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引阙 > 第七十六章 暗影风清扬

龙引阙 第七十六章 暗影风清扬

作者:笨石头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3:23 来源:笔趣阁

浮云飘忽,风云岚际,鄂州城内外云影翻覆,秋意的颯凉伴着阵阵清风让人感到莫名的寒意。

翌日天明,宗正从帐内出来,眼圈黑线隐然,定睛细看,连线营盘,炊烟袅袅,士兵们皆在埋锅造饭。

宗正觉着有些晕乎,便沿着营帐走动着,不知觉便来到张柔的营帐,张柔刚和董文炳商议完北上之事,送董文炳出营之际,见着宗正,便朝宗正喊道:“梅少侠。”

宗正听到呼喊,便抬头望去,见是张将军和董将军,便上前拜见道:“张将军,董将军。”

张柔客气地邀请宗正往营帐一叙,宗正想着张将军和董将军都是老将,必是对江湖和国家朝局很是了解,便想趁此闲聊的机会,向二人打听一些事情,以解心中疑窦。便对二人恭谦有礼地说道,

“两位将军都是前辈,晚辈心中有许多疑惑正要请教两位,不知两位将军是否有空愿意解答晚辈心中的疑惑?”

董文炳本欲离去,见宗正诚意恳求,想着宗正是贵客,如此请求怎可不答应呢,便爽快地应承了。

张柔自然是乐意的,赶紧邀请道:“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进帐说话吧!”

三人便依次进入帐内,循着空位围地而坐。

帐内陈设简单,除了床榻和刀架便再无其他显眼之物,张柔出身中原,对中原的茶倒是很迷恋,帐内无论何时都要烧上一壶热茶以供品茗,故而,帐内烧着一壶热茶,壶嘴直喷着白色的热气,让人进入不禁满生暖意。

宗正见两位将军坐定,想着两位将军军务繁忙,便直言主题,于是说道:“大王要分兵北上之事已经和我说过了,我正为大王筹谋妥善之计,只是,心中有些疑问,两位将军资历丰富,还望能够指点迷津。”

张柔和董文炳听到宗正提及分兵北上之事,不禁颇为惊讶,此事乃战略大计,是极为隐秘之事,大王将如此重要之事相告,并让梅少侠筹谋计策,定是十分信得过梅少侠,而梅少侠必也定是有过人之处。

张柔和董文炳面面相觑,顿时悟明白后,脸上的惊讶之色减退,转而归于平淡,毕竟是久经沙场,经历丰富的老将。

“既然如此,少侠有何疑问,尽管相问,我和董将军若是知道,定坦然相告。”张柔谦和稳重,说话客气有礼,虽是沙场老将,却有儒雅文士的风范。

董文炳微微点头,表示愿意坦然相告。

宗正便没有顾忌,便坦然问道:“两位都应该是中原人氏,实属汉人,为何不为宋主效力,却相助蒙古外族?”

张柔和董文炳被此一问怔住,若不是宗正救下忽必烈,两人非得怀疑宗正是南宋奸细不可,可是,既然大王将北上之事相告,自然是信任宗正的,而宗正问起此事,定然也是有原因的,两人便也没有过多计较。

“梅少侠也是汉人,那又为何救下大王呢?”董文炳反问道,

宗正听出了董文炳的弦外之意,赶紧解释道:“两位将军不要误会,我既然问起,自有我的道理,事关筹谋之局,我必须慎重,若是有所得罪之处,还望二位将军海涵。”

张柔捋着胡须,一脸淡定,语气沉稳地说道:“没错,我和董将军确实是出身中原,不过那时,中原大部已经被金人统治,蒙古灭金后,我们也曾考虑过何去何从的问题。”张柔讲到此处,起身取了那壶已经烧得咯咯响的茶水,为宗正和董将军各斟了两杯热茶,沸腾的茶水倒出瞬间,热汽弥漫。

张柔指着宗正杯子上冒着的热汽继续说道:“乱世则如沸腾之水,当沸腾之水倾泻而出,水汽袅绕,让人看不清茶杯中的茶水,世人皆是如此,浮眼乱世,却忘记了最根本的东西,对于品茗之人,最重要的不是看清茶的品色,而是要能品出茶的韵味。”

宗正被张柔的一席话说得有些迷糊,倒不是说张柔将军多么博大精深,也不是说宗正悟性不高,实是宗正不谙世事,对于天下大事,未有深知,故而难以领悟张柔将军暗含的意思。

有些事就是如此,只有彻身经历过,体验过,才能体味出,感悟出那种骨子里的韵味,也才能真正地增长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宗正毕竟生在仙女林,避世过久则出世不免过于太过无知。

