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引阙 > 第七十八章 五将存三意

龙引阙 第七十八章 五将存三意

作者:笨石头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3:23 来源:笔趣阁

张禧指出董文炳所言计策存有五大隐患,董文炳便询问道:“哪五大隐患?”

忽必烈听到有五大隐患,并无过多惊讶,反倒暗暗有些欣喜,因为,一切皆按照自己预想那般,董文炳顺利将话题和思路引入到了分兵北上一事上。

张禧分析道:“分兵应该有所侧重,这个我不否定,只是精兵都调去开平和燕京,一旦南宋派兵来袭,那留守鄂州的兵马岂不置于危险的境地,此为其一;其二,大王遭遇高手刺杀,他们岂会善罢甘休,一定另谋机会再行刺杀,一旦分兵,大王若是领兵北上,沿途漫漫,他们定会找到机会不顾一切再行刺杀,大王若是留守鄂州,那么兵力单薄,他们依然会再行刺杀,那么无论怎样,大王都处于危机之中;其三,大军动身,便是动静不小,如何躲过宋军和漠北王眼线,真正起到稳守鄂州,突袭开平之效,尚未可知;其四,早些日子,便有探子回禀,中原武林人士齐聚鄂州,意图不明,依着他们和我们蒙古的关系,难保他们不会趁火打劫,他们留于鄂州一日,便是芒刺在背;其五,杀手很明显是由漠北王派来的,大军北移,他们一定有所察觉,届时提前传信开平守兵,到时候,对方准备更为充分,北上攻夺则由速战速决演变成拉锯战,时间拖得越久,鄂州守军就越被动。”

张禧不愧为智勇双全的老将,一番分析便道尽了当中所有的利害,就连忽必烈也暗中佩服张禧的卓识。

张禧道完,望着董文炳,眼神里带着半分不服和半分自得,似乎要董文炳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董文炳承认道:“张禧将军分析得很对,可是,我依然坚持分兵北上乃是最为合理的计策。”说完便也摆出高傲的姿态,不愿服输。

宗正和刘秉忠一直都是在旁观听,并无半点言语,忽必烈望了望刘秉忠,刘秉忠自然知道忽必烈的意思。

这位最早追随忽必烈,一直在忽必烈身边出谋划策的老将,心思沉稳,极具宏远目光和把控全局的思路,当年在贵由、蒙哥和忽必烈的争汗之斗中,便是他向忽必烈提出避其锋芒,暗中养兵的长远大计。

后来蒙哥为了制衡忽必烈,将治兵之权交由阿里不哥,便是刘秉忠提议让忽必烈远调汉地,治理汉民庶务,在治理汉地之时,忽必烈便在刘秉忠的支持下拉起了许多原属金朝的中原义士,他们暗中培养的武装扩充了忽必烈的势力,也正是如此才让忽必烈有了争汗的家底。

作为元老和功臣,他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但,这位老将并不高傲,却是极度的谦虚,说到底都是筹谋大计之人,是忽必烈身边的谋臣大将,自有他的一番风骨,方才的一番争执,他旁观不语却不代表没有自己的主见,忽必烈也最为知晓刘秉忠的为人和个性,故而并未事先向其言语过自己的想法,因为,他想听听刘秉忠自己的意见。

刘秉忠见忽必烈望着自己,两眼相汇,刘秉忠便知道忽必烈想要知道自己的想法,故而,他缓缓起身,望了在场诸位一番,继而回道:“四位将军有两种观点,一方主张分兵北上,一方则反对;而我则两方皆不支持。”

张柔等四位将军听到刘秉忠所言,皆好奇地望着刘秉忠,忽必烈亦是带有几分疑惑,忍不住询问道:“刘老,您这是何意?”

刘秉忠虽老,目光却依旧犀利,他睿智的眼神闪过一丝锋芒,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精干和謀骨风范。

在刘秉忠未开口以前,宗正便暗自揣摩了一番这位老者的心思,在宗正的心里,他也是不主张分兵之举,故而,当这位老者起身反对双方所言之时,宗正不禁感叹这位老者不惧忽必烈威仪的正直风范。

刘秉忠语重心长地说道:“最坚固的城防往往不是从外攻破,而是从里面突破的,祸起萧墙之理人人皆懂,却很少人足够重视,大王胸怀天下,然,却家事未和,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敢问大王在兄弟相争,家事未宁的情形下又何以驰骋天下?”

