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奇术之王 > 第441章 锦鲤吸血局(3)

奇术之王 第441章 锦鲤吸血局(3)

作者:飞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8:32 来源:笔趣阁

这顿早餐真是丰盛,光是牛肉就有四个品种,而且还有不同大小的四个白水煮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另外,还有四种颜色不同的蔬菜,分别是红、黄、绿、蓝四色。主食和汤亦是四种、四碗,摆了满满一桌。

看我连连皱眉,唐桑马上解释:“领导说,康复食谱由陈先生决定,与普通的病号餐完全不同,请您尽量配合。领导还说,大运动量、高热量食谱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达成心愿,就要对自己进行深度改变。否则,一切大志,都是空谈。”

我相信这些话都是张全中说的,只有他才了解我想什么,每一句话都击中了我的要害。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这八个字就是张全中要透过唐桑告诉我的。

我坐下,把桌上的食物一样一样送入口中,一丝不苟地咀嚼咽下。

从现在起,我的身体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于我、连城璧两个人共同所有。当我变成钢筋铁骨之后,才能打破一切壁障,带连城璧重回江湖巅峰。

唐桑站在一边替我剥开那四个大小不一的白水煮蛋,并一一告诉我它们分别是大雁蛋、孔雀蛋、鹦鹉蛋、鸽子蛋。

鸽子蛋并不罕见,但前三种蛋我却是第一次见到。

我虽然背对暗门,却感觉到老头子正在远远地审视我。所以,我一个字都不多说,只是默默吃饭。

进餐结束时,唐桑又说:“夏先生,领导吩咐,你有任何要求,我都会百分之百满足。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需要,就请告诉我。”

我无声地摇头,没有看她一眼,起身走入健身房。

除了练武,我没有任何要求。接下来这一个月,我把自己当成是练武的机器,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想法。这一点,无需张全中提醒,我也能严格自律。

“想到答案了吗?”老头子问。

我双手抱拳,向对方深深鞠躬:“老师,恕弟子愚钝,没有想到答案,还请老师指教。”

一顿饭工夫,我找到了自己的正确定位,完全放弃自尊,将自己当成“机器”。机器是没有尊严的,更没有所谓的自我意识,别人灌输什么,就会机械地执行,绝对不会费力思考。

思考会浪费时间,我不想多浪费哪怕一分钟。

老头子有些意外,“哦”了一声,连退三步,紧盯着我。

我沉默地望着他,等他说出答案。

“这小子,怎么转眼间跟换了个人似的?”他挑着眉毛嘀咕。

仔细看来,他虽然瘦削,但并不猥琐,只是身体、五官都比常人缩小了两三号,看上去有些奇怪。

他有一双略微凹陷、目光深邃的眼,眉骨高耸,双眉斜挑,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我绝对没有见过他,这是毋庸置疑的。

“战斗的关键,就是用最坚硬的部位去攻击对方最柔软之处。如果每一次战斗、每一次出拳出脚都遵循这一原则,那么十击之内,对方必败,百击之内,对方必死。这,就是战斗的秘诀。”老头子说。

我脑中一转,这些话是“无厚入有间、至坚攻至柔”两句话的翻版,但却更直接、更易懂、更白话,即使是三岁孩童、八十老妪也能迅速理解。

“好。”我又向对方深鞠一躬。

高手教学,往往给予学生醍醐灌顶般的感受,只需寥寥数语,就能令学生茅塞顿开。遇见这样的老师,是我的幸运。正因如此,我只要听懂了,马上给他回应,提醒他教下一条。

“刚刚我说的是战斗目标,现在我讲战斗方式。天下武功,无不可破,唯快不破——这句话来自于嵩山少林寺罗汉堂首座空忍禅师。中国自古就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说,罗汉堂又是寺内研究最上乘武功的核心之地,所以空忍禅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中国武术中的无上精髓。快,是战斗的最佳方式,如果再配合上一条,那么,遇到一百个敌人,你就能击败九十九个。”老头子说。

我能够理解“唯快不破”的武学真理,接下来该学的就是如何才能达到“快”的境界。

“好,请告诉我,怎样才能出手更快?”我立即提问。

“木人桩、梨形球、弹簧锤是循序渐进的三种辅助工具,各练三天之后,我会教你截拳道大师李小龙的练功方法。”他一边点头一边回答。

木人桩在健身房的东北角,梨形球在东南角,弹簧锤在西南角,唯独西北角还空着。

现代化技术给武术教学带来了最大的便利,根本无需武功秘籍、师父演示,木人桩后面的墙上就挂着大屏幕,循环播放着国术高手们练习木人桩的片段。

在中国武术中,各个流派击打木人桩的手法差别极大。当下,宣传最广、影响面最大的是广东咏春派的木人桩练习套路,这也是得益于大电影《叶问》的火热上映以及著名功夫巨星甄子丹的倾情演出。

