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无限世界进化史 > 第七十五章 此事必有蹊跷!

无限世界进化史 第七十五章 此事必有蹊跷!

作者:炎炎三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5:11 来源:笔趣阁

楚国,汨罗江边。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流动的江水奔腾不息,李易他们沿着江岸一路走来,终于在八月中旬找到了他们的目标。

和李易认知中的巫不同,眼前的这名男子的脸上并没有画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图案,身子骨也不像是炼体练出来的那般强横。

就好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失意的中年人而已。

只是老子给予他们的那封信上突然浮现出了箭头样的标志,因此他们才得以知晓眼前的这名显得有些清瘦的中年男子竟然就是道圣所要联系的那位神秘的“巫”。

“说不定,‘巫’只是一个代号?”李易心中暗想,尽管这个男子和他印象中的巫不符合,但是老子的信已经指定了目标,那么就是他了。

本来,在李易当初听到汨罗江这个名字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屈原,但是后来仔细想想,以屈原的历史地位,现在的屈原说不定已经晋级天境甚至传奇了,怎么可能还会想那个没有实力,被排挤的三闾大夫一样还是会有这个结局呢?

再加上脑海中对于巫的固有印象,所以他倒是没有什么探究眼前的这名中年秘密的想法。

可是谁知道,就在他们赶向那清瘦中年男子的时候,他竟然好像发了疯一样,直接就要往奔腾不息的汨罗江中跳。

“且慢!”

“别跳啊!”

两声大喝成功地阻拦了这中年男子一下,他暂时的放弃了跳江,可是在死亡面前走了一遭的他倒是没什么后怕之类的情绪,反而是饶有兴趣的看向关键时刻叫住他的两拨人。

一拨人是五名少年,全都是十七八岁左右,可是修为竟然已达天境。他还从这些少年身上感受到了人族圣人的气息。看来必定是人族天骄无疑。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少年身上的圣人气息似乎是在遮掩着他们的修为,这就很有趣了。不知道这位圣人意欲何为啊。

而另一拨人他竟然无法看清楚跟脚。

那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渔夫,浑身似乎并没有什么修炼者的气息,可是他凝神一看,确实发现了一些不同,这渔夫,不是一般人!

渔夫好像没有把五名少年,也就是李易他们放在眼里。他的目标似乎就是那名消瘦的中年男人。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至于斯?”

一句话,惊起一池春水。

李易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眼前的这名男子的身份,不是那他猜测的绝对不可能是的屈原还能是谁。

“易,你怎么了?”同伴的异常让罗伊纳有些奇怪,在他们的旅行中,这名神秘而又强大的同伴可是一直保持着那种处变不惊的形象,怎么现在到了他的故乡之后,他惊讶的时刻却来越多了?罗伊纳百思不得其解。

“我没事,只是有些奇怪罢了。”李易表面上这么说,可是内心却几乎在抓狂。

“我刚刚分析出来,这落魄消瘦的中年男子不可能是屈原,结果现在惨遭打脸我会说?”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与此同时,那中年男子的回答更是坐实了他的身份,不是楚国其他的那些一点都不出名的三闾大夫,而是那个几乎融入了华夏民族血脉中的屈原。

屈原,楚国的政治家,改革家,楚国政治家,仔细往上数数,还是楚国王室的血脉。早年年少得志,在发小楚怀王的支持下任左徒、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来被贵族们诽谤,被流放。

再后来,武安君这名杀神攻破楚都,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他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再后来,他逝世两千两百三十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他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再加上,屈原这个名字已经与华夏的端午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几乎相当于每年都要祭祀一番,还不是单独的一家一姓的祭祀,而是每年的全体华夏人民的祭祀。

相比起他来说,其他的那些神明的香火真的可以说远远不够,范围之大,遍布华夏。人数之多,几乎也时全部人民都在过。

试问,在中华的传统节日里,除了端午,还有哪个是这般专门是为了纪念一人的?

就凭以上的这些,但凡是有一个神道、超凡、信仰之力显现的世界,屈原的地位就不可能低到哪里去。

神道显圣,屈原的地位绝对处于前列;文采超凡,屈原也绝对是圣人一级的人物。

所以说在李易从汨罗江联想到屈原的时候,在他的想象里,屈原应该最少是天境的人物,甚至已经有很大的概率已经突破传奇,成为圣人,有诗圣或者辞祖的称号。

既然如此,楚国供着这位大神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将其流放?

但是现在的这名男子的的确确是屈原,李易一时之间有些懵。

屈原和渔夫的对话还在继续,冥冥中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影响着他们两个。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就像《楚辞渔夫》里的那些对话一样,他们两个非要用这明显有些拗口的书面语来说话,连那个渔夫也这样说,而且言辞之间毫不费力读起生僻字来比李易他们这些文化人还要娴熟。

然而这一场景却真真切切的让李易感到一丝不对。人家屈原一个文化人,喜欢这么说话或许是读书习惯了。你一个渔夫,真的不是看不起你,现在是春秋战国时代,虽然这个世界的生产力在超凡力量的加持下,已经快要媲美工业革命初期。但是什么时候人会用书面语来说话啊!

此处必有蹊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