忽必烈听到刘秉忠所言,瞬间便领悟了他的意思,便沉默不语,转而深思。

刘秉忠继续说道:“时下,最为紧要之事便是北归争汗之事,此事大定,则无后顾之忧,所谓有失必有所得,若是想鱼和熊掌兼顾,只怕顾此失彼,甚至妙手空空。”

刘秉忠三言两语便足见其眼光之宏远,心怀之宽广,宗正不禁对这位老者暗生佩服,其所思所想与自己如出一辙。

忽必烈似有犹豫,而刘秉忠也心知,自己虽是如此之说,可是终究是劝不动这位大王的,从进入营帐,张柔、董文炳和忽必烈共演双簧之时起,这位睿智的老头便洞穿了忽必烈的心思,若是有心听从,自会提前找自己商量,若是固执所念,必是早就计划妥当,如今叫自己阐述己见,也无非走个过场。

刘秉忠虽然知道忽必烈最终还是会选择分兵北上的冒险之举,但是还是尽力陈述道:“我心知此番退去,前功尽弃,无功而返,可是,世事皆是如此,岂有时时顺意之理,不要忘记,我们不是要走得顺畅,而是要走得更远,为了走得更远,就应该有卓识远见,有弃有舍,如此方能走得更远。”

忽必烈听着刘秉忠的句句劝言,无不深深触恸,可是,他还是想要一赌,他不愿看着死去的人就这样白白而死,无功而返对于蒙古勇士那便是耻辱,忽必烈虽深受汉族文化熏陶,却还是逃脱不了骨子里蒙古人的执念,这一点,刘秉忠可以想得通,但是忽必烈不行,这便是一道无形的坎。

忽必烈经过一番深思,仍旧固执己见,只那忧思的一瞥,忽必烈便看到了右后方的宗正,他这才记起一些重要的事情。

忽必烈仔细地在心中盘算着,若是宗正确实能够为其解决分兵北上带来的困扰,那么也能说服剩余将领,如此便要好好重用宗正,若是宗正故意设套,那么自己将毫不犹豫地除掉宗正,再以宗正之死表示自己分兵北上的决心。

“刘老所言极是,可是,若有计策能够解决分兵北上带来的五大隐患,诸位将军可还会反对?”忽必烈望着众将,询问道,

持反对意见的张禧和解诚立即反应道:“不可能,哪有如此妙计?”

刘秉忠望了一眼宗正,似乎终于悟透了宗正的来意,然,他却不知道忽必烈真正的意思。

解诚和张禧反对分兵北上,自然会对宗正所说计策吹毛求疵,力求找寻到当中的破绽,而刘秉忠老练深沉,宗正所言计策是否可行,于他评判,试试便知,忽必烈早就看准了这两点,故而将宗正拉来,若发现他有构害之嫌,那么忽必烈也可以下定决心杀掉宗正。

忽必烈听到张禧二人的质疑,自然也不敢将话说满,便将自己撇开,于是说道:“本王也不相信,可是这位梅少侠。”忽必烈指着宗正,继续说道:“他亲口对本王说他有妙计能够一举为本王解开困局,本王也不相信,故而,将他叫过来,让众位将军一同品评他的妙计。”

宗正听着忽必烈所言,越发明了自己的处境,看着眼前的情势,看着刘秉忠这位老者的深沉城府,宗正感到此番就像进入鸿门宴,任何计策皆有疏漏之处,盛压之下,宗正不免开始有点担心,担心自己哪一点有所纰漏,到时被紧咬不放,那就糟糕了,看来要想平安度过今夜,除了要计策确实可行,还需加上一副能争善辩的巧舌了。

“梅少侠,请!”忽必烈表面客气地请宗正陈述妙计,实际上却是抱着苛刻敌对的心态面对接下里宗正的陈述。

宗正出于礼貌,便客气恭谦地起身。

刘秉忠望着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看着他的容貌和风度,识人经验颇丰的他便敢断定,此子绝不是一般人,仔细观察了一番宗正的神色,刘秉忠倒觉着宗正是个实诚坦荡地人,便在初始之刻对宗正报以好感。

张柔自然是知道忽必烈用意的,在他的心里,倒是希望宗正不是奸细,就算宗正所言计谋行不通也好,自己也愿意为其担保,留下宗正性命,可是,一旦发现宗正所言计策有构陷之嫌,那么恐怕谁人也饶不了他了,自己也只能顺应命令,斩除祸患。

张禧和解诚倒是心有不服,不屑地望着宗正,巴不得宗正一说话,便立刻找到漏洞封杀掉宗正讲话的余地。

宗正望着张禧和解诚的眼神,看出了二人的心思,觉着此时说话,正中二人下怀。

好在,宗正事先将计策的关键写在了三张纸上,如此,倒是能够暂时在说话之初避开二人锋芒。

宗正从怀中取出三张纸,从容淡定地说道:“破解分兵北上困局的关键就在这三张纸上。”说着便将三张纸递予忽必烈,忽必烈接过纸,看了一眼,一脸疑惑。

张禧和解诚方才苛刻的心态瞬间被好奇冲淡了不少,张禧忍不住问道:“大王,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忽必烈将三张纸的正面对着一众将领,但见上面每张纸写着两个大字,分别是‘议和’,‘扶灵’和‘分引’。

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