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喷神 > 第119章 哥喜欢当着人面杀人夺宝

喷神 第119章 哥喜欢当着人面杀人夺宝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10:11 来源:笔趣阁

冯见雄和他的队友们,在赛场上说出的每一句话,其实单独拆解开来看,都没什么标新立异的。

比如,有个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嘲讽美式选举的笑话:在美国如果你的对手有74%的选民强烈支持,而你只有26%,那么不用怕,你依然有希望当总统——

只要你的对手,在占美国总人口和总选举人票49%的州里,获得那些州100%选民的选票。

然后,你在占美国总人口和总选举人票51%的剩余州里,每个州刚好获得51%的选民普选票。

那么,你就是总统了。

毕竟美国的选举制度,讲究的是在每个州“赢者通杀”。51%*51%,约等于26%。

一个两级的选举玩具,就可以玩这种游戏,把一个26%的意见变成“民主的主流”。现实中,考虑到候选人都会拼命钻研这里面的门道,知道哪一部分人民是一棍子也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不投票者,所以更可以为所欲为地专门侵害这些人的利益,去讨好那些会哭有奶喝的——只要这种侵害的尺度阈值,把控在不让那些人被逼得去投票就行。

所以,10%几坚定支持者的人,成功上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随着级数的增加,这种把戏的祸害就会愈演愈烈。

而传媒科技的进步,显然会让为这种级数的增加提供保障。在听广播决定自己意见的时代,一个人绝对不会有后世通过FACEBOOK传播假新闻和裹挟社群时那么严重。

赢者通杀的马太效应,和传媒科技的进步,简直是天作媾和。原先只能“分割两次”完成的“民主同一战线”,现在变得可以统战三次、四次……

杠杆倍率越来越高,需要的种子也可以越来越少。

只要那些种子嗓门够大,表达愿望足够强烈。

而大众也更加下贱,足够漠然——比当初排队等建奴砍头的看客更加漠然,比鲁迅先生看着日军砍头的看客更加漠然。

……

在那些研究民主正治弊端的公共管理学者那儿,起码有数以万计知道这些毛病。

在那些研究互联网新科技对传媒理论冲击的新传学者那儿,也有不亚于此数的人了解“沉默螺旋”及其背后的蚕食、裹挟原罪。

在那些研究“技术进步究竟是让人类更加平等还是更加”的社会学者眼中,类似懵懂的见解更是不少。

但是,像冯见雄这样,天马行空地把这几个领域内并不算新颖的观点组合起来,打一场展望未来的组合拳,着实是前人很少想到的。

所以,他赢得了比赛。

虽然有些乱,也并不光彩,但好歹是躲过了一场舆论危机。让他在既没有向上层“投诚招安”的大前提下,保住了“公知大V”的形象,保住了粉丝群,又同时成功晋级。

毕竟没有什么人会去黑索尔仁尼琴或者鲁迅型的角色(前提是知道索尔仁尼琴喷过哪些人,就事论事实事求是。至于那些只看标签的苏粪,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主持人说了些场面话,央视摄制组的镜头纷纷关机,场内的灯光也重新调整,失败的一方黯然离场。

冯见雄并没有几分胜利的喜悦,毕竟他只是打了一套乱仗,不得已而为之。

但愿后面的比赛辩题能正常一些,不要再这么开放。

他低调地选择了先跟队友们闲聊一会儿,等观众和对方都退场了,再悄悄地走——毕竟走得早的话,万一有媒体的人堵着采访,问他的政治立场,为啥见谁都喷,就不好了。在台上多躲一会儿,记者也没法当众冲上来采访。

人潮渐渐散去,他正要起身,却看到两个刚才的评委走了过来,正是高大松和央视的罗胖子,也算老熟人了。看样子似乎是想跟冯见雄闲聊一会儿。

“两位这是……赛事还没结束呢,当众这样不太好吧。”冯见雄略微一尴尬,善意地提醒道。

他不希望给人留下“参赛选手跟评委嘉宾已经是老相识”这样的印象,相信评委们也会珍惜这种公信力的。所以冯见雄认为对方只是疏忽。

“没事,我们后面总决赛都不是评委了。”高大松折扇一摇,一副指点江山的轻描淡写样子,“虽然刚才我们都不是提问嘉宾,但罗胖坐在下面跟我私下说了个问题,猜你的立场。我觉得挺有趣的,就来问问——这不是正式辩论,可以随便脑洞。”

“原来是这样,那请了。”冯见雄换了一副表情,虚心听问题。

“小冯,看你一贯这么多比赛的立场,我觉得你看似支持科技进步、媒体开放,但每次都能抠出很多传媒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毛病大说特说。

我看过你太多题目了,从盗版到限制私家车,再到终生教育,都是站批判性的立场——所以我很好奇,你觉得,‘科技进步究竟是让人类更加平等了,还是更加不平等了’?这不是辩论,你可以畅所欲言。”

冯见雄微微颔首,思忖了一下,觉得高大松和罗胖子果然还是有点水平的,想到问他这个最核心的问题。

冯见雄一贯以来,在各大辩论赛中,凡是涉及到未来展望型的辩题,其实都和这个核心问题有关: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互联程度加深,人类究竟会越来越平等,还是越来越不平等?

