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伏藏师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从未开庭的审判日

伏藏师 第二百七十八章 从未开庭的审判日

作者:飞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16 来源:笔趣阁

别人费尽心机也无法穿越镜面,而林轩却在无意之中进入这里来,对于骆原等人来说,这真的是一种莫大的讽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只是,这种一往无前的行动已经没有时间考虑退路,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你相信的,是哪一种预言?”林轩问。

堂娜立刻回答:“在我心里最看重、最相信的,就是饱受世人诟病的‘末日审判’。”

两人都是当世万里无一的智者,对谈时往往只需要说几个字,对方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在欧美诸国曾经流传过无数次“末日审判”的版本,林轩相信,此刻堂娜说的是跟美国哈罗德??坎平传教士有关的那则“总也不开庭的末日审判”。

跟那个预言有关的内容如下:

1992年,来自美国加州奥克兰市“家庭电台牧师团”的哈罗德??坎平传教士出版了一本名为《1994》的书。他在书中信誓旦旦地预言,1994年9月中旬的某一天,基督将再临人间,世界随之毁灭。不过,1994年世界并没有毁灭。随后,他又再次预言,耶稣将在2011年5月21日下午6时第二次来到人间,人类将面对世界末日的“审判”,审判日之后的153天,也就是该年的10月21日,世界将彻底不复存在。

坎平自称,他悉心研究《圣经》50多年,通过复杂的数字密码计算出“世界末日”的精确日期。他做出两度惊人预言的依据是这样——第一,《圣经》上所说诺亚方舟的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4990年,距今恰好7000年。同时,上帝曾对诺亚说过,洪水开始前他有7天时间准备。上帝的一天相当于人类1000年,为此2011年应该是大灾难之年。第二,《圣经》上耶稣受刑的日期,是公元33年4月1日,到2011年5月21日,恰好是722500天。这个数字可用5x10x17x5x10x17=722500表示。这些数字在《圣经》中有特定含义,数字5表示赎罪或者救赎,数字0代表全部,而数字17则意味着天堂。

他曾在教会活动中向听众们详细解释预言的种种依据、“审判日”即将到来的各种预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反复提到的“镜面崩溃理论”,该理论曾被美国好莱坞导演们多次借用,拍成了诸如《魔镜》、《镜屋》、《镜面迷城》等等风靡一时的“镜”系列电影。同时,大陆最早接触这一理论的某位著名探险悬疑作家,也写出了一册名为《镜面杀人魔》的恐怖小说,行销亚洲,创下了单本销售百万册的记录。

林轩本想说“审判日并未到来”这句话,但他始终没说出口。

世事难料,有些坏事在上一秒没有发生,并不代表下一秒不会发生。而且,他相信堂娜说的,是另外一些人误打误撞,破坏或者延迟了“审判日”的来临。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盗墓之王杨天的身上,正是杨天在埃及沙漠中缠斗六臂幻象魔,才破坏了“1999恐怖大王从天而降”的预言,并最终将人类从死亡的阴影中解救出来。

那么,他也在想:“破坏了‘审判日’的人是谁?”

“经书上曾说,审判日必定到来。”堂娜说,“当镜面毁灭、内与外的世界相融合、虚幻秘境成为现实、魔与人失去限界……只有审判日,才能保证地球的存在,上帝震怒,消灭所有寄生于地球上的物种,让一切由细菌的年代重新开始。”

两人处于绝境之中,本应为自己的生命和未来而担心,但在此刻却同时想到了全人类、地球甚至宇宙的最终命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地球遭到清洗之时,他们也只是六十亿人口、不计其数生物中的沧海一粟,无法摆脱大预言的桎梏。

“那样一想,人类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林轩苦笑起来。

在进入镜面的刹那,他所在的空间无限放大,身体和视角无限远离地球,飞向遥远的太空。那一刻,他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渺小。

堂娜长叹着回答:“是啊,当一个人进入了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超越生死、人鬼、苦乐的边界之后,不管他身为一只毛毛虫还是一只蝴蝶,其结果都是相同的。正如你们中国古人庄周一样,蝶亦人,人亦蝶,人亦鱼,鱼亦人,在各种生物的生命形态中自由穿梭,借着智慧之舟的托载穿越于时空之中,才是最伟大的。”

作为一名超级间谍,她对各国文化都有极深的涉猎,连中国最古老、最睿智的诸子百家著作都能信手拈来。

“蝶亦人”的例子来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典出于《庄子??齐物论》一书,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这里,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进行描述,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以及生死物化的观点。故事极其短小,但其中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而且,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就曾根据这个典故写出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千古名句。

同样,历史上著名的《梁祝》故事,也引用了“庄周梦蝶”的内容,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对痴男怨女最后的结局升华为“化蝶”,生不能同寝同穴,死则转生为比翼蝴蝶,双双对对,翩然花丛之间。

“人亦鱼”的例子则是来源于著名的庄子、惠子《濠梁之辩》。

那段冠绝千古的智者辩论记载于《庄子??秋水》篇中,原文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蝶亦人”的故事只发生在一人、一蝶之间,人物与结构相对简单,可以看成是平面图形、二维世界。

“人亦鱼”的故事则发生在感叹者、听者与鱼这三者之间,即三维立体世界,逻辑结构则骤然增加数倍。

同理,林轩与堂娜的交谈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也相对简单。

林轩的第六感忽然强烈地感觉到,这个类似于立体海洋的世界里,似乎并非只有他们两个,而是包罗万象,复杂纷呈。

于是,他陡然间脱口而出:“堂娜,你所在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里面究竟有什么?”

“以太。”堂娜极痛苦、极困惑、极艰涩、极忧惧地低声回答,“在这里,处处充满了以太,绝望的以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