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八百九十四章新朝相位

明末疯狂 第八百九十四章新朝相位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暖冬的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提不起什么精神。通往京城的官道却打扫得十分干净,积雪也都堆积到了官道的两旁。

可在官道上人烟稀少,没几个走动的行人。而当这些行人走到十里亭,想要在此处歇歇脚的时候,却立刻被十里亭的亭吏驱赶开。今天的十里亭中,有着些大人物,他们正在此等候,等着迎接三位进京的客人。

终于,远处出现了一队人马,而且在那队人马的身边,更有着两行骑兵在护卫。而当十里亭的亭吏,他一接到那队人马派出的先头信使的报信时,他就立刻跑进了后厢房,并且在房外跪禀道:“周阁老!诸位大人!衍圣公、颜巡抚和刘总兵就快要到了。”

于是在后厢房歇息的周延儒他们立刻整理了一下服饰,并立刻出了屋。接着周延儒笑着对随从的官员说道:“诸位!与老夫一齐去相迎吧!”

当吴世恭准备建立新朝,登基为皇的时候,他首先就要面对明朝覆灭时,因为朝廷的消失而产生的权利真空。于是吴世恭就要在第一时间建立起自己的中央政府。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当然是任命作为文官之首的内阁成员。

而吴世恭为了让新旧朝顺利地交接,就采取了兼蓄并取的开放政策。他把在京的原明朝内阁大学士全部留用,而汝宁军方面也只任命了邓启帆、张之恒和马士英这仨位,当然,还包括了交出兵权的余子琏。而且在以后,吴世恭的内阁成员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充。比如还在湖广的侯恂,还有以后投诚汝宁军的,够资格的原明朝官员。吴世恭都将会安排其一个超拔的官位,包括在内阁的相位。

而作为原内阁中资历最老,官衔最高的——首辅周延儒,他就理所当然地被吴世恭任命为新朝——次辅。意外的是,新朝的首辅竟然就是——吴世恭本人兼任。

吴世恭之所以采用了君权、相权一肩挑的极端做法,就是要采取独裁的方法,尽快地统一全国,理顺新朝的机构和政策。

这次吴世恭的称帝建国,其实也有取巧的因素。而在南方,有着残明遗留的大批官吏和军队。而在西部。有李自成的大顺军残部和在四川的张献忠大西军。更在北方,有着实力根本未损的满清,而且残破的长城防线也挡不住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山海关更是在满清手中,这就使得吴世恭的新朝面临着一种四面为敌的窘境。

而明朝建国了二百多年。确实建立起了一个成熟的封建政权体系。可是因为祖制的限制、时代的发展、某些明朝皇帝的不作为和古代人目光的局限性,确实有些朝廷机构和政策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了。再加上吴世恭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他总有些先进的理念。而且汝宁军重商的政策也向着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因此,吴世恭就想在新朝建立伊始,就修改不适宜的朝廷机构和政策法令,定下新朝机构和政策的框架,便于新朝蓬勃发展和千秋万代。

为此,吴世恭就难以容忍与文官群体的扯皮。因此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定下新机构和新政策。而君权和相权的统一,就能使得吴世恭畅通无阻地颁布一项项新政令,以此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吴世恭在做出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之前,也取得了内阁各位阁老的谅解。他郑重指出:正因为吴世恭本人尊重文官集团的权利,尤其是最重要的相权,所以他才会这么一肩挑。如果像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完全取消内阁,吴世恭根本不需要担任首辅,就可以做到大权独揽。而现在这样的特殊情况,是暂时的,吴世恭早晚会把首辅的位置交换给文官们。

并且吴世恭还承诺:首辅的位置,吴世恭只是担任三年,在之后将交还内阁;而在整个新朝中,这样由皇帝担任首辅的特殊情况也将不会再有。此点也将定为新朝的祖制。

不过吴世恭还说明:在三年后新内阁的阁老将缩减为七人。而现在人数之多的阁老们,到时候或者因为年老致仕,或者就挂衔降职使用,肯定不会全部留任。

而到了那时候,吴世恭也将从重臣推举的阁老名单中挑选出十位,再让重臣们差额选举,再在选票最高的三位阁老中指定首辅和次辅人选。而每次内阁的任职期将会固定为五年,首辅将最多连任一次,最多任职十年。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这位皇帝也不能随意撤换内阁阁老,而阁老的任期内替换将有一定的程序(这里不详叙了),也将采取替补的原则,从落选的那三位候选人中顺补。

