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伏藏师 > 第二百五十三章 燃灯古佛

伏藏师 第二百五十三章 燃灯古佛

作者:飞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7:16 来源:笔趣阁

“燃灯古佛”那名称的由来如下: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

《大智度论》卷九记载:“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四教集解》卷记载:“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

从声音所说的内容分析,那声音代表的就是“燃灯古佛”,但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变成了女声?

在佛经与现实意义中,燃灯古佛代表的是永远不灭的希望,给所有靠近它的人带来辉煌和温暖,正如那佛的名字一样,他就是一盏不灭的灯火。

林轩向着那灯火深鞠一躬,表示对燃灯古佛的崇敬之情。

“你信我?”那声音问。

林轩点点头。

他从来不是个轻信的人,但第六感告诉他,在这个巨大的黑暗空间里,对面的灯火以及灯火背后的声音,是唯一值得他信任的。

“我相信你。”他又补充,随即长叹。

“既然信任,为何又长叹?”那声音问。

林轩不知道自己所叹何来,也许是因为一路追索地球轴心的不易,也许是因为堂娜的过早离去,也许是因为目睹了各路人马为争夺地球轴心而纷纷飞蛾投火般的死亡。总之,这次接受组织的委派来处理地球轴心的事,是他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冗长而曲折,凶险而繁复,几乎每个大人物的死都会引起他心灵的震动。

尤其是石窟大火的这一次,那么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随火而逝,让他不胜唏嘘,正如唐人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一把火起,葬送一切,再辉煌伟大、再功成名就、再名满天下、再诗酒风流的大人物,也都不复存在了。

“我叹的只是人类蝼蚁般的一生罢了。”他回答。

“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也只能是如此。不如我带你看看佛的一生,如何?”那声音问。

林轩先是愕然,随即苦笑:“佛的一生?佛难道不是永生不灭的吗?”

在人类看来,佛的寿命永远没有终结的时候,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更久远,直到人类所发明的数字无法标注其年份为止。那是人类所能想象的寿命之极限,即使是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比,也无法跟任何一位神佛相提并论。

“既有生,就有灭,不是吗?”那声音反问。

林轩无法想象“佛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状态,遂立即点头:“多谢。”

那灯火渐渐缩小,最后缩到只有麦粒、针尖那么大,几乎不可见,林轩必须凝聚心神,用心灵去感知它的存在,仿佛那是一个将死之人口唇鼻腔里最后一丝残存的气息,也许下一秒钟就要彻底消失了。

林轩有了窒息的感觉,胸腔发闷,喘不过气来。

他张开嘴呼吸,但根本呼吸不到氧气,四周的空气像是僵硬了一般。

自然而然的,他体内的真气启动了“内循环”与“逆循环”的过程,那种内家正宗气功类似于中国古代江湖上的“龟息功”或古代印度的“大瑜伽生死术”,完全是依靠自己体内的能量储备来供养人体生存所需氧气。极端条件下,他能比普通人多存活一周以上,生存状态处于不死不生之间。

半生半死、半荣半枯本来就是人类修行的极限状态,无论汉川佛教、藏传佛教、道家丹派还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七十二自然门,都有类似的描述。

不知过了多久,林轩垂下眼帘,即将要沉睡过去,进入“冥思苦想”的自闭状态。

唯有那样,他的体内消耗才会降至最低,以抵御身外的缺氧环境。

轰的一声,他的视野中突然爆出了一朵灿烂的烟花,直径巨大,竟然在一爆开之后,将他的视野全都占得满满当当,没有一丝空隙。接着,第二次、第三次爆炸又出现,那第一个烟花飞溅出的每一个光点,全都二次爆开,爆开后的光点则进行了第三次爆炸,如此一直循环下去,在林轩的视界里形成了繁复不休的璀璨过程。

林轩精神一振,因为在烟花的世界里,他突然又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烟花持续了十几分钟才散,爆炸结束,黑暗之中只剩晴夜银河一样的闪烁繁星,美妙、冷冽、幽远、深邃,使林轩心中一片清净,忘掉了尘世间的一切纷纷攘攘。

“有多少个星点,就有多少个修行者。”那声音解释。

“那其中,是否有一颗星代表你?”林轩问。

“不,这就是我。”那声音回答。

林轩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始终不能下定论。佛即是灯,灯即是佛,这就是佛家经卷上表述过的玄妙理论。延伸来讲,佛本来不是灯,但他以灯的形式存在,让世人看见并且相信、膜拜、传诵,将全宇宙最高等、最晦涩的智慧变成浅显易懂的模式让人理解。否则的话,夏虫不可以语冰,佛的形象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畴,两种状态的生命群连丝毫的沟通可能都不存在了。

佛,其梵文为 buddha,音译为“佛陀”,后简称为“佛”,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好极了。”林轩情不自禁地赞叹。

“没错,好极了。”那声音也说。

一人、一灯在一瞬间有了心灵最高境界的沟通,仿佛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

林轩赞的是燃灯古佛将自身形象缩减为渺小的火头,但一切智慧皆在火头之内蕴含,又用光照的形式宣之于外,使世人感知、喜爱、依赖。这一点,与普罗米修斯偷盗圣火带给人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燃灯古佛与普罗米修斯都是神界、佛界中代表“善”的形象,他们不为己、只为人,不争先、只谦让,正因为不为己、不争先,所以才永远镌刻在人类的思想之中。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在林轩此刻看来,燃灯古佛、普罗米修斯、老子都是“不争、利他”的经典形象,那岂不也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