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伏藏师 > 第三百二十章 花、沙中的宇宙

伏藏师 第三百二十章 花、沙中的宇宙

作者:飞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16 来源:笔趣阁

“谁在那里?”林轩蓦地转身,盯着两人左侧十五步之外的一个岩浆漩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什么?”原先生吃了一惊,从那种萎靡状态里跳脱出来。

“我感觉到有个什么东西在那里。”林轩低声说。在这个空旷而灼热的巨大世界里,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后背生凉,毛骨悚然。

岩浆不断打着旋从他们栖身的石台边流过去,林轩关注的位置并没有可供落脚之处,仅仅是一个直径忽增忽减的诡异漩涡。

“怎样才可以身在岩浆之中而不受伤害?”林轩问。

原先生低声回答:“那把宝刀有着类似于中国道家‘避火诀’的功效,而我也曾经修炼过江西龙虎山的‘忍字诀’,一旦面临无法躲过的戕害,就将全身的毛孔关闭,拼死对抗外来伤害。更重要的是,我跌入的那个岩浆坑其中充满了气体,毫无规则地向上乱冒,这才让我侥幸活下来,此生再也不想尝试第二次了。”

其实,人生很多事情没有奇迹可言,原先生能跌入岩浆坑不死,是自身长年累月不辍修行的结果。

武功、修行、技艺没有任何可以投机取巧之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林轩再次感叹:“真是可惜了那把宝刀,竟然给牙神流魔尊做了殉葬品。”

“那大概就是那把刀的命运吧,取之于日本,再还给日本人。”原先生也轻声感叹。

那漩涡维持了不到五分钟,随即顺流下行,液面恢复平静。

“你有什么发现?”原先生问。

“我总感觉被人从高处、远处偷窥着,但又发现不了什么,这一次,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看是否能笑到最后。”林轩说。

既然岩浆中不可能藏住东西,那么最可怕之敌就应该在岩浆流去的远方。

林轩低声问:“原先生,你感觉怎样?”

原先生点头,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神情已经恢复了镇定和冷静。

“我们开始向前走吧?这种时候,我需要你的帮助。”林轩恳切地说。

于是,两人离开石台,慢慢向前走。

走出越三公里之后,空间渐渐收窄,由最初的五十步宽、二十米高缩减为二十步宽、十米左右高度,岩浆的流速也渐渐增快,他们只能沿着空间的右侧狭窄边缘艰难前进。

“其实这里是我没预测到的地方……林轩,我自从下了那道悬崖之后,所有判断力都受了影响,战斗力也大幅减弱。这种情况之前从未出现过,甚至包括我在石窟里的时候,都没有对自己失去过信心。还记得吗?我在石窟的居住之处有着四台高等级潜望镜?”原先生一边走一边气喘吁吁地问。

“记得。”林轩简短回答。

“那潜望镜的成像原理就是海市蜃楼的光谱变种现象,通过光的穿射、折射、反射,将有用的信号重新组合,从中挑选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东西。最初我买下它们是想探索那巫女的下落,但阴差阳错之间,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复杂事件。”原先生尽量用最浅显的道理说明白这事。

林轩举手示意:“原先生,你只管往下说。”

原先生点头:“简单说,潜望镜的最外层镜头能通过特殊的遥感手段与国外最先进的卫星成像机构连接;中间镜头则可以从六十四个方位角俯瞰地球的方方面面,与美国安置在百慕大哈密尔顿市中心的全球军情观察塔连接;里层镜头连接着全球矿井检测扫描中心;最里层镜头则连接着51号地区的神秘事件观察室监控器。”

如果这种解释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很可能被认为是胡说八道,而原先生作为“四大游侠”之一,完全有能力也有兴趣做到这些。所以,四个镜头的作用是真实可信的。

“第一个镜头连接的是哈勃望远镜吗?”林轩问。

原先生点头:“没错。”

那是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为名、在轨道上环绕著地球的望远镜,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它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口,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天文物理方面的难题,其超深空视场是天文学家迄今为止获得的最深入、最敏锐的光学影像。

“还有空间红外望远镜、空间干涉望远镜、地外行星搜寻者、康普顿太空望远镜、x射线太空望远镜等等第一手的宇宙观察资料。”原先生继续说下去,“我已经动用了所有的力量,试图找回失去的那个人,而且我隐居到珠峰之下,就是为了不受任何打扰,在天然极寒的最佳思考环境中完成这项工作。可惜的是,我没有找到我想要的,但却发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蜂巢宇宙。”

