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九百一十四章兴亡瞬间

明末疯狂 第九百一十四章兴亡瞬间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穹源元年正月十三日,大平军全大山部率先占领西安。次日,从潼关方向而来的薛勇部赶来汇合。进入西安城以后,薛勇、全大山等人惊喜地发现:城中竟然留有大量的粮草和补给,完全可以供应征西军在西北几省的征战。于是在一番休整以后,征西军继续他们的西北攻略。

而西安的沦陷,也像是一个信号一样,使得西北地区大顺政权完全崩溃。尤其是一批原明的降官降将,他们一个个原形毕露,乘衅而起。去往征西军大营,呈拜表投降的使者是络绎不绝。

原先任过明朝宁夏花马池副将的董学礼,归顺大顺后曾随同攻打北京城。后来因为玉田惨败撤离北京,在奉命西撤途中降于薛勇的征西军。

董学礼降平之后急于立功,派人带书信约大顺政权宁夏节度使陈之龙起兵充当内应。陈之龙过去是明朝监军道,他的投降大顺政权本来就心怀叵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借其兵权,以待天时”。

而董学礼的密信被牛成虎(曾任明朝总兵,这时奉大顺政权之命镇守宁夏)截获。牛成虎不赞成背叛大顺政权,把董学礼的家属全部处斩。可是陈之龙隐而不发,等到大平军进入陕西后,他利用职权拉拢一部分军队,倡率大小文武军民,望风投诚,并迫使牛成虎一道投降了大平朝。

此外,原兰州总兵郑嘉栋、甘州总兵左勷、副总兵谢祯荣等人,都在西安沦陷之后叛降大平朝。奉李自成之命率军入川的四川节度使黎玉田(原先是明朝辽东巡抚)、总兵马科(投降大顺后被封为怀仁伯)、副总兵马德、高汝利、石国玺。也在征西军招降下领着士卒一万多人叛附大平朝。

另外,叛投大平朝的还有汉南副将胡向化所部士兵一万余人、黄甫营守将高鸾以及陕北从响水到宁塞的十营堡边军。

由此可见,当时李自成在西北狂飙时。为形势所迫投降大顺政权的原明朝将领,几乎清一色地倒戈,全部归顺了大平朝。使得征西军的总兵力也一下子暴涨到了二十五万之众。

而且这些原明将领在政治上的反侧,给大顺军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当他们态度暧昧、尚未公开叛变时,李自成等人为了防范而不得不留下相当数量的大顺军旧部加以监视,这就在前线急需增援时不能充分有效地集中兵力;而当他们叛变以后,这些人又往往急于向大平朝献攻。或是背信弃义地向大顺军发动突然袭击,或是把自己驻防的地区作为进见礼,甚或二者兼而有之。

于是西北地区明朝降官降将的叛变。更使得李自成等人苦心经营的后方,顿时是烽烟四起,无法固守。而征西军攻克陕北,简直就像是推到多米诺骨牌般的毫不费力。整个陕西全境。除了高一功、李过镇守的榆林、延安以外。其他负责防守沿边城堡的原明降将,很快就被大平军拉了过去,使榆林、延安陷入孤立无援的地位。

正是由于大批降官降将的反水,也使得征西军不需要考虑分兵驻守各地;不需要考虑补给;不需要考虑兵员补充;不需要考虑地方管理,能将兵力很快地扩展开,在西北加大投入军事进攻。

面对着大好形势,薛勇、全大山等人立刻宜将剩勇追穷寇了。在正月十七日,征西军兵分三路:薛勇亲率主力十二万。尾随追击南下的大顺军;全大山授四川将军衔(途中由大平朝廷追授),率九万大军入川。剿灭张献忠的大西军;而江澄、赵德功各带兵一万,北上与榆林的姜瓖汇合,合兵近四万,追击从榆林、延安向西逃窜的高一功、李过部大顺军。

而高一功、李过部见西北地区已被大平军先后占领,在陕北已经无法立足,最终只能被迫撤退。之后,这支大顺军只有迂道汇合镇守甘肃的党守素等部,取道汉中南下四川,然后顺江而下。直到一年多以后,这支一万多人的大顺军残部,才在云南与跟随李自成,刘宗敏南下的大顺军余部会师。而到了那个时候,李自成和刘宗敏都已经战死了。

大顺军的崛起,既没有深厚的基础,又没有时间来沉淀,所以一旦不利,大顺政权也就像是建造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轰然倒塌了。

