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八百一十三章遭遇包围

明末疯狂 第八百一十三章遭遇包围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余子琏雷厉风行的几个手段一使出,使得一直在旁观的杨文岳是赞叹不已。这时候的杨文岳也明白了余子琏的名不虚传,也赞叹他确实有着治军的手段。

可是这些手段却是其他官员学不了,也不想学的。除了余子琏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信,使得将士们都难起反心以外,他的做法就是得罪了大明整个官场,也在将来给言官竖起了无数的靶子。因此,余子琏完全就是以明天赌今天。所以说,旁观的杨文岳也仅仅是赞叹而已。

不过赞叹归赞叹,该据理力争的时候,杨文岳也不会松口的。在接着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时,余子琏和杨文岳就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余子琏的看法就是:反正已经获得了一场大捷,那就见好就收了。余子琏要把部队后撤,依然维持着在农民军外围的游斗。

对于余子琏来说,此次出兵的目的其实已经是达到了。胜利使得新兵丁们树立起信心;治军手段使得新兵丁们培养出了纪律。只要再这么小胜上几场,余子琏就有信心把黑云军培养成像原先的汝州军一样,让将士们崇拜自己,并且对战斗有种狂热的状态。至于是否能真的解围开封城?余子琏的意思就是尽力即可,已经无需强求了。

余子琏并不会夜郎自大。他的赌性虽重,可绝对不会认为现在自己的黑云军,有着越级挑战李、罗联军的实力。

可杨文岳却希望趁胜追击。他认为:应该紧追大败溃逃的农民军,争取滚雪球般的把李、罗联军击溃,起码也要打通去开封城的道路。

说实话:杨文岳确实不怎么懂军事,他对李、罗联军的实力有着严重的低估。不过这也不能责怪杨文岳这个外行。因为明军对农民军的胜利已经是等了好多年了,就是斩首几百、击败上千农民军的战斗,报到朝廷都是一场大捷。于是杨文岳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了。

但杨文岳的此项选择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朱仙镇他所犯下的战败之罪太大了。如果不能解围开封,杨文岳就根本没可能来个功过相抵。所以出发点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两位主帅对下一步行动的不同。

可就在争执不下的时候,一支来汇合的援军就打破了这个平衡。

说的准确一些,这也不是一支援军,只是一支才有近二百人的民壮武装。可是率领这支民壮武装的首领却是赫赫有名,他就是原兵部尚书、督师天下兵马的卢象升的首席幕僚——参赞主事杨廷麟。

在当年到高起潜大军处搬救兵未果以后,杨廷麟为了尽自己的辅佐之义,带着自己的几名随从就奔赴了战场,想要与卢象升同生共死。可是多尔衮却并没有遂了杨廷麟的心意。当杨廷麟赶到战场后。清军已撤退去追杀高起潜的大军了,而留给杨廷麟的,就是满地天雄军将士的尸首。之后杨廷麟就是做着些掩埋尸首,护送卢象升灵柩返乡等等这类的事了。

再之后,因为不屈服杨嗣昌的贬官侮辱。杨廷麟也就辞官回到自己的清江老家。不过到了此时,他那熟知兵事、人品高洁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宇内。也确实。作为卢象升的首席幕僚。杨廷麟怎么样也不会是一名军事上的小白,而他愿意与卢象升同生共死,也证明了他的人品足以称得上是一流。

之后杨廷麟就居家闲养,他几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起复。或许是杨廷麟悲于卢象升之死,对朝廷有些灰心;或许他是要养望,反正杨廷麟并没有重返大明官场。只是时而游历天下,寻亲访友。

而当开封城被围之后,城内的官员也肯定会向黄河对岸的北直隶官府去求救。可是现在让北直隶官府再派出援军,他们肯定是无能为力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让官员们坐下来商讨一番。而在这样的“务虚会”上。恰好游历到此的杨廷麟也被邀请了。

事实证明,这时候的杨廷麟血还未冷。当他得知了开封危急以后,他就自告奋勇去募兵,想要以自己的主动投军来加强官军援军的力量。

而天雄军的起家所在地就是在大名府,所以杨廷麟就很容易地募了些天雄军的老兵。所以就这样,渡过黄河的杨廷麟就遇上了黑云军和杨文岳的联军。而杨廷麟的到来,使得他理所当然地加入到了联军的决策团之中了。

