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奇术之王 > 第32章 官大娘家呕血符(2)

奇术之王 第32章 官大娘家呕血符(2)

作者:飞天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8:32 来源:笔趣阁

“甚好,甚好,你终于还是领悟了其中的道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这样,我去就去得安心了。”官大娘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我猛地抬头,不敢睁眼,生怕那声音如同梦里的鸟鸣,一睁眼就全都消失了。

“大娘,你……你还在吗?”我迟疑地问。

官大娘没回答,但我分明听到了她的叹息声。

“大娘,我还是不知道,你究竟要教给我什么?”我用耳朵试探官大娘的位置。

刚刚那声音并非从她倒下之处传来,而是来自空中。

我能觉察到,那声音缠绕于梁上,不再是无形无影的声波,而是袅袅不绝、翩跹绕梁的青烟。

“教给你什么?我要说的,全在这里。你再问,我也词穷。就连这张图,好多年来我脑子里也只浮出一半——强敌兵临北岸,我军如之奈何?”官大娘说。

“如之奈何?”我缓缓摇头,“要打,无人可以调派;要降,难当千古骂名。无论是打还是降,都是死路一条,所以守城者只能选择弃城而逃,一路南下。这是历史,也是现实。”

抗战八年,中国人在国际大舞台上轮番表演,既有血性昂扬铁骨铮铮的男儿,也有卑躬屈膝认贼作父的汉奸。他们依据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出选择,让中国历史变成了光荣与耻辱交替上演的舞台戏。上学时,老师也曾向我们提问过,如果抗日战争再度重演,我们到底要站在哪一派?其实中国人人人都该自问,到底自己能在战火纷飞的八年抗战中担当什么角色?

全球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历史轮回永远不会中止。所以,同样的难题仍然有机会摆在所有国人面前——

“你也无法选择?”官大娘问。

“我当然选择决死一战。”我斩钉截铁地说。

“螳臂当车而已。”官大娘叹气,“老济南人常说,没有金刚钻,怎么揽瓷器活?你要战,拿什么战?”

我无言以对,想到老宅中发生了那么多事,最后竟然要依靠燕歌行这个外人来收拾残局,不禁羞愧难当。

“孩子,中国古人创造了无数兵法战策,就是要教育后人必须用智慧和勇气消灭强敌,而不是以卵击石——当我领悟到那幅画的下半段时,才明白这个道理。”官大娘又说。

我回忆代表着河南岸的那半幅画,一时之间,听不懂官大娘的话。

“那只是空的岸、空的城,有什么用?”我立刻问。

官大娘的声音随时都可能消失,因为她的**已经死亡,只剩灵魂,细若游丝。

“空的岸,空的城,有什么用……”官大娘重复我的话。

我脑中一亮:“空的城,空城计?”

三国时的大智者诸葛孔明曾经凭着一座空城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二十万大军,留下了令全球军事家拜服的“空城之计”,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无兵剩大军”的奇迹。

在很多哲学家眼中,诸葛孔明的“空城之计”饱含着老子“有无相生”的深邃哲理,空前绝后,震古烁今。

如果这幅血画是要告诉我“空城之计”的道理,我又该从那个步骤开始入手学习呢?

“官大娘——”久未听见官大娘发声,我忍不住叫了一声。

她遥遥地回应我,声音已经在十几步之外。

“官大娘,先不要走,你留下的这画究竟藏着什么玄机?”我深恐自己不能领悟血画的秘密,浪费了官大娘临终前的心血大作。

“我……死的日子……已经到了……生命只是躯壳……平凡的人搭成梯子,送……智者……飞天……一飞冲天……”她的声音越飘越远,到了最后,似乎已经隔了百步。

我不得不睁开眼,明知“说话的官大娘”是不可见的,但此刻就算不睁眼,却也留不住她。

屋内一切,毫无变化,官大娘倚靠在床边,姿势一动不动,只怕体温已经消失。

我睁眼要见的不是她,而是那绕梁不绝的声音。

“官大娘,官大娘,官大娘——”我连叫三声,却再也得不到回应,不禁垂下头来,沮丧不已。

这一次,我看透了半幅画的含义。

这半幅画的意思是:就在河北岸,日寇陈列重兵巨炮,剑指河南。日军队伍中不乏架设浮桥的工程兵好手,面对水流并不湍急的黄河,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搭起浮桥,供大部队通过。更何况,重炮射程极远,河南岸根本就在轰炸范围之内。以当年**的防御能力,顷刻间就要在枪林弹雨中灰飞烟灭。血画之中的日文字符有“准备、射击、过河”的意思,可以想象,战斗一触即发,河北岸的日寇即将强突过河,直扑济南城。

