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八百六十五章宁武血战

明末疯狂 第八百六十五章宁武血战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六月初二日,宁武关城。

山西总兵周遇吉看着堂下的原副将熊通,轻蔑地“哼”了一声,接着他就拍着大案,大声呵斥道:“我受朝廷的厚恩,怎么可能跟着你们这帮卑鄙无耻之徒一样叛逆!你统领两千兵马,不去阻击流寇,反而为流寇来做说客?”

接着周遇吉就向亲兵大声地下令道:“来人啊!把这反贼斩首示众。”

在熊通的一阵惨叫求饶声中,一群如狼似虎的亲兵立刻上前,把熊通给拖了下去……

当大顺军东渡黄河入山西后,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由李自成亲自率领攻太原、大同等地直逼居庸关;另一路由刘芳亮率领出固关趋大名、真定等地北上,准备南北合击京师。

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的日益逼近,山西总兵周遇吉,准备沿黄河布置河防,扼其上流,并向朝廷请求增兵。而此时的大明朝廷已经调不出什么机动兵力,兵部仅派遣副将熊通统领二千士卒前来援助。于是周遇吉命令熊通防守黄河之后,自己匆匆赶往代州建立阻击防线。

可就在此时,形势突变,平阳守将陈尚智已投降李自成,并劝降熊通。而李自成也让熊通去游说周遇吉归降。可是周遇吉一见到熊通后,就怒斥不已,并当即将熊通斩首,命令手下堤塘都司杨志荣将首级送往京师,并继续请求朝廷增派援救之兵。

说句马后炮的话,如果这时候朝廷把丰台大营和通州大营的明军撤入北京城,再调集辽东的关宁铁骑和京城附近城池的明军支援上去,未必不能挡住李自成的大顺军。

等到清军和汝宁军缠斗到京城,与李自成的大顺军来个“三国混战”,大明朝也未必不能苟延残喘。虽然这样做是放弃了北直隶其他所有的城池。但毕竟北京城保住了,崇祯皇帝还能安然无恙,凭借着大明朝名义上的正统性,至少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其实这时候的大明朝廷中,也是有着这样的有识之士的。

当大顺军开到太原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蓟辽总督王永吉与顺天巡抚杨鹤就商议:“不如撤离关外四城而独守山海关,调吴三桂的兵马来守卫京师”,并联名上疏提出这一建议。

可是当崇祯皇帝把这一奏疏出示给阁臣陈演、魏藻德等人时,陈、魏等人却感到事情重大,不敢冒然表态。退出来后。两人就在私下里偷偷地说:“皇上一时心急,想这么做。此事若定下来,一旦又后悔了,而以弃地之罪杀了我们,怎么办?”

最后。内阁就提出一个缓冲方案:请吴三桂之父吴襄进京担任中军都督府提督,由皇上召见他商定战略大计。当然。这商量的结果上文已经叙述了。因为凑不出粮饷而无疾而终。

接着就是朝廷各位大臣们的相互扯皮。还有京城抵制捐输、组织逃亡等乱相了。可是这般议来议去,却议而不决,却白白浪费了勇将周遇吉,以及他所率领的数千将士。

周遇吉,辽东锦州卫人,善骑射。少入伍,是凭借累累战功从士卒一步步升迁为统领三千人马的京营游击的。当时京营将领很多都是靠走门路、拉关系取得职位的官宦子弟,有的甚至连马都不会骑,更别说带兵打仗了。可是他们却还看不大起来自基层行伍、性格又忠厚耿直的周遇吉。

而周遇吉就劝说他们说:“各位都是娇生惯养的纨裤子弟。大敌当前的时候,怎么能肩负起保卫京师的使命。为什么要白白享用朝廷的俸禄,不抓紧时间操练武功,为以后抱效国家尽早做些准备呢?”可是他的这一席推心置腹的话,反而招来同僚们的嘲笑。

之后,周遇吉随兵部尚书张凤翼与清兵连续作战,为保卫京师立下汗马功劳,被连进二秩,晋升为统领七千兵马的前锋营副将。其后跟从孙应元、杨嗣昌、刘元彬等人征战南北,屡立战功。因为劳苦功高,被朝廷破格加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所以素有“战将”之称。

由于原山西总兵许定国在崇祯十五年因犯罪被处绝,所以朝廷就委派周遇吉去接任此职。授命于危难之际的周遇吉赴任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训练队伍,积级备战,使山西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大幅提高。

