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八百三十八章秦军出陕

明末疯狂 第八百三十八章秦军出陕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现在整个辽东、华北和西北的各方势力是犬牙交错,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我们先看看辽东的情况:

辽东的满清留有豪格率领的二万清军,不过他们也无力进攻,只能保证自己的地盘不受侵犯了。

而明军的最前线,有着宁远城吴三桂的近四万关宁铁骑,还有镇远城余继的一万三千多汝宁军。这两军的关系可谓是恶劣到了极点,在互相提防之下,不要说趁着满清在辽东兵力空虚时进攻了,都是在防备着对方在自己身后捅上一刀。而在他们身后的山海关,是由高第率领的一万多明军驻防,也算是对关宁铁骑和汝宁军的督战和控制。

而在其中,吴三桂的态度是相当暧昧。他一边把家人安置在京城做质,一边又与被俘的祖大寿书信往来。完全是一副投机的态度,要为,也只是为自己的关宁铁骑牟取最大的利益。

而清军的主力则完全进入到了北直隶地区。不过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就在京城的东部和南部,并不向西部运动,所以恰好与李自成的顺军是各自行动。

而在这时候,听闻了清军入关,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也都纠集了牧民军队尾随入关,要趁此良机多捡一些便宜。再加上投降清军的明军部队,皇太极的人马进一步增强到了十三万五千余。而清军下一个目标就是攻克德州,并要从德州进入山东。

而明朝在北京城附近的人马有着近二十万。但是有着战斗力的,只有在通州的五万大军和密云总兵唐通所率的八千人马。其他的一些明军都在附近的各州县城池参与防御。

可是在北京城内,只有着明军二万。可是其中只有勇士、武卫二营共八千人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也是大明朝御林军的真正核心。

此外,在北京城西城外的丰台大营中。有着刘元斌从湖广带回了楚军一万七千人马,还有当年余子琏留下的汝州军一万一千人马。他们在北京城危险的时候,可以随时入城,加入到北京城的防御中。

由此就可以看出,明军在北京城附近已经没有的机动部队,他们只能保守地在每一个城池内防守,连相互救援也做不到,更不要说抽出兵力来与敌军决战了。

而李自成的顺军也有着自己的心病。

在顺军的南面,有着汝宁军和黑云军。虽然到目前为止,汝宁军和黑云军都是遵守着协议。未过黄河与顺军作战。但大家都是老江湖了,都知道最不可靠的也同样是协议,万一吴世恭撕毁了协议,进入到山西作战,李自成的顺军照样没辙。毕竟现在黄河已经冰冻。道路的阻碍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在顺军的东面,既有着清军。又有着护卫京城的明军。顺军在这时候也绝对不会踏入这个泥潭的。

而在顺军的西面和西南面,有着孙传庭的秦军,他们也正在对顺军在虎视眈眈。

所以说,现在李自成的顺军就有些举棋不定了。他们又要向着一个方向进攻,又害怕进攻的时候,被其他两路官军在背后夹击。所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犯难。可就在这时候,孙传庭秦军的主动进攻,就为顺军解决了这个难题。

而孙传庭的秦军在入河南惨败以后,立刻就回陕西舔养伤口。而在此前。朝廷为了把每一份可以利用的力量抓在手中,于是先后加了孙传庭、侯恂和余子琏兵部尚书衔,改称督师,共同负责包括陕西、河南、四川、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江北各路兵马,负责统一指挥剿平农民军。当然,有着三位督师指挥,能做到统一指挥才会见鬼了呀!

而在其中,余子琏的黑云军兵力最少,朝廷的态度也是有胜于无,而余子琏也不是不折不扣地听从朝廷的命令的。

而侯恂,从名义上他统帅的部队最多,有着吴世恭的汝宁军和左良玉的楚军,人马数几乎接近到了四十万。可是在实际上,他却完全控制不住这两支部队,所以侯恂根本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唯一的希望也就是孙传庭的秦军了。

而孙传庭在河南惨败以后,一回陕西,他就努力扩军屯田。他不仅搜罗了西北附近所有的明军,而且给亦盗亦匪的地主武装大发赦令和官衔,把他们都编入到了官军中。就在这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内,秦军竟然在孙传庭的一番努力下,扩充到了十万人。当然,这种部队的战斗力水准也就不用提了。

而且在三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屯田供应粮饷,那肯定就是白日做梦,所以孙传庭不仅向百姓征用,而且要官绅捐输,搞得整个西安附近地区是民沸人怨。

不过在此时,孙传庭也是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如果秦军倾巢出动真能取胜的话,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所有人也都知道这种侥幸取胜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可秦军在陕西不动的话,顺军无论是要攻京师,还是南下,都不免有后顾之忧;如果顺军打算先取陕西,孙传庭就可以不脱离自己的后方基地,固守陕西,这比孤军深入山西可要有利得多。

可是孙传庭也发觉自己顶不住压力了。

一方面,因为李自成的称帝,朝廷一定要惩戒这种叛逆行为,所以不能默许李自成在太原称王称霸;另一方面,陕西的本地官员和士绅,也已经忍受不了这么沉重的粮饷供应了。为了不加重了自己乡土的负担,也抱着以邻为壑的心理,他们也异口同声要孙传庭早早出陕。

所以朝廷催促孙传庭出陕的使者是接踵而至。到了最后,孙传庭只能顿足叹曰:“吾固知战未必捷,然侥幸有万一功。大丈夫岂复能对狱吏乎!”

就这样,孙传庭怀着渺茫的希望,率领着他那十万大军,于崇祯十六年正月初八日誓师出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