这是最根本的基调。能够读懂一个人在这方面的总立场,那么看他在各个具体问题的分论点,就更容易作出预判。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不好一概而论的。我觉得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冯见雄想了想,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罗胖子的话题,也引来了一些还没退场的观众,乃至央视摄制组人员的注意,纷纷拿出手机朝这边拍摄,并且自发地静下来倾听。

“又是‘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么?能不能别说套话,给个大致的总立场好了,遇到‘例外’再具体分析。”罗胖子显然也是有点儿采访和套话功底的,丝毫不让。

“这真不好一概而论——如果你非要我说,你可以说说你的‘主体观点’,然后我告诉你有哪些漏洞,这你不就看出我有几分支持几分反对了么。”冯见雄一点都不松口,显然不会轻易说出冒进的话。

“啧啧,你这人啊……都说了不是辩论赛,是朋友闲聊,还这样。”高大松在旁边捧哏说和了一句,然后便话锋一转,请罗胖子先自陈立场。

“行,那我先说——我觉得科技的进步,是让人类越来越平等的。所以你原先那么多辩题里面的反方唱衰意见,我觉得其实并不是很主流。

原因么,我也看到过不少,我自己也觉得挺对,转述一下——比如,众所周知在没有冰箱的时代,路易十四已经有一个500人的后厨了,他想吃各种新鲜的食物,照样可以吃到。

哪怕大家对路易十四不熟,咱说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书里面的伯爵就可以在巴黎吃到新鲜的伏尔加河鲟鳇鱼和鱼子酱,无非是靠砸大钱把鱼活着海运到马赛、再用冰块冰镇快马加鞭送到巴黎,跟‘一骑红尘妃子笑’一个待遇。

所以,冰箱的诞生,其实就是解决了人类社会在吃新鲜、异地食物方面的不平等问题,让穷人也吃得起。

又比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生物育种方面的技术进步,才有了无籽西瓜。但是哪怕在没有无籽西瓜技术的时代,比如晚清,老佛爷就已经吃无子瓜了——要吃一次瓜,让宫女太监取四个极品瓜,用特殊刀具只取芯子里的四个瓜瓤小球摆盘,因为瓜瓤的芯是没有子的。吃剩下别的就丢给宫女们吃了。

所以现在有了无籽西瓜技术,其实是解决了没钱的穷人也能跟当初的贵族一样,不吐瓜子就吃到西瓜,这难道不是技术使世界更加平等了么?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马太效应是存在,发明新技术新应用的人是赚到了大钱,成为了新贵,也改变了财富格局的版图。但穷人们得到的物质享受却是实实在在提升了,而且有和当年的巨富、贵族们渐渐持平的趋势。

这难道不足以说‘科技的进步,总体上是使人类越来越平等,而不是越来越不平等’了么?”

冯见雄身边的几个队友,尤其是那俩功力不深、应变稍差的,听了罗胖子这番很有昂扬扇动力的话语,不由也有些动摇。

“貌似这胖子说得也挺光伟正,科技进步总是让世界更美好的,让人类更平等也是应该的吧?小雄(冯学长)历来这么多思辨的考虑,无非是无则加勉,尽量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对于大基调确实不该否定。”

“听起来怎么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貌似举的例子有些过于牵强了吧。能在古代吃到无籽西瓜,吃到新鲜的伏尔加鲟鳇鱼,貌似并不需要称孤道寡才能有这种实力。

有钱的富商人家买个冰鉴,也能吃到新鲜的异地特产,吃几个瓜也用不着太后之尊,只是普通有钱人没想到这种程度的变着法儿奢侈。罗胖子这番话,应该是故意去掉了‘科技进步让普通穷人和中产有钱人更平等’这层皮,偷换到‘科技进步使普通穷人和顶级统治者更平等’的概念上,所以有很大问题……”

这是虞美琴的想法,她显然比其他两个队友冷静一些,没有被轻易忽悠到。

果不其然,冯见雄也仅仅想了数秒,就驳斥道:“这番话,应该是某些安利派的科普作家,关起门来写的吧~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偷换概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