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问道仙葫 > 第三章 紫金铃

问道仙葫 第三章 紫金铃

作者:清野山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5:11 来源:笔趣阁

柳旭摇响铃铛,声音传出,显出惊人变化。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只见其飘忽旋转,每转一圈,即有一道金光射入脑海,随着转速越快,金光越多,于柳旭脑门和铃铛间,成一条金色锁链。

不知过了多久,许是一天、一年或一刹那,铃铛停止转动,‘当啷’一声掉落于地。

柳旭但觉头痛欲裂,满目金光闪烁,拿起铃铛观瞧,原本残余的锈迹,彻底不见,呈现亮丽的紫色,内侧多出九个小字,《九天十地无量紫金铃》。

“此铃之名,果真霸气侧漏!”

随着头部痛感渐弱,脑海中多出篇文章。

柳旭并不急于观看,而是继续摇动‘九天十地无量紫金铃’,看它还有何变化。

此次却大为失望,无论如何摇动,紫金铃似是疲累,毫无反应,原本亮丽的紫色,也缓缓消退,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心中暗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物自晦,看来真是了不得的宝贝。”

整理一番激荡的心绪,心神浸入脑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不知其名,强为之曰道,道法自然…………洋洋洒洒千余字。”

通读数遍,略有所得,此篇章曰《十二重楼通天真解》,博大精深,字字珠玑。

通篇是对宇宙的阐述,是对道的理解,是一篇直指大道的经文,不过有些许遗憾,只是一部残篇,内含炼气法门,只是略微提了提元神之后的事儿。

柳旭却不以为杵,异常兴奋,“能有这等机缘,已是天大的造化,如今得了功法,半只脚已踏入仙门,日后只需勤加修炼,也许真有那脱劫度厄的一日!”

不过转念一想,“我对于修炼一途毫无根基,对于道家的精、气、神魂云云,完全不懂,万一走错一步,那可后悔莫及。”

这就是散修之辈的苦恼,苦无良师益友在侧,完全靠自身瞎捉摸,万一出了岔子,只能落个身死道消。

柳旭得了机缘,无形之中,天道已对其作出考验。

走对了,后续更加艰险,走错了,对不起,只能无缘大道。

因此,问道之路,布满无数艰辛,需时刻秉持本心,一旦踏入,不可瞻前顾后,需勇猛精进,一往无前。

幸好柳旭有自知之明,没有冒然修炼,强压下心头之念,刻苦钻研,只望早日把这篇经文吃透。

不知不觉间,过了半月时光,日夜受经文侵染,已有丝丝缕缕出尘之意。

这天正在铺子当值,忽有两人骂骂咧咧的闯入,高声叫骂:“柳树林你个老小子,快给爷爷滚出来。”

柳旭当即认出,此二人乃城南一带著名的泼皮,刘氏兄弟,整日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靠欺压良善为生。

看二人之状,心中思忖,“堂叔向来与张管事交好,这两个痞子从来不曾滋扰,为何今日如此这般?稍后要问一问叔父,先把他俩打发了再说。”

他自幼练武,对付被酒色虚体二人,足矣。

从柜面后起身,出言毫不客气:“刘大刘二,你们不去偷鸡摸狗,安敢到此撒野?”

刘大未曾想柳旭如此硬气,见周围有街坊围观,为了不掉面皮,亦张口骂道:“你个小崽子少他妈废话,把柳树林那老杀才叫出来,老子有事问他?”

柳旭听其言语辱及亡母,心头火起,当下不再废言,三拳两脚将二人踢出门外。

“与这俩痞子吵闹,无异于自降身价,这是何苦来哉。”

刘大刘二摔在地上,痛的呲牙咧嘴,耳闻周围哄笑之声,暗暗记下几人,撂下两句狠话,灰溜溜的逃离!

此刻柳树林闻讯而来,柳旭直接问道:“叔父,这两个泼皮向来不敢到此胡闹,今日又是唱的哪一出?”