我之前从未练过木人桩,而屏幕上的演示片段也十分简练,并不教授基本的马步和拳法,而是由一名拖着长辫子的古装武师直接展示一指刺中木人桩要害的动作。

那人的双手食指、中指始终紧并在一起,每次攻击,都是以“戳戮”的手法,攻击木人桩的眼部、耳根、喉部、腋窝,身法手法并不华丽,但却简单有效。

“快、最坚硬部位攻最柔软之处、无厚入有间、至坚攻至柔”——连看了十几遍演示后,我对以上四条关键战斗法则有了融会贯通的深入了解。

我开始慢慢练习击打木人桩,潜心体会指尖刺中对方要害时的巨大破坏性。

刺中眼部,对方立即双目失明;刺中耳根,对方晕厥;刺中喉部,对方不能呼吸;刺中腋窝,对方半身麻痹。所以,眼、耳、喉、腋都是一个正常人的要害,也是格斗中对手拼命保护的罩门。

“我只有无限加快,才能避开对方的防守,一击必中,一击必杀。真正的杀敌之术并不需要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只需要比敌人的要害稍稍坚硬几分。”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眼中豁然开朗,再看那木人桩,竟然处处都是可攻击之点。

老头子教给我的要诀果然实用,要想杀人,最快、最便利、最张手即来、俯拾即是的就是一个人的两只手。只有把自己的手练成最犀利的武器,才能百战不殆。

正如北欧猎人们的那个笑话一样,两个猎人在森林中遇到饥饿的黑熊,其中一个拔腿飞奔,另一个则崩溃倒下,并且向同伴哀叹根本跑不过黑熊。飞奔的猎人直言,跑不过熊不重要,重要的是跑得过同伴就好,狗熊吃一人即能果腹,所以只要跑得过同伴,就等于是跑得过狗熊。

人与人的对战亦是如此,只要击中对手软肋,就能闪电获胜,根本不用考虑其它。

我并没有花一整天时间去研究木人桩,而只练了两个小时,即转向梨形球。

梨形球的要旨是“避开敌人攻击后火速还击”,强调的是“灵活闪避”这一点。至于如何攻击,当然遵循“快、坚硬攻柔弱”这两条基本原则。

半小时后,我便转向弹簧锤。

与轻灵飘忽的梨形球不同,弹簧球的反弹又快又重,就像面对一个中量级的拳手,每次闪避不及,都会被它狠狠砸中脸部或者胸部。

在长达三小时的训练中,我逐渐意识到,躲闪不是办法,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通过见缝插针、犀利多变的进攻来遏制对方的攻势。只要达到攻击得手与被击中次数的比率超过半数,那就能最终获胜。

午饭之前,我已经在木人桩、梨形球、弹簧锤三者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战斗理念,随心所欲地进攻、后退、闪避,完全掌握了面对不同对手时的临场应变能力。

老头子始终留在健身房里,但并不出声指点,只是默默观察。

午餐仍然丰盛,我像练功一样努力进餐,把吃饭当成一种与练功同等重要的任务。

“给你看个好玩意儿。”老头子坐到我对面,左掌一撒,两个健身球落在餐桌正中。

“教我更多有用的东西。”我低头继续吃饭,不理会那两个健身球。

老头子嘿嘿一笑,手指一拨,两个健身球滴溜溜乱转。

“我想学更深奥、更犀利的格斗术。”我又说。

如果木人桩、梨形球、弹簧锤都需要练习数天的话,那么要想成为格斗高手,只怕三年五年都未必有希望。

连城璧等不了那么久,我怕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耐心与韧性。

“什么是更深奥、更犀利的格斗术?你有目标吗?”老头子问。

“一招毙敌。”我只回答了四个字。

古人“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句子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情况,只有震慑敌胆的高速杀戮,才能有效解决我面临的难题。或者说,只有无限提高自己的江湖地位,才能让进击之路变得平坦一些。

