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886章 绣娘的野望

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886章 绣娘的野望

作者:龙升云霄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4:16 来源:笔趣阁

写下的手书被送往金山府,王旭又有了忙里偷闲的时间。

身处高位就有这点好处,有什么事不用亲力亲为,架子搭起来,让下面的人做就行了。

转眼又是半个月,凤溪村的农庄外围,已经被搭建起了围墙,时间也进入到了四月份。

这两个月,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新政受阻,寒党失势的连锁反应,已经渗入了江南之地。

大批的寒党官员,调离的调离,被贬的被贬,就连寒党出身,在溧阳县当了三十年县令的程广荣,程县令,也因为赈灾不利,被特许告老还乡,不日就将有新任县令到任。

天下一盘棋,寒党与朱党之争,争得便是天下权柄。

王旭的老师薛牧山,这段时间也找不到人了,据说是去了杭州府访友。

说是访友,王旭更倾向于,是政策变动前的串联。

寒党失势,内阁中,八位阁老六位寒党的格局,必将要变一变。

如此一来,谁上,谁下,这都是有说法的。

薛牧山虽然认为,此时还不是寒党下台,推翻新政的时候,可寒党失势已成定局,该争的绝不能少。

话里话外之中,薛牧山的意思,是想更进一步,直接入阁。

以资历来说,薛牧山卸任之前,是正二品的左都御史,与六部主官相当,入阁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有的时候,光靠合理还不行,位置越到上面,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上我就不能上,别说不同党派,就是同党之间也要争得面红耳赤。

如果只说入阁,薛牧山入阁的几率很高,可薛牧山所求,不只是入阁那么简单。

同为阁老,有人是内阁首辅,有人是内阁次辅,有的人是内阁选辅,还有的人是内阁应声虫。

内阁的权利,首辅第一,次辅第二,选辅第三,其余五位排名靠后的阁老,都是位高权轻,说不上太多话。

王旭观之,薛牧山谋求的,不是内阁排名第二的次辅,就是排名第三的选辅,绝不是入阁去当应声虫的。

以薛牧山的年纪来说,只要上当选次辅与选辅,未来说不得就有执掌内阁的机会。

反之,要是坐不上这两个职位,这辈子也难有执掌内阁的机会了。

作为薛牧山的弟子,王旭当然希望老师能平步青云,到时候自己也好借力。

但是从老师离开前,眉宇间的忧色联想一下,恐怕入阁直接掌握权柄的可能性,好似也不是很大。

没事看看书,练练字,王旭能做的只是等待。

四月十号,程广荣告老还乡,溧阳县令一职,由新科进士宋珧接任。

宋珧是中原青州人士,出身士绅阶层,今年四十多岁,算是朱党中人。

当然了,能被派到溧阳县这样的小地方,说明宋珧在上面没什么关系,因为从外派的官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后台如何。

后台强的,金榜题名之后,不是入翰林院编修,就是被按在京城当京官。

当几年京官再下放,直接就是一地知府,不用从县令上起家。

要知道,县令虽然是万里侯,县治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治理一县,少不得跟县中的豪强之家,豪商之家打交道。

这些人层次不高,眼界也低,手段还比较下作,有时候宁可自损八百,出些昏招,也要把你挤兑走。

反之,到了知府这个角色,需要打交道的人,就变成了世家大族。

不黑不吹,能盘踞一地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世家大族,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他们已经过了好勇斗狠的层次,走一步都会看三步,只会用阳谋,落人口舌的阴谋是绝不会用的。

起了争斗,也会给人留一线,甚至明明赢了,也会摆出输了的样子,不让你失了脸面。

所以越到上面,斗争的手段越温和,反而在乡间僻壤之地,眼皮子浅,才会有掀桌子的举动。

历来,各党的后起之秀,被人看好的明日之星,十有**都会从京官做起,几年后转任知府,从此平步青云。

就算不能留在进城做京官,入驻翰林院,也会挑选各党的基本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上县做县令。

上县,中县,下县,是根据经济与重要程度,对一县之地的划分。

上县规模大,人口众多,繁荣,自然就容易出成绩。

宋珧能被派到溧阳县,这个金山府百县内,排名后二十的下县中,说明他背后没人,甚至没人看好他。

“少爷,老爷让你去中堂一趟,新到任的宋县令,派人送来了拜帖,说下午要上门拜访。”

王旭正在房间内练字,门外便有仆人来禀告。

听到这样的话,他吐了口气,果然是个没根基的,这才上任几天,县上的事物恐怕都没有理清头绪,就眼巴巴的来了。

换成程广荣,人家可是稳如泰山,就连王家得到朝廷封赏,混得风生水起之后,也不过在人前说了句王家不错。

瞧瞧,这就是差距,程广荣无欲则刚,管你是什么来头,一点面子都没有。

新上任的宋县令就不行了,没有根基,又不甘心终老在县令上,自然要顺着杆子爬,没有杆子自己做,也要找往上爬的机会。

王家是溧阳县新贵,背后又有薛牧山做靠山,而且同为朱党成员。

宋县令这么着急的想要拜见,恐怕除了见见王家这个新贵以外,未必没有搭上薛牧山这条大船的心思。

思绪一转,将宋县令的来意分析了一下,王旭才不紧不慢的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开口道:“绣娘,这这幅字裱起来。”

“绣娘?”

“绣娘??”

叫了两声,王旭放下笔墨,发现绣娘又不见人了。

绣娘隔三差五的玩失踪,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见人。

这一次,王旭没有继续喊下去,而是打算亲自去看看,绣娘究竟在搞什么鬼。

放下笔墨,走出房间,王旭向着厨房而去。

绣娘每次消失,不是说去厨房帮忙,就是说在后院打扫庭院,他倒要看看,这人究竟在干什么。

穿过一条走廊,走到后院的厨房处,往里面一看,绣娘还真在里面,守着灶台正在煮什么。

不远处,厨婆正在清洗蔬菜,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绣娘姑娘真是好样的,每天都要给少爷煮粥,真贤惠!”

“给我煮粥?”

王旭眉头微皱,他是喝过绣娘煮的粥,可三两天也就喝过一次,每天这个说法不合理吧。

再看,绣娘嘴角带着浅笑,一边往锅里放上银耳,莲子,枸杞一类的食材,一边笑道:“这算什么,少爷读书辛苦,吃点清凉败火的舒心。我别的本事没有,饭却是从小做到大的,小时候稍有不顺就要挨打,打着打着,厨艺就练出来了。”

二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好一会之后,银耳粥终于做好了。

看到绣娘端着粥要往外走,王旭想了想,藏在了走廊的柱子后面。

绣娘并没有注意到他,嘴里面哼着小曲,端着银耳粥,开开心心的走了。

而就在王旭以为,这银耳粥是给他送去的时候,绣娘却往东一拐,去了东院。

王家是个大宅子,分为前院,中院,后院。

后院中,又分为东后院,西后院。

其中西后院,是王旭住的,东后院是王老爷与王夫人住的。

看到绣娘去了东院,王旭就奇怪了,这粥不是给他吃的,那是给谁吃的呢?

跟上去一看,绣娘扭着小蛮腰,端着银耳粥,在东院丫鬟的怒视下,敲响了王老爷的书房门:“老爷,秀儿给您做了些银耳粥,您吃一点吧。”

看到这里,在联想到东院丫鬟们的神色,王旭恍然大悟。

好家伙,这个小浪蹄子,不会是力气使不到他身上,于是改走王老爷路线,想给他当后妈吧。

额滴娘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