柳树林只觉此儿数日不见,犹如脱胎换骨一般,然亦无心多问:“切莫心急,随我入内叙话。”

二人安坐之后,柳树林一声长叹:“哎,你可记得数日前,送给张管事之物?麻烦就是由此而来。

那是三年前,我偶然间收的一件当品,卖家是个落拓之人。

据他讲,祖上曾经出个了不得的人物,说是修炼有成,得道成仙之辈,为了照顾后辈,留下一宗异宝,代代相传之下,如今到了他手中。

他因烂赌成性,输光了家产,唯有此物留存,为了还清赌债,才不得已来此求助。

此物他要价三千两白银,说是翻了本儿之后,还要赎回去,叫我看管仔细。

当时我也好奇,看了他所谓的异宝,不过是一枚有些年头的木质牌符,心中断定此人就是个江湖骗子,来此讹诈,哪里还肯听他之言,直接就往外赶。

不过此人拖拖拉拉,价格也是一降再降,最后实在碍不过情面,给了他五两银子,打发他走。

此人临走时还信誓旦旦,最多半月,就来赎回,这一晃就过了三年,再也不见其人。

前些时日与张管事闲谈,把此事当做笑话讲给他听,谁成想他却上了心,说是要鉴赏鉴赏,我也不好推脱,这才叫你送了过去。

谁知竟然出了差错,漏了口风,说我这里有宝物,可长生不老,如今已是街知巷闻。

刘大刘二也是想借机占些便宜,前两日我已给了二人几两银子,没想到居然还不死心。

经我多方打探,那烂赌鬼当年卖掉的祖宅,辗转数人之手,如今已落入知府手中,正是那日你去的宅院。

而那些过手之人,具已失踪,如今我惶惶不可终日,怕是那赌鬼的先祖前来寻仇!哎…”

柳旭心中思量,“不提此令牌究竟为何物,有何妙用,在叔父手中多年,也没出什么事儿,为何到了张管事手里,就引出这么些麻烦,而且最近知府家怪事连连,看来根源就在于那座宅院,其中必有蹊跷。”

冥思苦想,只觉得眼前有一层迷雾遮了视线,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究其根源,还是自身实力低微,不能接触上层的消息,当务之急,应抓紧时间,争取早日吃透法诀。

废寝忘食过了半月,终于把此篇文章倒背如流,结合归云子所讲道门之事,方才真正理解了炼气的精意。

何为气?如何炼?要明白这两个问题,先要明白身和心,身就是身体,心就是神魂,身体滋养神魂,神魂统领身体。

气:即天地元气。

炼:人体内有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外加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因出生之时,沾染后天浊气,使之闭塞不通。

把神魂和肉身之间的关系理顺,使之互归统属,条理分明,即是炼。

修炼此法第一步,需以丹田为基,周身经脉窍穴为体,观想出一座白玉养魂楼,神魂入内而坐,日夜吞吐天地元气,至此奠定道基,此乃重中之重,万不可疏忽大意。

这白玉养魂楼,虽有名,却无实,须得自行设计。

此楼虽是观想而出,曰虚,却不可轻言糊弄,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根基扎实,结构坚固,方有可能显现而出,曰实,虚实之间,妙用无穷。

柳旭一阵头痛,心中大加抱怨,“我他娘的又非泥瓦木匠,怎能知晓如何建楼,莫非修习此法决,须得学习这些?难道创出此法之人,乃是泥瓦匠出身?”

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一处或可解决此事。

柳州府有一著名景点,白玉湖,因湖中心有一岛,其上矗立一座白塔,从远处观望,犹如一块美玉嵌在湖心,因此得名。

此白塔,历经数万年风雨而不倒,相传是一位得道高僧的舍利塔。

柳旭幼时,因无人管束,常趁人不备入内玩耍,还时常留宿其内,一砖一瓦都留下童年印记。

“白塔高十二层,正暗合十二重楼通天真解,就是它了,不过已多年未至,还得重温一番。”

柳旭溜溜逛逛,乘坐一艘画舫前往湖心岛。

突然,平静的湖面陡然间波涛汹涌,画舫左右摇摆,惊起声声尖叫。

仔细查看,居然是光天化日之下,有两个身影正于百丈高空相斗,余波吹起了湖面。

须臾间,一道虹光瞬息而至,并入战团,原本势均力敌的两方,立刻败退一人,三道身影纠缠着消失在天际。

柳旭心中羡艳,“不知何时才能有这等修为,无拘无束,飞天遁地。”

到了湖心岛,凝望眼前白塔,忆幼时种种,不觉怔怔出神,再忆及死去的爹娘,不知不觉间,留下两行泪水。

周围游人如织,看一英俊少年,面对白塔独自流泪,具是指指点点。

柳旭不想被猴子般围观,收拾一番心情,趁人不备,钻了进去。

手抚历经沧桑的砖瓦,回忆幼时幕幕,柳旭进入到一种莫名状态,塔外吵闹喧哗声,再也不闻。

随着抬步拾阶而上,以丹田为基,经脉为骨架,周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为体,显现出一座精致的养魂楼,细看之下,与这白塔一般模样。