“好,好。”老头子点头。

“什么时候开始?”我问。

“就是现在。”老头子回答。

他伸出食指一点,按住一个银球。

那银球周身雕刻着复杂的兽纹,但却不是普通虎豹、貔貅之类,而是一只多眼、多口、多手、多尾的动物。

老头子拨弄银球,将怪物最大的一张嘴对着我。

“什么?”我猜不透他要干什么。

“好玩的东西就在里面。”他用小指勾住了怪物嘴中的一个拉环,慢慢向外拉出。

那拉环连着一条半寸宽的纯银薄片,薄片镂空,竟然是一连串正在习武的人形。每个人形所占的长度也是半寸,当老头子把银片拉出半尺长的时候,展示在我眼前的就是十个武者的动作。

我仔细观察,十个武者使用的全都是大刀、棍棒、铁锤、金瓜等等力量型武器,其身法刚猛之至,个个都在以金刚猛扑、泰山压顶之势向前狂攻。

这样的大力猛攻之下,自然可以一招毙敌,但自身消耗极大,不可能长时间作战。

我缓缓摇头:“老师,我要学的不是这个。”

老头子一笑,又向外拉,给我看另外十个武者图形。

这十个武者使用的都是弓箭、弩匣、流星锤、燕子镖之类的远程攻击武器,杀人之术虽然巧妙,却也不是我需要的。

接着,老头子又向我展示了另外两组武者,一组是练习短刃搏击、猱进刺杀之术的,如同扶桑忍者一般;一组是借助于猛禽、灵蛇等动物杀人,十分复杂,练习起来肯定事倍功半。

我对这四组武者代表的奇艺都不感兴趣,频频摇头,谢绝了老头子的推荐。

老头子松开小指,银片收缩,自动卷入银球之中。

“这些都是你说的一招毙敌之术,可你却一个都看不上?”他有些悻悻然。

我低头吃饭,皱眉思索。

“我到底要学什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我说想学一招毙敌,但根本目的不是杀人,而是以杀止杀,清除鲛人流毒,让济南城恢复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让那些对奇术一无所知的老百姓过上平静的生活。我该学什么?他能教我吗?”我暗中自问。

“他要教”跟“我要学”是两回事,我必须按照自己的思路找寻方向,不盲目,不慌乱,才能学有所成。

“那银球里有什么?”我的目光落在另一只球上。

“帝王之术。”老头子回答。

这一次,他并没有向我展示的意思,而是将两个银球拿起来,顺手放入口袋。

“老师,什么是帝王之术?”我问。

老头子摇头:“那是连我都没弄明白的问题,你还是不要问了,问了我也无法解答。接下来,你还是继续练习木人桩、梨形球和弹簧锤吧,这些基础功夫必须几千遍、几万遍练习才会形成肌肉记忆,在临敌对战中发挥作用。”

饭后,我按照唐桑所说,先卧床休息三小时,才能继续去健身房训练。

病房里的笔记本电脑被固定在一支液压摇臂上,我半躺在床上,轻轻一拉,就能把电脑拖过来,继续阅读资料。

在“鲛人鬼市”那一部分资料中提到过,鲛人不管用任何方法获得宝物,最终都是为了进贡给鲛人之主,以换取一些有限的自由。宝物的价值直接决定了这种“自由”的宽泛度,举例来说,有鲛人进贡广西夜明珠和缅甸玉,能够换取五年自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任意旅行迁徙,不受任何限制;有人进贡了唐代皇帝御笔手书的《赦东海生灵卷》,则换来了十年自由;有人进贡了法兰西皇帝远征非洲时获得的法老王权杖,则换来了二十年自由……鲛人的进贡方式、估价方式很奇怪,似乎并没有什么固定的依据,全都凭着鲛人之主的一道命令,就能各取所需,得到“有限的自由”。

在中国,保有古董文物最多的地方自然是京师故宫。如果有某种方法将那里的宝物全都席卷一空,大概就足以换取静官小舞的终身自由了。不过,这终究是一句空话,现代盗术高手想从故宫带走一根针、一缕线都无法得手,更何况是拿走全部宝物了。

现在,唯一可行的方向就是瞄准民间收藏家,攫取其最有价值的藏品,借花献佛,为静官小舞赎身。

济南城藏家众多,而且有英雄山、北园这两大民间古玩集散地,价值连城的宝物时有出现,在全国收藏界的地位不输于京城潘家园。

“为了静官小舞,让张全中去逾墙为盗,恐怕不是件难事。接下来,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深入鲛人群落之内,探听到底什么样的宝物才符合它们的价值观……”我边看边想,一阵倦意袭来,抱着笔记本电脑沉沉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