能制一洗马!?若为春秋之时,孔子UU小说,恐怕无人能逃‘不书’之诛。

这也很正常。

他们的议论也没有错。

国家给了这么多资源,堆了这么多年,结果堆出这么个结果?

天下人,哪个会认可?

要不是李禹最终选择投案自首,而是潜逃,恐怕情况将比这还要糟糕十几倍!

而刘进与乃父,本就感情深厚,此番回宫,他也确实感受到了这宫里宫外,非同寻常的气氛。

储君之位,已是摇摇欲坠。

太子勉力坚持,终究却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心涣散。

刘进一回宫就感觉到了,父亲虽然脸上强颜欢笑,实则内心苦闷无人知晓。

张越听着,当然明白刘进的意思。

可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是太容易。

主要是刘据恐怕答应不了。

但,看着刘进的模样,张越又不忍心,只能凑上前去,轻声道:“臣知殿下所问的问题……”

刘进岂能不知李禹案的前后?

他问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在问我该怎么帮助我爹摆脱眼前的困境?

“只是……”张越抬眼看着刘进,叹道:“臣的方法,可能家上不会用……”

刘进一听,顿时就高兴了起来,深感张越还真是自己的智囊,就没有他不能解决的问题!

连忙道:“卿但说无妨……”

“臣愚以为……”张越低声在刘进耳畔道:“家上欲要收拾人心,独上书请命,愿为汉拓土……”

“嗯?”刘进不明白了,问道:“此话何解?”

张越听着,笑着道:“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刘进顿时秒懂了。

汉家乃是以孝治天下,天子最重视的就是孝道,天下人最关心的也是孝行。

只要能让天下人知道,太子将继承父志,那么,立刻就能一俊遮百丑。

而当今天子生平最大的志向与最大的政治成就中都有一条北击匈奴,雪耻报仇。

而太子却一直告诉天下人我要和平。

这种强烈的反差,令很多人不舒服,特别是掌握真正权力的军方,以及当今天子。

若太子能够痛改前非,上书请战。

那么,天子必然龙颜大悦,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百年后人亡政息,政治成就被人跟秦始皇一样抹黑。

军方也会放心太子只要能支持继续打匈奴,他们就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

这种事情,以太子据的性格,怕是答应不下来,也做不出来。

况且……

刘进看着张越,低声道:“侍中难道不知道,孤父不黯兵法,不懂军事?”

“做个样子而已……”张越笑道:“谁敢让储君亲临前线呢?最多就是去晋阳、云中或者九原坐镇而已,前方的军事交给将军去做就好了……”

甚至可能连长安也不需要离开。

天子和军方需要的只是太子的态度而已。

态度端正,那当然什么事情都好商量,态度不端正,还要闹幺蛾子。

太子据的位置,就算能保一天,却也终究保不了一世。

“但如此一来……”刘进喃喃道:“却是大战将起,不知道多少人将埋骨他乡……因一人之事,而起大战……这会不会过分了一点?”

张越听着笑了。

怎么会过分呢?

看样子,刘进还没有进化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主义者。

真正的帝国主义,从来都是热衷于将内部矛盾向外转移的。

想当年,秦国就是靠着不断对外转移矛盾,维系自身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但嘴上张越却是义正言辞的道:“殿下,怎么能这样想呢?”

“王师北伐匈奴,乃是有道伐无道,乃是王者之师,诛除暴虐,乃是诸夏讨伐夷狄!”

“殿下可知,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之行?”

“当初,月氏先王因不从稽粥氏老上单于,被其活生生斩下头颅,制成酒器!”

“匈奴贵人,多喜人殉,其一贵人死,陪葬妻妾、奴婢以数百数千计!”

“匈奴全国,皆行奴婢,其强者为贵,弱者为奴……”

“西域三十六国,皆受其凌辱、压迫、讹诈,其盼王师雨露,如久旱之禾盼甘霖……”

“匈奴还不止如此!其俗野蛮,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其妻妾,乱人伦之道,毁先王之制!”

“若不诛除之,何以谢天下,谢先王?”

刘进听着,仔细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么个理。

但,他总觉得貌似哪里怪怪的。

“那卿的意思是?”刘进小心的问道:“王师北伐匈奴,除了复仇雪耻,还有其他目的?”

“当然!”张越大义凛然的挺起胸膛,道:‘殿下,王师北伐,所过之处,夷狄之土,变为诸夏之乡,左衽被发之人变右束发,冠带躬耕之民!”

“此事,二三十年来,天下人所共见,天地鬼神所共证也!”

“王师到哪里,哪里就变成诸夏!”

“其人民从野蛮,走向文明,从粗鄙,走向礼仪,自刀耕火耨,变为精耕细作,从逐水草而居,变为依城而生!”

“九原、武威、居延、天水,莫不如是!”

“如今,昔日之塞外,已变中国鱼米之乡,乡亭之中,冠带往来,村舍之中有诗书礼乐之声!”

这还真是事实!

别看儒生们,似乎只会嘴炮。

但人家洗脑能力强啊!

自卫青霍去病出塞,汉家不仅仅收复河套故土,还将战火烧进了匈奴人的老巢。

焚毁龙城,直趋河西走廊,等祁连山,望姑衍山。

走胭脂山而下皋兰山,从居延深入到浚稽山。

现在更是磨刀霍霍,兵锋直指西域三十六国。

而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两百万的匈奴人、羌人、月氏人、辉渠人、东胡人、休屠人、浑邪人等等大大小小上百个民族的各色人口,融入了汉家的北地郡县之中。

其中,很多人的后代,甚至已经忘记自己的祖先,以为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汉人。

甚至,还有人的文化知识,不比中国汉人的儒生差。

上次公考,张越就录取了好几个东胡、乌恒、鲜卑出生的归化士子。

也没见他们和其他士子有什么区别!

这其中固然有着诸夏民族与生俱来的强大同化能力的因素,但儒家在其中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刘进听着,仔细想了想,这似乎也是事实。

汉家朝堂上,就不止一次出现过,夷狄出生的文官或者大将。

别看他们是夷狄出生,但人家背起诗书来,可不比其他人差。

而且引用起来,抑扬顿挫,特别有节奏感。

“那孤去试试看……”刘进心动了。

张越一听,开心起来,拜道:“殿下不用报太大希望……”

在心中,张越觉得,刘据大约是不会同意用这个计策的。

因为他是个君子。

君子会忠于自己的内心认同的道路。

就像子路,明知道是死,也会义无反顾。

更何况,像这种拿着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人的灾难来给自己解套的做法,大约是刘据无法忍受的底线。

不过无所谓,这些话他也只是说给刘进听的。

是为将来做打算的准备!

因为,很显而易见,这个世界很大。

至少大的超出了汉季士大夫们的预计,也超出了目前技术条件下,封建王朝所能控制的极限!

说句不客气的话,哪怕未来征服了整个匈奴和西域地区。

汉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全部控制。

更做不到在当地建立郡县,推广制度。

所以,软实力也很重要啊!

张越知道,想要实现自己内心的野望,那就不止需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打败敌人。

更需要在文化上,在思想上,全面击溃自己的敌人,让他们接受中国文化,相信中国制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是普世通行的最高标准!

所以,得给未来的行动,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来迷惑和忽悠他人。

就像灯塔国一般哥打你是为了民猪自游,是为了爱与正义,绝对不是为了石油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真的,你要信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