没错,这里说的正是日寇南侵的渡河之战,根本无需任何文字说明,图画中的纵横笔迹,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河南,济南城中,数万百姓如同风中之烛,向天、向神佛默祷着自己的命运。

历史上清晰记载,日寇渡河之后,济南人民即陷入了比“五卅惨案”更甚的水深火热、熔炉倒悬之命运。

当此时,如果能有英雄人物横空出世,在这凛冬的黄河岸边狙杀敌酋、阻击日寇,也许能改变彼时济南城的命运、济南人的命运。

历史的车轮早已经碾过1937年,没有人知道那年日寇的渡河之战是顺是逆——“官大娘知道吗?或许知道吧,否则她在临终之前留下这样一幅鲜血淋漓的画是何用意?若她真的知道,又为何匆匆逝去,不留真相?”

血符之中,似乎藏着无数阴阳计算,但是,以我目前对于阴阳之术的理解,却又无法准确地窥到其中端倪。

官大娘留下了血符,同时留下的却也是无穷无尽的谜题,把本来就复杂的事态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门外,唐晚一直沉默无声,似乎已经悄然消失。

我再度低头凝视血符,代表着黄河冬水的那片空白越发显得空旷而瘆人。

历朝历代,哪个王朝都曾将大江大海当做是抵御敌人的天堑,无法逾越,永不消失。可是,那么多次的历史朝代更迭却又明白无误地说明,天堑根本不可倚靠,任何所谓的天险都只是守卫者一厢情愿的谬误认识。

那么,济南历史、抗日历史都说明了,纵贯中国大陆的黄河与长江,谁都没有成为失败者的救命符。恰恰相反的是,进攻者成功地利用了守卫者的惰性,以奇兵突袭,将天堑撕开缺口,最终血洗古城,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几度刻下失败者的姓名。

我站在血符旁边,看着那一大片代表着河北岸日寇重兵的日文字符,一股从未体验过的恐慌渐渐在我的心头弥漫开来。只怕当年,这样的恐慌也一样弥漫于济南城百姓的心头。

战火不仁,将天地百姓视为刍狗。

今日之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在老济南人心里留下的创伤。

官大娘为何留下这样的血符?她要告诉我的、要留给世人的到底是什么?

更令我讶异的是,空地之南,一直呈现出静悄悄的状态。所有线条都是混乱而模糊的,或交叉,或曲行,或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极度混乱,毫无章法。

我知道,任何符箓一旦写出来,就是要表达某种意思。

在那一片混沌之中,必定隐含着最高明智者的巅峰意识。

我恨自己的愚钝,不禁想到:“如果唐晚也在这屋里,听到官大娘的声音,是不是能够领悟得比我更多一些?”

一念及此,我走向通往外屋的门口,预备挑开那布帘叫唐晚进来一起参悟。

我的手指触到那门帘,骤然间倒吸一口凉气,由指尖到肩膀全都僵住。

那门帘的样子不知何时变了,颜色灰白,花样皆无,应该是洗过了几百次,经纬分崩离析,再经几次风雨,也许就要变成碎片了。

“这不是……刚才的门帘!门帘怎么会变样?除非……除非这时间和空间都变样了——除非外面的曲水亭街也已经变了人间!”我僵直地站着,一时间竟然没有勇气撩起那轻若无物的老旧门帘,生怕一抬眼,看见的已经是物是人非的陌生年代。

“唐晚,唐晚……你在外面吗?”我隔着门帘悄声地问。

帘外没有应答,静悄悄的,似乎唐晚已经离开。

我侧耳倾听,那些本该能隐约听到的车声、市声也消失了,这小小的屋子里只剩我的粗重喘息之声。

“如果走出去看见了不该看的东西,我还能退得回来吗?”我喃喃自问。

我想抬手擦汗,但掌心里已经满满的全是冷汗。

之前,我看过太多穿越时空的资料,时空之门洞开之时,哪怕是走错一小步,都有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黑暗轮回,与这世界永别。

我踌躇着,再次环顾屋内。

官大娘已殁,不会再给我任何启迪,只有地上那还未破解的半张血符,静静的覆盖在青白色的地面上。

我又想到,老宅那边还等着我回去撑场面。除了我,谁都不会披麻戴孝送爷爷出门,再耽搁下去,只怕邻居和宾客们就要聒噪起来了。

“唐晚,我现在就要出来了。”我提高了声音再叫。

虽然没有听到唐晚的应答,我仍然坚决地挑开了那道布帘。

几十年前的手工土布与现代工业产品线上下来的新布有着巨大的区别,指尖掠过帘子的时候,感觉到它的边缘粗硬得像一把钝了的柴刀。

帘子挑开,我并没有跨出去,而是双足发力,稳稳地站定,抬眼向外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