也就是说,吴世恭的承诺,将大大增加内阁的权利,并且保障了文官们的政治安全性。是做出了君权对相权的重大让步。

所以这一切对于现在的周延儒来说,是相当满意的。他现在的这个次辅,其实就相当于原来的首辅。而且在三年之后,周延儒还是有机会成为新朝的首辅。就是不能如愿,周延儒也将以新朝事实上首位首辅的身份返乡,总能保个家族富贵和“青史留名”。

那队人马终于来到了周延儒他们的跟前。领头的三位纷纷下车、下马,向着周延儒等人行礼。而周延儒连忙还礼,他看到了颜继祖和刘泽清还要大礼参拜,就立刻让随从阻止了这俩人,只让他们行了个半礼。

这次这仨人进京,是参加新年元旦,新朝成立的开国大典的。作为吴世恭名义上的老师和孔圣人的后人,衍圣公的身份当然是万分高贵。而颜继祖此次进京也将入阁为相,刘泽清也将被授予新朝侯爵。

当八月间,吴世恭占领北京以后,他首先就面临着一个战略上的选择,要先解决四面哪一支敌军。而与吴世恭有着交情,实力也最弱的山东原明军也就成为了第一个选择。

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吴世恭就认为鲁军可以争取,因此就派出了使者,要说服山东巡抚颜继祖和山东总兵刘泽清这俩人。而这次谈判的焦点就是:吴世恭要求鲁军全面接受汝宁军的改编,而刘泽清等将领要放弃军权,将不能再指挥鲁军。

当然,为了防止谈判破裂,汝宁军也做好了攻打山东的准备,在北直隶和河南方向,汝宁军也集中了四万大军,准备一旦谈判失败,就立即出兵。

而谈判的结果就让吴世恭相当满意,听取了吴世恭开出的条件,再加上在重兵压境的威胁之下,深知汝宁军实力的刘泽清决定放弃抵抗,而山东宣布归顺吴世恭的新朝。

与此相对应的是,颜继祖就入阁为相,而刘泽清放弃军权授予侯爵,并且新朝也将同样补偿刘泽清这些鲁军将领一大笔补偿费。而这次山东的归顺,就让吴世恭的新朝没有了东面方向的威胁。而且取得了大运河的控制权和东海的入海口,对汝宁军将来的作战,就取得一个较好的态势。

“周阁老!这新朝为何名?”衍圣公孔衍植问道。也只有他的身份可以如此随便地问这种问题。

“平朝,大平朝。取既和且平之意。”周延儒答道。

“这字不错!”衍圣公点点头道,“劳烦周阁老远迎,本公不甚惭愧!”

“应该的。”周延儒笑得很客气,“天寒地冻,不在路边多说了。就随老夫快些进城。城中已备薄酒,要为公爷和俩位洗尘。”

“那皇上会来吗?”衍圣公孔衍植又问道。

“正是皇上让老夫先迎各位。不过各位可能要稍待一会儿,皇上正在相送秦太后。”周延儒笑道。

“秦太后?”衍圣公孔衍植等人顿时是一头雾水。

“就是率白杆兵的秦将军。她是皇上义母,已被封为太后了。今日她要离京,皇上正出城相送呢。”周延儒答道。

“这个时候?”衍圣公孔衍植就有些奇怪了,“元旦就是开国大典,那秦太后为何不多待上两天,要在现在离京呢?”

“哎——!一言难尽。”周延儒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接着说道,“诸位,还是与老夫一起边走边聊吧!”

……

在京城西面七、八里的地方,建有着一座军营,而军营中驻扎的正是吴世恭干妈——秦良玉所率领的三千白杆兵。

当李自成席卷西北,之后剑指京城的消息传到秦良玉的耳中时,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太太,就集合了残留的三千白杆兵,长途爬涉去京城勤王。

可是当秦良玉风尘仆仆地来到北直隶境内时,早已是风云变幻,她的干儿子——吴世恭,已经击败了各路强敌,开始准备建国称帝了。

得知这一消息以后,这位又愚忠、又固执的秦良玉老太太顿时是大怒,她不顾自己兵力悬殊,打出了“匡复明朝”的旗号,指挥着部队就奔向了京城。

而发现了这支“敌军”以后,汝宁军也不敢怠慢,发现的军官立刻派人禀告至吴世恭处。不过他们也不敢冒然开战,只能远远地监视着白杆兵的一举一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