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奇术之王 > 第449章 七海海盗头子(2)

奇术之王 第449章 七海海盗头子(2)

作者:飞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8:32 来源:笔趣阁

上了车,司机不等吩咐,立刻发动车子,返回医院的地下车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小夏,你先回去,我再去办点私事。”陈先生说。

我开门下车,隔着车窗玻璃问他:“真的不打算出国看海上礼花?”

军方重拳打击天堂口的话,一定就像海上礼花表演一样,以碧海蓝天为背景,炮弹呼啸,硝烟四起,一想起来就觉得蔚为壮观。

陈先生大概没听清,笑着摆了摆手,车子便向出口驶去。

我乘电梯上楼,很快就回到病房。

帮了陈先生这么大的忙,我心情大好,在屋里吹着口哨走来走去。名义上我是在帮他,如果这次军方行动及时,将鲛人之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那么就变成了帮张全中、帮静官小舞、帮我自己。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希望陈先生能一切顺利吧!”我自言自语。

猛地,唐桑撞开门冲进来,一看到我,立刻直扑上来,死死地搂住我。

“怎么啦?你怎么啦?”我被她闹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刚刚我知道你跟陈先生一起出去了,我还以为……我还以为你也在车上,我还以为永远都见不到你了……真好,你没在车里,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唐桑在我怀中呜咽。

我一怔,随即推开她,盯着她的眼睛:“发生了什么?陈先生的车发生了什么事?”

接下来,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唐桑清清楚楚地告诉我:“陈先生的车在医院门口出了车祸,被一辆满载的水泥罐车冲撞辗轧,车子被高度破坏,车内的两个人当场死亡。”

我大吃一惊,立刻走到窗前。

从这个位置能够看到医院的大门口,那里的确围着一大群人,警车、救护车、清洁车靠路边停着,警察已经拉起警戒线,驱散行人,维护现场秩序。我看不到陈先生坐的那辆车,因为它在一辆白色水泥罐车的暴力冲撞下,已经变成了一个扭曲的铁麻花,一头扎在绿化带里,一头斜指天空。

我无话可说,如果车祸是在我们返回时发生,我此刻也早跟着陈先生直登天堂了。

这个城市里每天发生十几起车祸,我不知道其它车祸的真相,但这一次一定是谋杀。

唐桑守着我,一会儿喋喋不休地聒噪,一会儿又喜极而泣,抱着我的胳膊不撒手。

“打电话给张先生,我要见他。”我吩咐她。

张全中很快赶来,唐桑终于识趣地退了出去。

我没有任何保留,把跟陈先生出去的经过全盘托出。

“我会马上联络海外的朋友,如果天堂口那边真的有鲛人集会,军方的海上舰队不可能作壁上观。不过,我对陈先生的消息来源表示怀疑,还得再三求证才行。”张全中谨慎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他先打了几个电话,随即得到了反馈。

军方的回应是:“天堂口有军方驻扎,不可能出现鲛人集会这样的大事。况且,就算是渔民或者江湖人物集会,也必定会避开军方基地,没必要多生事端。所以,该讯息可以忽略。”

苏门答腊岛的海岸边防军回应:“没有任何线报,该讯息很可能是无中生有,庸人自扰。海岸线布有重兵,装备精良,所有武器都是来自于美军部队最新型号,不惧任何战斗。”

另外一个消息则是来自陈氏家族的海外宗亲会:“最近并未有大规模的家族行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已经来袭,所有陈氏后裔以发展经济为重任,报复鲛人一事,容后再议。”

听完这些消息,我得到了唯一的结论:“陈先生被利用了。”

随即,我展开反思:“到底什么人在利用他?利用他做这些究竟有何意义?”