尤其是大顺政权自己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李自成等人忽视,甚至敌视官绅地主阶级。所以说,没文化可能会打下江山,但没文化肯定是守不住江山的。而大顺军在玉田战役之后节节败退,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大平军天下无敌,而是由于自己内部的不稳定。

而薛勇、全大山等人主动扩展的西北军事攻略,也加快了大平朝统一全国的步伐。

尤其是薛勇率领的追击大顺军的征西军主力,他们将力求与周巡、张彪率领的征南军一起,夹击李自成所率的大顺军残部。当然,如果能顺势攻入南明,他们也绝不会停止脚步。虽然现在大平朝的主攻方向是辽东的满清,但如果能在不多耗费兵力的情况之下,攻入江南地区,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大顺军的迅速败亡也导致了李自成的迅速身死。由于李自成不想与驻守在襄樊地区的大平军纠缠,于是大顺军就在汉江以西行军,之后过长江,向东直趋南京,抢在大平军之前占领东南财赋之区。

而此时在豫南、湖广地区,大平军兵力其实也十分空虚。因此,周巡也只能分兵两路,他让张彪总领驻防的部队,自己则亲率熊捶镇一万四千兵马侧攻大顺军的残部。

相比较而言,这时大顺军在数量还是远远超过大平军,但是在连续大败之后,士气低落,撤退时又拉家带口,行动迟缓。正月二十九日,大顺军主力撤到房县后,在这里停留了较长的时间,直到薛勇部大平军追了上来时,才于三月十八日拔营南下。

而在这段较长的休整时期之中,李自成因怀疑李岩反叛,设伏诛杀李岩。李岩原配自尽。红娘子下落不明,有传闻说,她在江湖上隐居了起来。

而在穹源元年三月到四月,大平军先后在房县、保德、荆门、荆州、洪湖、咸宁、江西九江等七地,接战八次,大顺军都被击败。而这里所说的八次战役,并不都是大顺军主力同大平军展开的正面交锋,只是说了一些较大的战役。

四月,大顺军兵抵九江,南明镇守九江的左良玉告急。南明江西总督袁继咸以为大顺军将沿长江南岸向南京进军,就带了一部分军队赶往景德镇,同九江的左良玉部遥相呼应。

可是大顺军虽对上大平军是不堪一击,但对付南明的左良玉部却绰绰有余。大顺军主力在瑞昌大败左良玉部将马进忠、王允成的驻防军,使得弘光朝野大惊。

而左良玉也被吓得魂飞魄散,只好借着“北来太子”问题大做文章,打起清君侧的旗帜,声称要打到南京,讨伐阮大铖等人。(这事件将在后文详叙)。左军于四月二十三日全师东下后,九江遂无驻军,李自成乘机占领该城。

李自成当时的计划是夺取东南作为大顺军的根据地,所以为了集中力量,他就把沿途的各地留守的大顺军和其他各营农民军都编入到部队之中。可是这么一来,当周巡、薛勇部大平军尾追而来时,大顺军后方空虚,根本没有力量阻滞大平军前进。而李自成等人只能一路逃窜,连个休整的时间也找不到。

由于大顺军即没有留下较多的兵力扼守地方,又没有适时地组织必要的反击,只是一味地东进,这种顾前不顾后的做法终于招致了惨重的失败。五月,当大平军追至阳新富池口,趁大顺军不备冲入营垒,使大顺军又一次失利。

同月下旬,在距江西九江四十里处被大顺军攻入老营,大顺军久历战阵、功勋卓著的首号大将刘宗敏被俘,军师宋献策、明降将左光先、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和襄南侯以及大批随军的将领家属也被清军俘获。

由于不愿归降,怕麻烦的周巡就下令把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两位叔父斩杀,而宋献策和左光先投降。就在这前后,丞相牛金星也认为大势已去,竟然不告而别,开了小差。而牛金星的儿子牛佺原任大顺政权的商洛府尹,在大顺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他也早就投降了大平朝,先被委任为大平朝知府,后来又逐渐升迁至大平朝的陕西巡抚。

而牛金星逃离大顺军后,一直住在牛佺的官衙里,享受着老太爷的清福,直至寿终正寝,竟然高龄八十三岁。真是一段戏剧人生啊!

六月初,李自成行至湖北通山县境九宫山下,突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义子张鼐和二十八名战士。地主武装见兵马不多,就一拥而上。二十八名战士先后被击杀,李自成也在搏斗中命丧沙场。

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