“张将军可否明言,我还是有所不懂?”宗正直言相告,一脸迷惘地望着张柔。

张柔并未就方才所言进行解释,而是谈起了当今天下的形势,他目光深邃,脸色凝重,口中言道,

“自靖康之耻始算,整个宋朝莫不是奸臣当道,便是皇帝昏庸无能,好不容易政道清明,皇帝英明,却颇受兵乱之灾,百姓实际上是受尽了苦难;整个大宋历经西夏、大理、大辽、大金乃至现在的蒙古,权威不断受到外族挑衅,然,却并无汉唐应有的作为,蒙古自成吉思汗兴兵,大金、西夏和大理风卷残云般枯枝凋零,蒙古灭宋已成大势,无谓的抵抗只会徒增杀戮,也只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伤亡,说到底,国土分裂不能一统,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宗正听完张柔所言,颇有触动,战争难免有伤亡,所耗钱粮,无不源自百姓,作战之兵哪个不是来自百姓之家,一朝命丧,便又多了一户鳏寡之家,想起钓鱼城惨烈的战争,想起自己一计毁掉蒙哥粮草,宗正有些自责和伤感。

“依张将军所言,蒙古就能给百姓带来福祉吗?”宗正不禁反问道,

未及张柔回答,董文炳便已经按捺不住,抢在张柔之前回道:“不一定。”

宗正对董文炳的回答感到很是诧异,不禁又重复道:“不一定?”眼里满是疑惑和不解。

张柔也是被董将军的回答怔住了,亦向董将军投来疑惑的眼神,董文炳望着张、宗二人,继续说道,

“我之所以说不一定,那是因为要看蒙古究竟谁当家做主,谁能够登上大汗之位,真正掌控蒙古全局。”

董文炳此话一出,张柔豁然开朗,知道了董文炳想说动宗正为忽必烈争汗出谋划策的用意,随即附和道,

“董将军所言甚是,若是我们王爷继承汗位,便可保万民福祉,若是漠北王继承汗位,那天下只能继续大乱。”

宗正疑问道:“此话怎讲?”

张柔解释道:“先汗临终前本已经将汗位传给我们王爷,但是现在王爷的弟弟漠北王却暗中篡位,欲在和林称汗,此番就是他派人刺杀王爷的,倘若王爷一死,那便是漠北王为蒙古大汗,到时候,我们大宋的百姓就苦了,因为在漠北王眼里只有蒙古宗族的利益,哪里会管我们大宋百姓的死活。”

“而我们漠南王则不同,他自小受汉学儒家熏陶,对治国治世颇有其道,他是个以百姓为先的王爷,蒙古军每到一处便要烧杀抢夺,我们王爷却从未如此,梅少侠试想,若是让这样的王爷登得汗位,将来一统天下,他怎会不善待天下百姓呢?”董文炳顺势接过张柔的话,语气深沉地说道,

张柔赞同道:“董将军所言甚是,我也是因此决心襄助漠南王,誓死追随,若是此番,王爷不能顺利争得汗位,我也将隐居世外,再无他志。”

宗正看着二人真挚的眼神,想起昨夜与忽必烈的一番交谈,倒对忽必烈改观不少,不过,想起美人谷,便还是心有愤懑,对张、董二人所言亦是不敢尽信。

自美人谷往鄂州的路上,宗正便一直听到百姓念叨贾似道这个名字,经过询问,方才知道贾似道乃是南宋当朝丞相,盛极一时的权臣,此番授命正负责鄂州城防,他所布之局成败的关键也在此人,故而,宗正不敢大意,还是决定再次询问张、董两位老将,进一步确认。

“两位将军对贾似道如何看法?”一阵缄默后,宗正饮了一口茶,复又询问道,

张柔听到宗正提及贾似道,料想定和其所谋计策有关,便如实客观地评价了此人,张柔如是说道,

“贾似道文官出身,却统管武职,故而,胆色少,却好大喜功,私下又颇为贪财,此番受命负责鄂州城防,倒可以看出有些守城的手段,但是,却终究不成气候,太过保守,或者说一向过于安逸的他有些贪生怕死,缺少武将那般英雄气概。”

董文炳并未评论此人,倒是补充了一句:“现如今,南宋又有几人不是如此呢?整个朝局的风气都已经如此。”言辞间有着些不满和苛责。

宗正听完张柔所言,对自己所筹谋之局又多了一成胜算。

随后,宗正又和两位将军谈论了一番中原武林同蒙古及南宋朝廷的关系,经过一番细聊,倒是解开心中不少疑问,虽说不能将心中疑惑尽数弄清,却起码对朝廷及江湖武林的整体格局有了初步的理解。

茶水饮了一番又一番,该问的话已经问得差不多了,宗正听完两位老将的解释,心安不少,便拱礼辞谢,返回自己的营帐安心休息了!

公告:网文联赛本赛季海选阶段最后三周!未参加的小伙伴抓紧了!重磅奖金、成神机会等你来拿!点此参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