“稍安勿躁,不要再次冒险出去,外面的情况正在加剧变化,没有把握的事,再也不要参与了。”张全中严肃地嘱咐我。

整个下午,我都陷入困惑之中,一直关着门,免得无关人等进来打扰。

直到黄昏时,张全中才带着一个眉目慈祥、须发皆白的老医生来看我,向我介绍那是宗博士。

宗博士的态度非常谦逊:“夏先生,我是来就陈先生的事发表一些浅见,并跟您做一些交流,不当之处,鄙陋之节,请一定不吝指正。”

他的腋下夹着一本陈旧的卷宗,坐下之后,把那卷宗双手递给我。

卷宗的封面上写着“陈定康”这个名字,旁边则是陈先生的黑白小照。

“陈定康,即是您二位口中的陈先生,祖籍南粤,年龄七十周岁。他在本院住了二十三年半,此前是住在广州的另一家友城医院。转院之前,医生对他的诊断是间歇性失忆。转院后的复查工作由我亲自主持,对他的诊断基本一致。这本卷宗里记录了他说过的所有的话,无论正常还是疯癫,有一个字就记一个字,绝不篡改,也无遗漏。他的案例非常奇怪,如果按照他说的话排列,可以认定他曾是横行七海的大海盗头子——”

说到这里,宗博士停下,向张全中点点头。

张全中及时地补充:“没错,我按照江湖历史年份查证,他的模样、经历与那个大海盗头子完全对得起来。”

当然,他们说了那个人的名字,但那个名字牵扯的范围极广,如果张全中的查证稍有谬误,就会给那个名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引发舆论风暴。所以,我先暂时隐藏了那个名字。

宗博士继续说:“如果他是那大海盗头子,则等于是东海鲛人的同党。当然,他说的话里也有一部分跟鲛人有关,并自称见过鲛人之主,与其同席畅饮,把酒言欢。没有人能求证这些,所以我就暂时用红笔标出,等待以后查证。他的行为如此怪异,几度引起了黑白两道的注意,幸好有张先生庇护,将这些事挡了过去。张先生对陈定康有保护之恩,所以这一次请陈定康来教夏先生武功,也是顺理成章的好事,我举双手赞成。没想到,下午突发车祸,陈定康与那说不清来历的司机一起丧命,真的是出乎我的预料。人死了,就可以盖棺论定,这本卷宗也终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

我快速翻阅卷宗,里面的文字果真是历年累积而成,大段大段被标红或者标绿,可见记录者非常用心。

“夏先生,你可以留下卷宗慢慢看。我有个建议,你看是否合适?关于陈定康其人,我们可以不再点评、论证了,就以我这份卷宗上的内容为准,不扩散,不篡改,不伪造,让他的生命终结于今日。你看妥当与否?”宗博士笑着问。

我心中疑点极多,却不得不卖宗博士一个面子:“好,就听宗博士的。”

宗博士边叹边笑:“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不管陈定康从前有多伟大,今时今日,不过是殡仪馆里躺着的一具冰冷遗体,再有多大名气、多少财富,又有什么用呢?夏先生,你好好休息,改日再来看你。”

张全中送宗博士出去,我争分夺秒,连续翻阅卷宗最后几页。

其中一段如此记载:“陈说,鲛人六月有苏门答腊岛之会,说得极为详细,连地名、经纬度坐标都清清楚楚。”

我略感困惑,毕竟天堂口的经纬度坐标是今天刚刚找到的,陈定康怎么可能提前半个月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下面接着一段如此记录:“陈说,要想彻底消灭鲛人之主,单单从陆地上着手绝非上策,必须要以其之道、还施彼身,深潜海底,在鲛人巢穴中埋设超级*,连环引爆,将鲛人驱逐出海,随即进行海面攻击。只有这种大部队、陆海空全体联合作战,才有必胜把握。纵观天下各国,除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再没有哪一部分势力能够担当重任。虽然复杂艰巨,但这任务总要有人去完成,否则坐令鲛人称霸海上,终将养虎为患。他即将上书美军国防部,全力促成此事,并甘愿做带队先锋,第一批于海,成就不朽之名。”

