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林氏荣华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哄人

林氏荣华 第三百七十六章 哄人

作者:郁雨竹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16:13 来源:笔趣阁

倒不是林清婉赶客,也不是他们不好意思住了,而是因为姚时自回到苏州后便在文园开课,吸引来了一大批学子,姚时的师弟们自然要过去帮忙。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林清婉见了便让人圈了块地方,砍掉大部分的果树,开始在里面建造房屋。

这部分林清婉让人用篱笆将其与文园其他客舍隔开,取名为求知苑。

历时四个月,房屋已经建好,姚时他们可以在里面教课,应该说,任何人,只要想传授技艺的都可以借这块地方。

而旁听的学子只需要向文园上交一部分钱作为束。

这些钱,林清婉只取四成,剩下的六成则作为报酬交给先生们。

每一堂课的收费都不相同,但却有范围,在五文钱到二十文钱不等,这主要取决于先生们的意愿,当然,文园这边也会提一部分意见。

大部分的课程都会收费,但有时文园也会邀请先生前来免费授课,这部分钱由文园出。

也有的先生会借文园这块地方免费授课,只要先生要求免费,那文园便不会收钱,只不过每旬免费的课程都有限。

而姚时的课程几乎每一堂都是免费的。

林清婉也乐得供他,可以说,求知苑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姚时引来的,一开始他只是因为亡国,且离开故土,所以心情郁闷。

阅里到处都有人,留在林府又总是被师弟们围绕,叽叽喳喳的总没各消停。

在苏州转了一圈,发现这时候反而还是文园能找到一块清净的地方,于是他就到文园来了。

找块地方蹲着,弹弹琴,叹叹气,然后就把到文园里办文会的几个书生给吸引住了。

人家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藏在桃林深处的姚时,三人便搭上了话。对方不认得姚时,所以少了两分恭维,也是因此姚时才有开口的**。

一来二去的,姚时心结打开,见他们读书有些问题总解不开,就帮他们讲解了一下。

于是三人下次再来便带来了更多的朋友。

一来二去的,请教姚时的人越来越多,而其中又以寒门学子最多,没办法,这个时代,请一个先生难,请一个好先生更难。

大部分人读书都是靠自己摸索,许多问题读一遍不懂,那就读十遍,百遍,读得多了,似乎就明白了。

可有些问题不懂就是不懂,而懂了的问题让他们组织语言写下来,讲出来,却总比别人明确解疑过的少些什么。

所以姚时的有问必答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姚时这才发现他们很多问题都不懂,而其中有些问题明明很简单,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忍不住在文园里开了课。

其实就是自己准备了课程,天气好的时候就到文园随便找块空地坐下授课,愿意听的就坐下来听一听,不愿意听的起身便能离开,自由得很。

可课程结束后,围住他的人依然有不少,师弟们见大师兄忙成那样,便轮流过来帮忙。

那段时间文园特别热闹,同时阅边的茶楼也掀起了授课风,林清婉见了,便干脆让林安建了求知苑。

中秋那天林清婉亲自请了姚先生剪彩,便将求知苑的运营模式张贴公告。

五文到二十文的确不贵,迄今为止,文园还未有超过十文的课程,这意味着,一堂课最多也就三个半大包子。

课程自由,先生们要开课前得提前一天将课堂所授的主要内容张贴出来,以供学子们选择。

有意的才会掏钱去报名拿木筹,第二天持木筹进教室听课。

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一堂课的人数都做了限制,不限少,却最多不可超过六十人。

目前在求知苑授课的先生主要是跟着姚时的江陵学子,偶尔卢肃也会来,大部分人还在观望中。

姚时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不可能回江陵去了,而林清婉也表示了会将他家人接过来的承诺。

所以姚时在考虑过后便答应了留在苏州,也留在了求知苑。

中秋节前,姚时的妻儿总算被接到了苏州,林清婉知道姚时不是很有钱,应该说这群跟着姚时留在苏州的学子多数都没多少钱了。

在夏收前,已经有一批人离开了苏州回家去了,其中大部分是梁国人,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各国的人。

如今跟着姚时留下来的大多数是籍贯在江陵的学子,余下的则是还念着阅里的书。

对他们,林清婉的对策也不一样,非大梁的学子,凡愿意长留苏州或大梁的,她都会派人去接他们的家人来同住,自然也会给他们安排好房子。

求知苑里后面一栋栋独立的两进小院子就是为他们建的,现在还没建全,但姚时一家人却已经能安排进去了。

文园的环境很好,除了离市集有点远外,这儿真是哪儿哪儿都适合他们这些读书人。

前面就是书院式的求知苑,隔壁的文园来往也无白丁,山上是有名的卢氏家学,出门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果树。

