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伏藏师 > 第三百八十九章 操控大杀器的遥控器

伏藏师 第三百八十九章 操控大杀器的遥控器

作者:飞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16 来源:笔趣阁

“正是,正是。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经林轩提醒,帕夏终于明白了那熔炉的含义,连连点头,向林轩投以钦佩的眼神。

林轩知道,远古时期遗留在地球上的很多所谓“神器、神迹”都是跟繁衍后代、图腾崇拜有关的。所以,很多器物的形状都是模仿女性身体而制成。

在中国,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等等。考古学家在以上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远古人类在女性领导下展开社会劳动的石刻,可见在那时的社会结构中,女为尊上、男为卑下,跟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大不相同。

现在,如果帕夏看到的熔炉是女体形状,可知它是跟远古母系文化有着某种关联的。

大概是两年前,林轩曾在西藏土人的带领下,进入了地处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的女王谷,去处理几个疑难病症。

女王谷是中国四川西部大小金川等地大渡河上游流域的古代名称,该地区由冰河和水流侵蚀而成,形成海拔约5000米的高山峡谷,所有河流都被周围陡峭的悬崖所包围,人迹罕至,绝无污染。

在那次出诊行动中,林轩自始至终被黑布蒙住眼睛,大部分时间骑在骡马背上,对于沿途路线一无所知。最终,他凭着自己的医术治好了几位患病的年长妇女,带着应得的酬劳全身而退。

女王谷是西藏探险家们津津乐道的目标之一,但大部分人都止步于默尔多神山外围的大小雪岭、黑叶沟、牦牛峡一带,再向前,根本找不到进山的通道。

林轩查过资料,自古以来人们把墨尔多神山周围纵横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嘉莫”是指女王,“查瓦绒”是指河谷,合起来即表示女王河谷。这个称呼源于藏语“rgyalmorong”,意为“女王谷”。

史料记载:女王谷依山傍水,几水交汇。女王居九层的高楼,与今天丹巴情况近似。

有探险家透露,女王谷中的女子有古蜀人和夷人的本底血统加之元代蒙古人、清代满族人等强悍族群的混血,体魄健康,貌美如花,有着穿百褶裙的特殊习俗,与藏区其它民族不同。在女王谷中,女性地位较高,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尚青、居碉楼等文化元素盛行。

当年,林轩之所以应邀进入女王谷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探究“地球轴心”的秘密。可惜的是,藏区广袤,凭他一人之力,穷尽毕生时间,也无法将每一条河、每一道峡谷探明究竟。

林轩绝对相信,藏区的高山峡谷深处,存在无数生活在原始状态的部落村庄,那是人类进行古文化研究的活化石,其人文价值不可估量。

要想探究远古秘密,只能从那些原始村落上入手,而“地球轴心”正是那样一个远古谜题。

联想到女王谷的经历,林轩突然有了“打破镜面去看个究竟”的冲动。

帕夏毕竟只是战士,既没有现代人的文化认知水平,也没有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所以那大熔炉、岩浆、壁画都无法触动他,只会给他带来恐慌。

“帕夏,你愿不愿意再回到那地方去,把所有的场景画下来给我看?”林轩知道这要求很过分,但仍不想放弃希望。

“回去?”帕夏大力摇头,“我宁愿面对德国党卫军的冲锋枪,也不想再看到那些令人毛骨悚然、背后冒凉气的壁画。”

林轩长叹,无法勉强对方,只得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熔炉熬煮岩浆有什么意义?岩浆如果不能宣泄出来,就算温度再高,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没有亲眼看见熔炉的真实情形,所以林轩暂时无法想通这个问题。

“朱可夫哪去了?”那人到现在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回密室去了。”林轩淡淡地回答。

“密室?难道跟大杀器有关?”那人立即联想到事情的最关键之处,“作为苏军大元帅,他肯定知道一些外界从未传播开来的秘密,把历史学家都瞒过了。大杀器,大杀器……他一定找到了跟大杀器有关的最重要线索——我回去,你在这里守着,有事情就长啸联络!”

那人的反应极快,一边告诉林轩这些,一边向密室方向飞奔。

林轩叹了口气,深知以那人的处事手法,只要发现了大杀器,就一定会据为己有,阻挡者杀无赦。

“你自知无法回来了,对不对?”林轩用唇语询问帕夏。

“没错,之前我拼命想穿过气墙,就是想向柏林城外的部队发出警告,免得他们跟我一样误入歧途。现在,你知道真相了,我回去不回去,已经没有实质意义。很多俄罗斯青年为了保卫国家战死,我同样可以为国家而捐躯。”帕夏微笑起来,脸色越发苍白。

他们两个只隔着一层玻璃,但却生死殊途,阴阳异路。

“帕夏,不管怎样,二战之中,像你这样视死如归的英雄成千上万,正是因为有你们,盟军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林轩由衷地表示敬佩。

一个人的死对世界大战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成千上万、十万、百万的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用自己的躯体铺平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众志成城、集腋成裘就是这个道理,这些已经长眠于大地的人,值得全球人类景仰。

同样,在亚洲战场上,中国年轻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为了消灭侵略者而殚精竭虑,不惜以生命为赌注。

他们胸怀“必胜”的信念,比中了蛊的人更执着,一直结伴向前走,直至完成了八年抗战、三年内战,然后马放南山,解甲归田,迎来躺在功劳簿上休息的时候。

“胜利?”帕夏不解。

只有经过1945纳粹溃败、日本投降那种时刻的人,才能体会到胜利来之不易,和平的成果更值得好好珍惜。可惜,帕夏是生活在柏林之围的战士,不可能预知后面的事情。

“二战最终以盟军胜利而告终。”林轩重复。

“你怎么知道?据说德国纳粹已经深入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寻找‘不死勇士’,结果呢?结果呢?”帕夏半信半疑。

