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八百三十四章农民军过黄河

明末疯狂 第八百三十四章农民军过黄河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听了薛永利的话,吴世恭觉得他所言极是。这土地集中还确实是个大问题啊!

考虑了一会儿,吴世恭最后吩咐道:“他们都拿不住地了,我们能给他们夺回来,总要收些报酬的。让外务司去和他们一家一家谈,愿意赎买的,我们给他们汝宁军产业的股票和债券;不愿意的,也要给我们三、五年的耕种权。这样的条件,他们也不算是吃亏,我们拿到的是荒了几年的地,还给他们的都是熟地,如果再得寸进尺,那就太不知好歹了。还有,我们获利多少是次要的,主要是能够安置流民,恢复生产。而且种出来的多余粮都要由我们独家收购。有了粮,我们汝宁军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就在此次谈话以后,按照吴世恭的建议,汝宁军定下了自己土地政策的雏形。而这一土地政策就有着如下特点:

首先就是汝宁军抛弃了改朝换代常用的没收大地主土地的政策,却主要采取了赎买的方法。在历朝历代,为了解决上一个朝代土地过于集中的问题,朝廷向来采用的是粗暴的打土豪分土地或者根本不改变。而这一政策却使得各个朝代产生了不断的轮回。在开朝初,因为战乱,人少田多,社会矛盾还不显现。可是到了各朝末年,却因为人多田少,产生了大量闲余的百姓,如果再加上天灾**的话,那就是战乱不休了。

而汝宁军肯定也要解决土地集中的问题。可是采用了赎买的方式,就减少了地主、官绅阶级的抵抗情绪,更减少了社会动荡,容易把社会尽快地安定下来,也容易得到前朝官绅的支持。而这一点可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当时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官绅世家出身或者资助的。

然而国家的统治却需要大量的读书人。因为难以想象是一群文盲来治理国家。所以在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教育体系之前,这些前朝遗留的读书人可是比金子还宝贵的。

而赎买也能分给无地农民土地。汝宁军讲究的是贡献值,他们所俘获、收拢的流民,可以通过参军,在退役后分地成为自耕农。更可以作为农奴耕种了一定的年限以后,转为自由民并分到可以全家糊口的土地。所以随着年限的到来,汝宁军赎买和没收来的土地也将逐渐的分配出去,拥有的农奴也会不断脱籍,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也是汝宁军的一大仁政。

其次。这个土地政策,导致了中国民间对土地拥有思想的巨大改变。

为了解决以后可能出现的土地集中问题,汝宁军就制定了土地的等级税收制度。首先就是所有的土地,包括吴世恭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土地都要交税。这也就是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的政策。

而土地等级税。也造成了几个巨大的改变。

一是改变了有钱地主购买土地的**。因为当某位地主拥有的土地超过了最低等级以后,他将要缴纳的税收将大幅度增加。甚至到了最后几个等级。他所要缴纳的税收将会超过自己所收取的地租。所以汝宁军是用税收杠杆防止了土地的过分集中。当然,汝宁军所收取的最低等土地税是相当低的。

所以这么一来,那些有钱地主将会把闲余资金投入到工商业或者存入钱庄吃息,这也使得工商业得到了大大的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最终比较和缓地从封建社会跨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另外还有一点。那些大族拥有的巨量土地,为了少缴纳些税收,他们都寄挂在了自己族中子弟的名下。可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土地都逐渐变成了这些子弟的私有财产。这就让那些大族的凝聚力大大降低了。也增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

最后,这个土地政策还导致了国家的殖民扩张性。

为了鼓励垦荒,汝宁军就给予了那些垦荒地和境外新占有土地一个很长年限的免税和低税期,这就让民间组成了大量的,类似于济民垦荒商行的武装商行。他们配合国家的军队,组织资金、人手和武装到境外去占有土地。

这么一来,国家进行了殖民扩张,而民间就紧密配合,大家共同分享利益。这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开疆拓土的劳民伤财情况,使得全民兴起了一股“冲出国门”的狂潮。这也为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巨额的资金。

当然,这时候的吴世恭也根本考虑不了这么深远,他也就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而提出了这样一个决策。不过在这个时空中,关于这个政策的评价极高。后世就把这个政策称之为《开封土地策》。