尚需最后一层可成之际,忽闻顶层有声音传出,柳旭立即从此玄之又玄中跌出,养魂楼顷刻倒塌,但觉经脉胀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嗦出声。

“什么人?”一声断喝,一股绝强法力抓下,如狂风暴雨般把他摄上顶层,滚地葫芦般摔在地上。

定神观看,见有两人相对而坐,左侧为面目英挺之男子,两眼距离比常人略宽,显得温和敦厚。

右侧之人,鼻梁漏骨尖削,印堂狭窄,正对自己怒目而视。

“看这二人面相,定是右侧之人拿我前来。”

果然,只听其骂道:“你个小贼,为何至此窃听?是不是与左无墟有些瓜葛?还不快快道来,否则让你尝尝道爷的手段。”

柳旭未及应对,左侧之人笑道:“杨师兄,无需紧张,观其毫无修为,只是个贪玩的少年罢了,那左无墟已经退走,咱们还是想想下一步作何打算。”

姓杨的老兄听了劝解之言,面色稍缓:“姚师弟,你就是太过宅心仁厚,罢了,现在柳州府神宗魔门隐现,还是想想对策,大家各凭手段。”

随手一挥,一股法力压下,柳旭如狗啃屎般,不能言,不能动,不能视,不能听。

柳旭自始至终,毫无反抗之力,只能逆来顺受,心中暗恨,“想必刚才相斗三人,就是这二位与那个左无墟,此人如此折辱于我,定要加倍苦练,日后还了他去。”

当下摒弃杂念,继续完成未竟之事,观想养魂楼。

此次更无人打扰,下面十一层转瞬即成,最后一层缓缓拔高,柳旭无思无想,神游物外。

不知过了多久,最后一层显现,养魂楼成,刹时,“哐…哐…”传来九声钟响,似起自心底,又似来自极乐世界。

紧接着,一丝虚影从体内显现,投入养魂楼内端坐,同一时间,自白塔之下无尽地宫内,一道金光闪闪的符,钻入虚影手中。

随着奠定道基,被封闭的视听,有了一丝松动。

耳中断断续续传来姚、杨二人话音,“秘府”“知府宅院”“刹魔教”“沧浪剑派”等语。

柳旭还想细听,那两人已化为两道遁光,消失在天际,那位姚师弟临行前,还似笑非笑的瞟过来一眼。

正怅然若失,整个白塔剧烈晃动,似随时就要坍塌,连忙起身冲出塔外,四周游人惊声大叫,四散逃离。

“不知这白塔如此这般,是否与那枚符有关,若是如此,日后定要重建。”

也许白塔知晓了柳旭心愿,终究没有舍得倒下,只裂开几道缝隙。

此时游人具已逃离,只剩他孤零零一人站立。

“孑然一身在此,正合问道孤独之意,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如今道基已成,那就趁热打铁,炼气入窍。”

当下盘膝而坐,抱元守一,注意力集中楼内神魂,顷刻间,虚影睁开双眼,似是漆黑的夜空中划过两道闪电,照亮了丹田,纤毫毕现。

按照十二重楼通天真解的理论,腹部脐下的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合称“下丹田”,是孕养金丹之地,是金丹大道的根本所在。

天地元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沿脊椎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称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取坎填离、水火既济。

柳旭刚刚奠定道基,只需引导元气冲击闭塞窍穴,拓宽经脉即可。

日后勤加修炼,等小周天圆满,法力强大之后,方才有可能运行大周天,将周身经脉窍穴融会贯通。

天地元气日夜滋养三魂七魄,使之凝练,至此第一层入窍的功夫圆满,可数日不食,寒暑不侵。

柳旭想了数遍,觉得再无疏漏,当下默念口诀:“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

(注:灵气只能由神魂吸收,在体内之时,小到内部不能再有任何东西,在体外时,大到无边无际)

立刻,体外一股莫名的气息,汹涌澎湃,无边无际,而自身就像一叶小舟,随时将要破碎。

“这就是天地元气?果真不可小觑,法诀说天地元气爆裂,我还不以为意,以我练武多年的体质,应该无甚大碍吧!既然到了这一步,哪还有退缩的道理。”

继续默念口诀:“上下凝合,团聚中宫。以心行气,气沉丹田。”

随着观想运法,体外之灵气,由周身毛孔,直接冲向丹田关元穴,“嘣…”一声脆响,所有阻碍碾轧而过,至此,踏入炼气第一关,入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