而宁武关即是山西总兵周遇吉的官署和家宅所在地。又与明内长城线上著名的偏关、雁门合称外三关,故俗称“凤凰城”。城外山冈之巅,烽台星罗密布,关山、烽火接连不断,壁垒森严。此处以重兵屯驻,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

所以当李自成在经过太原后,大顺军继续挥师北上,连下黎城、临晋、潞安、忻州等城,须臾,就兵临周遇吉管辖的山西镇长城防线的代州城下。

于是周遇吉就凭借坚固的城池对李自成的大顺军进行阻击,并派兵潜出城外奋勇撕杀,接连杀死大顺军数千。可是在代州坚守数日之后,因粮尽援绝,不得以率军突围后退保宁武关,大顺军也紧跟着尾追而来。于是,一场惨烈的宁武保卫战就此打响了。

六月初五日,大顺军逼近宁武关下。可是此时的大顺军已经横扫了整个西北,从西安出征以后,又是席卷北上,横扫千军,势如破竹,日益傲慢。所以当李自成他们看见宁武不过是一座长城关隘,既非雄险,兵力又不多,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取。

而在宁武关的周遇吉则是昼夜不停的操练队伍,获得近八千名勇士,并身先士卒,不待大顺军安顿扎营,就主动出关奇袭。

而此次突袭完全是乘其不备,出奇制胜,歼灭大顺军先锋精锐上万。可是大顺军虽前锋受挫,但仍没停止进攻,经过数次交锋,才得以靠近了宁武关城之下。

可就是到了此时,周遇吉也不是被动的消极防御,而是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将兵列队于关城外围,以战为守;到了晚上则收兵入城,在城上借助女墙,炮击登城的大顺军,使大顺军的伤亡是更加惨重。

见到了久攻不下,李自成也恼羞成怒了。他向关城内传檄:“五日不降者屠其城”,想借助宣传攻势迫使周遇吉投降。

而一些将领也曾劝说周遇吉改变策略不要一味硬拼,但被他断然拒绝,周遇吉说:“连续激战三日,杀死超过万人,你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仗如果打胜了,山西镇全军皆称得上忠义;万一守不住打败了,就把我绑起来献给李自成,你们就可以安然无恙了。”

所以还是一句老话:一员虎将,带着一群虎狼之师,这就是最可靠的险关。

可是随着战斗的进行,官军大炮的火药耗尽了,这使得大顺军得以抬着大炮击城。而官军援兵久久不至,想不出什么对付的好办法。就在此时,周遇吉急中生智,密令勇士埋伏在街头巷尾,开门诱使大顺军入城,当大顺军进城快一万多人的时候,立即将城门门闸放下,伏兵四起,杀得大顺军焦头烂额,并杀伤李自成四员骁将。

战斗到了此时,虽然大顺军仅仅损失了二万多人,可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李自成引以倚重的老营兵马。所以看到了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一度就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

还是刘宗敏等将领却认为官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所以鼓舞李自成再坚持下去。于是大顺军再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在火炮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大顺军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连续围城环攻四昼夜,直到六月十日,官军因为人少兵寡,力不能支,宁武关终于陷落。

而当大顺军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他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跳跃着奋战不止,亲手杀了数十人。直到身中数箭被大顺军捉住后,周遇吉仍然骂不绝口,拒不低头,誓死不屈。于是大顺军就将周遇吉周身捆绑住,吊于教场旗竿之上,并用乱箭射死,然后又乱刀分尸。

而宁武关城中的军民也都被周遇吉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所感动,自发参加巷战,杀死大顺军不胜其数,即使是儿童、妇女,也没有一个屈服的,后均惨遭屠戮。

当天,总兵衙门的护卫相继出战,全部阵亡;周遇吉夫人刘氏,英勇无畏,亲自率领家中众妇女,登上屋顶用箭射杀起义军,每发一箭,射死一人,使得大顺军不敢靠近。直到实在坚持不住,她又下令放火环烧总兵暑,周遇吉老母、刘氏及全宅数十口人全部葬身火海。

如此惨烈的宁武战役,使得李自成对前去直捣京师的决心一度产生动摇。在攻下宁武关城以后,李自成召集众头领商议说:“宁武关虽被攻破,但我军将士伤亡也相当惨重。自此到达北京,还要历经大同、阳和、宣府、居庸等军事重镇,那里皆有重兵把守,倘若都向周遇吉这样顽强抵抗,我军还能剩下一人吗?不如暂且先撤回陕西休整队伍,以图来日再与大明决一雌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