普通人听到这么多晦涩的概念就已经头昏脑涨了,但那些进入了林轩耳朵里,自然而然地连缀成有巨大的价值的情报。他非但不畏惧这些专业性词汇,而且希望越多越好。在他看来,只有堆积如山、汗牛充栋的资料才能让一件事从量变到质变,令最终事实浮出水面。

“古代中国禅宗已经发现‘一花一佛国、一沙一世界’的宇宙真理,并编纂成这种对仗文字流传于世。可惜,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太快,每一代都充斥着炼丹、风水、堪舆等等招摇撞骗之徒,重复上演着劣币驱逐良币的闹剧。结果,真理被谎言和邪说埋没,成了文学家们消遣的小玩意儿——一花一佛国,一沙一世界,这是多么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文字啊,前辈们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永远不要舍近求远,去遥远的虚空之处寻找,因为那种行为等同于大海捞针。相反,要从小中见大,从小我中求伟大,从一朵花、一粒沙中找到真正的宇宙。对比以上道理,美国太空总署乃至全球任何一个太空研究强国目前走的路都是错误的,宇宙之内,空空如也,人类要寻找的东西就是地球上。”原先生又说。

林轩一言不发地听着,把原先生的话全都装进脑子里。

“你听得懂吗?”原先生问。

林轩点头:“你的意思是,人类到外太空里去探索能够移民的星球、寻找活的生命、与外星人沟通都只是缘木求鱼,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原先生脸上掠过一阵惊喜:“没错。”

林轩接着问:“那么,按你的意思,外太空空无一物,没有人类需要的东西,对吗?”

原先生点头:“没错,就像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找一个美国人,最好是到哪里去找?”

林轩回答:“当然是去美国找,因为那里全都是美国人。”

“如果你是要找一个地球人或者是一大批与地球人相似的人呢?”原先生追问。

林轩自然而然地回答:“当然是在地球找,因为只要出现在这里的,全都是地球人。”

这样的回答看似顺理成章,但却包含着很高深的智慧。

宇宙学家、天文学家、航天学家们都以为飞出地球、飞向太空才是寻找地外生命的唯一途径,殊不知,反向思考就能明白过来,人类脚下踩着的地球还没有探索清楚,何须着急向宇宙发展?

这个星球地大物博,人类仅仅占据了表面的一层,却不思进取,以为已经完全掌控了它,肆意开采挖掘、污染糟践,无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性,着实是鼠目寸光之至。

“人类能够认识的,只有身边的宇宙,就算强行发展超过光速的外太空航行器飞出太阳系和银河系,也一定毫无发现,就像是去大海里捞一个不知长度、不知形状的针一样,耗费百年千年的光阴,依旧是沙上建塔、水中起屋,毫无意义。”原先生终于讲出了答案。

林轩连跳了两次,跃上了一个稍微宽敞的高台,转身看着原先生。

刚刚他们讨论的问题非常深奥,值得天文学家、哲学家们写一篇洋洋万言的长文。只不过,文章是文章,现实是现实,林轩眼下就是要确认“蜂巢宇宙”的事。

“原先生,关于‘蜂巢宇宙’,你还知道什么?”林轩问。

同时,他观察到岩浆的流速越来越急,可见这个空间是逐渐收窄的,到了最后,也许会缩成一条管道。

“管道?”林轩猛然警醒,“热流由管道注入某个巨大的机器,机器产生动力,驱使地球轴心转动——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地球的转动要依靠岩浆的高热来驱动,那是天然的燃料,比任何一种油料、酒精更能提供持续恒久的热能。各国都有活火山、地下岩浆井、地火沼泽之类的奇怪地理构造,那些都是为地球轴心提供热能支持的。”

数年前,美国曾拍过一部名为《地心毁灭》的电影,那部影片讲述的就是一群科学家深入地心驱动地球自转的故事。在影片中,一群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家驾驶一艘前所未有的地心航舰,深入地心内部的高温岩浆之中释放核弹,核爆炸的威力使岩浆发生震荡,地球核心再度转动,避免了地心毁灭导致世界末日的大悲剧。

以前有无数例子说明,美国的科幻电影具有无比正确的前瞻性,电影中展现的很多当时匪夷所思的细节,时至今日已经成了人类的真实生活。

如果《地心毁灭》这部电影的主题能够站得住脚,则其中心论点与林轩所想的不谋而合,都是证明了“地球轴心存在、地球依赖轴心动力的驱动、谁掌控了地球轴心就掌控了地球和人类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