“快划船!那些破烂玩意全都扔了!闯王要带大伙儿去山西、去北京,吃香的喝辣的,那里什么东西没有啊?还有漂亮的大同妹子啊!”一位闯营的军官鼓动道。他的话立刻引起了闯营将士的一片哄笑声。

这时候的黄河河面上,已经开始结起了一些薄冰,为了让近百万的人过河,除了在河面上架设起了十几座浮桥以外,李、罗联军还搜罗了附近所有的大小船只。

河面上,黑压压的都是在渡河的人。可是李、罗联军的将士却是士气高昂,因为李自成告诉他们说:闯营不是放弃了河南的地盘,而是去攻打北京城,推翻大明王朝,去建立一个崭新的新朝代。

“闯王来了!”突然有人看到李自成带着亲卫出现在南岸边,于是黄河两岸和河面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李自成脱下了自己的毡帽,含笑向着欢呼的人群挥舞,那欢呼声更是高昂。所有人都是相信闯王的话,所有人都是相信闯王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

刘宗敏凑到了李自成的跟前,提高了音量说道:“闯王您看,这就是民心所向。那曹操出的是什么馊主意,还想回又脏又破的陕西,不是我老刘瞧不起他,他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李自成一边向欢呼的人群保持着微笑,一边提醒刘宗敏道:“你话就不会憋在肚子里吗?言多必失知道吗?再怎么说,那曹操最后不是和咱们一起过河了吗?”

崇祯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汝宁军八万余人,加上黑云军二万人马,共同进入了河南府,发动了对李、罗联军最后的驱赶行动。在战前,吴世恭亲书一封信送至李自成的手中,那封信上只有一句话:“滚出河南!”

而在这时候,罗汝才又恢复了其流寇的本性,李自成也想首先整合农民军内部各股势力,因此,这俩人都不想在现在与汝宁军发生正面的大决战。所以在二十六日,农民军也逐渐地往河南府的西北集中,准备全军完全撤出河南。

可是关于撤军的方向,李自成和罗汝才又发生了分歧。罗汝才希望回到陕西,因为孙传庭的秦军已经没有了威胁,罗汝才就想衣锦还乡,在家乡父老面前露露脸。说实话,这罗汝才的小农思想确实是够严重的。

可是李自成的目标却是渡过黄河。而做出这一决策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如果入陕西,不能保证汝宁军不会尾随追击。而渡黄河,就可以彻底甩开汝宁军。

因为现在的黄河还没有冰冻,正好可以渡河。而接下来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黄河将进入冰冻期,根本没办法行船,连架设浮桥也很不方便。因此,就留给了农民军一个月的自由活动时间。

而且相对于陕西的残破,山西和北直隶就要富裕许多,人口也多,便于农民军扩充人口,掠夺物资,也距离汝宁军远了,可以建立起农民军的根据地。

当然,渡过黄河也有利于农民军的宣传。李、罗联军毕竟是败走开封城,被赶出河南的。可是在宋献策和李岩等人的宣传下,却变成了“攻下北京城、推翻大明朝!”

虽然李自成的战略是先入山西,壮大实力以后再南下陕西,以西北几省为基地,再直攻北京城。在推翻了明朝以后,再集中全部主力与中原的汝宁军进行争夺天下霸主的大决战。但是,农民军的这个宣传却一扫战败的阴影,使得农民军将士都仿佛是胜利者一般,士气高涨。

不过到了最后,罗汝才还是顾全大局,最终与李自成的闯营一起行动。虽然渡黄河有着速度太慢的缺点,可是李、罗联军早就把老弱妇孺安排在后队,他们只要保证自己主力的五、六十万人马能安全的过河就行了。

“探子的消息传回来了没有?”迎接了欢呼声以后,李自成第一时间向李过询问汝宁军的动向。

“那吴屠夫离着我们的后队一直保持着二十里左右,还不曾逼上来。现在是一天三报,有消息会立刻报给闯王您的。”李过连忙答道。

“一天三报怎么行?起码一天六报。这打探消息也要用心,别以为你是我的侄儿,我就不会用军法了。”李自成却突然发怒道。

“是!”李过根本不敢顶嘴,立刻灰溜溜地下去传令去了。

周围的闯营军将们都看着李自成,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些天李自成的精神压力确实是太大了啊!(未完待续。。)

ps: 注意一点:崇祯十五年的十一月是闰十一月,所以请大家要分清楚。

还有,上月月票超过了200张,真是让我欣喜若狂。

真的是谢谢朋友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