春有春的绚烂,夏有夏的繁茂,秋则是硕果累累,就是冬天都有数不尽的寒梅飘香。

就是刚带着儿女到苏州的姚太太都喜爱不已,一住下,看着被圈进院子里的桃树就舍不得走了。

她一直想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棵果树,却一直没有机会,一开始是没地方,毕竟跟着姚时,一开始是住的地方小,且还是租的房子。

后来他当了江陵的宰相,倒是有大房子了,但那时她忙得根本就忘了这件事,等她再有这个念头时,姚时已经被贬了。

姚太太伸手摸了摸那棵结了不少桃子的果树,微微一笑,往院墙外面看了一眼。

院墙不高,但也不低,能够完全阻挡外面的视线,他们住在这里很私密和安全。

推开门去看,两边的房屋都隐在两排果树后,只影影绰绰的看到那边的围墙,可两边离得并不远,走过去二十来步就能到。

姚太太往那边走过去十几步,那边的宅子里没住人,大门打开,她能看到里面整齐的院子和院子里的梅树。

不错,那边圈的是梅树,种的年头应该也不少了,显得很粗大。

姚太太伸手摸了摸身边的果树,转头和一双巴巴看着她的儿女笑道:“我们以后就住在这儿好不好?”

少年和少女眼睛一亮,问道:“和父亲一起吗?”

姚太太笑着颔首,“对,和你们父亲。”

少年少女低低地欢呼起来,上前一左一右抱住母亲的胳膊道:“这儿很漂亮,我们很喜欢。”

姚太太翘了翘嘴角,看来丈夫说的没错,这位林郡主果真有颗七窍心。

姚时一家团聚,他的师弟们看得眼热不已。

他们也到后面的宅子里去看过,知道那一栋栋房子是为他们准备的后,他们都忍不住心动起来。

其他国家的还罢,江陵一带的学子却是直接找了林清婉,请求她帮忙将父母兄妹带来,有妻儿的还要捎带上妻儿。

江陵已亡,且又分割两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不能回去了,既如此不如先把家人接来,反正林郡主说了,他们以后要是想走随时都可以,她绝对不会阻拦。

对林郡主的,大家还是很相信的,于是不少人都写了信交给林清婉,由她派人去接人。

而现在江陵的是林信,不管是在梁国这边,还是要到楚国那边接人都方便许多。

一个月的时间,陆续送来了好几家人,于是林府里住的学子慢慢的搬出来。

其他人见状,干脆和林清婉说了一声,收拾了包袱住到求知苑后面的宿舍里,里面的条件比不上林府,更比不上后面一排排的两进小宅子,可也是单人宿舍。

大家住得还算自在,关键是这儿就在求知苑后面,离阅也不是非常远,最主要的是他们又能跟大师兄在一起了。

只要知道大师兄就在后面的某一栋小宅子里,他们晚上睡觉都安心不少有木有?

而他们搬出来不久,尚家便也搬离了林府,林清婉便带着林玉滨住了进去。

这一年的林府热闹不已,接连迎来不同的客人,又一一送走他们,今日总算是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所有的门都被打开,丫头婆子们将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干净,修剪草木,摆放花盆,每一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它展现最美好的一面。

林玉滨的嫁妆也被陆续抬到各个院子里,等到正日子,这些嫁妆会送到尚家。

林清婉让人将正院收拾出来,铺上林玉滨用惯的东西,以后这正院就是他们住了。

林玉滨看着她收拾,忍不住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道:“姑姑,现在收拾是不是太早了,万一外祖母不答应我们回来住呢?”

林清婉就笑道:“不会的,老太太疼你们,肯定不会不愿意的。”

“是啊,”林嬷嬷笑眯眯的道:“尚家买宅子的时候还是急了些,虽然花了不少钱,但那院子还是太小了,老太太一辈子享尽福禄,哪里能受那个苦?就算是为了孝顺老太太,您和表少爷也不能住在那里啊。”

林清婉深以为然的点头,和林玉滨道:“你要孝顺。”

林玉滨抽了抽嘴角道:“您放心,我一定会孝顺外祖母的。”

就怕她老人家不愿意要这个孝顺。

林清婉看着收拾好的院子,眼中斗志满满,不急,她有的是时间,总能把人再给哄回来的。

现在搬出去只是暂时的,她连姚时这些“外国人”都哄住了,难道还哄不住一个老太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