“世界上也许没有‘不死勇士’,总之,纳粹的统一全球之梦彻底破碎了。”林轩回答。

那人一直没有回来,他心底隐隐有了不祥之兆。

“怎么可能呢?你怎么可能知道后面的事?”帕夏狐疑地问。

林轩正色回答:“如今这里发生的一切,已经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来梳理。你只需要知道,那个大熔炉对于地球人类而言无比重要,如果我们能会合在一起,就带我去那里。”

在1945年之前的时间里,苏联人为了保卫国家、抵御侵略者而战,生死悬于一线,国破家亡的惨剧转眼即至。所以,他们无法去思考更多,只为争取自己应有的尊严和生存而忙忙碌碌。从这种意义上说,帕夏是没有太多复杂思想的,他甚至都无法理解林轩是从何处出现的。那么,如果镜面不能被打破,帕夏就将是困在镜子里的陌生人,下场可想而知。

对于帕夏来说,那是一个可怕的悲剧。

对于朱可夫来说,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局,因为他所有的孩子都将葬送在这场人类浩劫之中,家族绝后,无法传宗接代。

“到这里来?还是算了吧。如果不是心理承受能力超强的人,只会像我的队员一样饮弹自尽。”帕夏摇着头说。

“那可未必。”林轩微笑。

现代特种兵训练技术要比二战时的训练水平高明万倍,相当于全副武装的快枪手对决冷兵器时代的披甲武士。帕夏能做到的,林轩一定能做到;帕夏做不到的,林轩也能毫不费力地做到。

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林轩暂时缺乏穿越镜面的契机。

“喂,不好了,注意隐蔽……”那人的尖锐呼喊声向这边传来。

林轩皱眉,那人已经跳跃着撤回来。在他后面,密室方向枪声大作,并且伴随着一阵阵杂乱的脚步声。

“出大事了,苏军增援突击队已到!”那人再次大叫。

林轩没有急着避开,而是迎着那人飞驰的身影向前。

那人的身体快速起落,眨眼间到了林轩面前,骤然停住,果真是“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朱可夫带人杀过来,这里没有任何逃生道路,只怕要发生一次正面火拼。”那人连珠炮一样说。

“哒哒哒”,一串子弹扫过来,在林轩头顶上的岩石表面凿出一排杂乱的弹孔。

林轩从枪声判断,那是dp轻机枪在射击。

dp轻机枪又称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使用弹盘供弹, 1926年由苏联工兵中将瓦西里??捷格加廖夫设计而成,1927年定型并开始制造,1928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是苏联在二战中装备的主要轻机枪。该枪在军队的称号为“dp轻机枪”,国际轻武器界一般通称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该枪大量装备中方军队,也被俗称为“转盘机枪”,因其大弹盘得名。

更可怕的是,此刻至少有六挺轻机枪在吼叫,弹雨不停地泼洒过来,落在林轩的四周。

“他们并不想杀我们,那样做毫无价值。还有,朱可夫先撤回去再卷土重来,只是为了救他的儿子。这种情况下,任何言语上的冒犯都会成为点燃火药桶的导火线。

“不要动,举起手来”林轩低声说。

“什么?举手投降吗?”那人一怔。

这种环境下,退无可退,避无可避,双方和解也许是唯一的活路。

虽然之前那人杀了数十名苏军突击队的战士,但林轩相信,朱可夫意在救人,绝对不会在小事上纠缠。

“举手。”林轩一边说,一边先举起双手。

那人也跟着举手,贴墙站立,等朱可夫过来。

很快,朱可夫带着几十人回来,直奔那镜面。在他身后,四名战士抬着那只转椅亦步亦趋地跟随。

“不要急,帕夏,不要急,爸爸来救你!我来救你!”朱可夫用力拍打着镜面,发出阵阵“啪啪”声。

林轩希望大杀器并没有藏在转椅里,因为朱可夫随时都能引爆大杀器,把这个山底世界全然毁灭。当然,大杀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简称,其体积可想而知,要大于普通的炸弹许多。

希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朱可夫转身,高举右手,亮出掌心里那个金色遥控器:“你们看,只要按下去,隐藏着的大杀器就会爆炸,所有人同归于尽。”

遥控器只有一根拇指那么大,林轩想飞身去抢也不容易。

“什么是大杀器?”那人骇然问。

“核弹。”朱可夫直接承认。

“大杀器在哪里?”林轩问。

朱可夫摇头:“你们没必要知道,大家都需要为自己的愚蠢而买单。”

这句话颇为耐人寻味,林轩不知道他是指自己还是指对方。

如果“大杀器”就是“核武器”那么可以粗略判断,纳粹德国在1944年前后已经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战争开始前,苏联与德国签订过互不侵犯条约,但结果又怎么样呢?德国的战车深入苏联境内,险些成功地‘直捣黄龙府’,打得苏联军民抬不起头来,差一点全国上下都做了亡国奴——”朱可夫悠悠讲述。

二战,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完全颠覆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浩劫中,人类就像飘零的落叶,无法自主,只能随波逐流。

“还好,我们大难不死,又杀到这里来了!” 朱可夫说。

他挥舞手臂,大声下令,“都准备好,不管即将发生什么,今天必须要把帕夏救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