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绝对不是疯人癫狂之语。

我又联想到每一次陈定康握着那两颗银球时的沉思神态,对第二颗银球里蕴藏的“帝王之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别人笑他疯疯癫癫,但他的生命始终徘徊在英雄与疯子之间,时而说正话,时而说疯话,弄得听者无所适从。当然,医治他的医生与护士将他视为疯子,对他的所有话都视为疯话,这只会加剧他的病情,将一个半疯子逼成全疯子。

下一页,一大段标红的句子再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陈说,鲛人鬼市越来越兴旺发达,预示着鲛人对于陆地生活越来越感兴趣。人类与鲛人之战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幡然猛省,那就等着睡梦之中遭鲛人啮喉斩首吧。如果反向思维,能够利用鲛人的这一弱点,携带珍宝,直入其巢穴,将是单兵作战的最佳方式。我方只要培养数万死士,混入全球所有鲛人鬼市中,寻找一切机会刺探线索,再借助于全球卫星定位、海上声波探测技术,联手作战,很容易就能找到有用的线索。再者,人类在不断反击中,就算不能获得一劳永逸、彻底消灭之结果,也必定会将鲛人逼退至黑暗深海之中,百年之内,可保平安。”

这种想法与我正在进行的工作完全一致,但我只有孤身一人,距离陈定康说的“全球万人、卫星定位”有着巨大差别。

在这一段之下,又有一段文字被绿笔标注:“陈说,纵横七海之时,曾在东海兽形诸岛埋下惊天宝藏,其数量、质量超过当今天下各国国库所藏。如果能够将其挖出,补充至全球各**费开支之列,定能激起各国同仇敌忾之心。兽形诸岛共有十二座,与中原十二生肖相似,故此以十二生肖命名。寻找十二岛屿的方法很是简单,卫星扫描定位数次,即能从茫茫海上分辨出其大概位置。不过,每个藏宝地点都设置了机关陷阱,其规格参照古时帝王将相之陵墓,凶险之极,稍有不慎,就会令寻宝者损兵折将。他愿全力协助寻宝,唯一心愿就是亲自监督,将这些宝藏平分至环太平洋各国,以此扩充军备,共战强敌。”

记录者用绿笔批注了寥寥数语:“此事呈报上级领导,事关国家利益、全球共荣,极其重大,盼复。”

宝藏总是能够令人心动,如果陈定康只是慷慨激昂地说那些豪言壮语,大概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反之,他以“七海海盗宝藏”为引子,立刻就会获得反响与重视。

海盗这一职业来由已久,大概自人类能够制造船舶航海时就已经产生。

历史上任何一名大海盗都有自己的藏宝库,这已经成了各种文艺作品里最吸引人的情节。

我相信,陈定康说的十二岛宝藏至少有七成可信度。

试想一下,海盗一年到头疯狂劫掠,只是积累,极少花费。所以,一艘海盗船上往往半舱都是金银财宝。为了保险起见,海盗只能把抢来的宝物藏于荒岛,以备不时之需。

大海无情,吞噬万物,即使是靠海而生的海盗也往往在暴风雨中葬身海底。于是,很多宝藏就永远失去了寻觅线索。好一点的,埋宝之处被海潮冲垮,宝藏随波逐流,成为赶海者的意外收获;差一点的,海平面上升,连埋宝之岛都沉入水底,再也不见天日。

如果早一点见到卷宗,我会建议宗博士把陈定康交给我和张全中,按照里面记录的线索一条一条搜寻验证。可惜,陈定康死了,这卷宗姗姗来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卷宗最后一页,有一段铅笔标注:“陈今日借走了银球,张全中先生背书,遂同意。银球是陈转院带来,内藏银片,上刻武者人形。不过,据放射科同仁再三检测,银球内部并无其它秘密。陈说,银球是要给贵宾夏先生看,几日后就会送回,特用铅笔标注于此,等银球送回后擦除。”

我想,如果运气好的话,收敛陈定康的人能发现那两颗银球。至于他们会不会归还,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