而原先的余子琏和杨文岳,论官位,余子琏稍高;可是论资历,杨文岳可是远远超出。所以这俩人可以说是争个旗鼓相当。可是杨廷麟一加入,那天平立刻是倾斜了。

杨廷麟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继续向前,解围开封。要不然,杨廷麟吃饱了撑的热血一场啊?杨廷麟继承了卢象升创建的天雄军那热血的作风,他的主张就是热血再热血,要以不间断的进攻、不间断的贴身肉搏,彻底地把李、罗联军打垮。

说实话,几年的赋闲在家,已经让杨廷麟脱离了实际情况了。他不知道:现在的李、罗联军已经不是几年前天雄军对付的农民军了。不过发生这样错误判断的官员,杨廷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而杨廷麟说话的分量很重。虽然他已经不是官员,但天底下没人敢把他不当成官员。再加上他的赫赫有名,其实他的话语分量已经是不亚于余子琏和杨文岳了。

另外还有一点,总兵虎大威等人也都是卢象升的原属下,他们也愿意听从杨廷麟的话,所以余子琏的意见就被压制住,最后也只能随同继续进攻了。

一开始的进攻依然相当顺利,少了农民军的那支偏师以后,此地其实已经出现了一个包围圈上的大空档。而黑云军和杨文岳部在接连击败了几支小股农民军以后,很顺利地推进到平城乡这一带。

而到了这时候,终于隐瞒不住的那位大柜也只得向李自成上报了。一听自己的东侧突然出现了一支官军,而且此地也防御空虚,李自成是大惊,立刻命令袁宗第率领一万人马,先去堵住这个缺口。

而袁宗第赶到以后,先收编了那位大柜的近万残军,接着与余、杨联军展开了会战。可是会战的结果还是连连失利,毕竟袁宗第匆匆率领的只是临时集合的部队,其中老营的兵马相当少。要不是黑云军的作战表现是相当生疏,杨文岳部也是打得缩手缩脚,说不定袁宗第又会遭遇一次惨败。

万幸的是,在损失了三、四千人马以后,袁宗第总算是顶住了,他终于等来了赫摇旗所率领的六千老八队骑兵的支援。而赫摇旗一到,他也立刻就接过了农民军的指挥权。

而在此刻,余子琏再一次提出了连夜撤退,但是遭到了杨文岳和杨廷麟的拒绝。他们认为:夜间大军撤退,很容易就会演变成一场溃败。而且官军中夜盲症的现象也是很严重,就算是顺利地撤退,官军的损失也将会很惨重。

所以杨文岳和杨廷麟就提出:在明日与农民军的会战中,先把赫摇旗部击退,之后再从容地撤退。而这一决策就让此支官军丧失了最后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而在第二天的战斗中,闯营的骑兵就发威了。这是一个骑兵为王的年代,当骑兵集团开始冲阵的时候,都是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所以两军对阵,凭借的就是双方将士的勇气。

可是当闯营的骑兵列队开始冲锋时,杨文岳部的兵丁率先而逃。反正他们在朱仙镇已经逃过一次了,再逃一次也不丢人。可这么一来,顿时造成了官军的阵形大乱。

余子琏算是倒霉碰上猪队友了。一见形势不妙,他立刻约束部队,形成紧密的集团,且战且退地向后而行。

在这场战斗中,反而是以新兵为主的黑云军表现的可圈可点,在余子琏的身先士卒之下,黑云军进行了几次反冲锋,杀伤了大量农民军,让他们不敢太过逼迫。而且余子琏没日没夜地训练黑云军排好阵形的训练也起了效果,虽然闯营的骑兵围绕着黑云军在打转,但还是没找到下嘴的地方。再加上农民军的骑兵还要追杀杨文岳部,因此就造成了攻打黑云军的兵力不足,最后竟然让黑云军顺利地撤出了战场。

之后就是官军逃跑、农民军追击的战斗了。在经过了两天的后撤以后,黑云军撤退到了阳堌镇那里时,发现四周的农民军已经都围了上来。于是余子琏就下令就地扎营,依托镇子的建筑修建防御工事,抵御农民军的围歼。并且余子琏还派快马去汝宁求援,希望吴世恭再一次拯救他于水火之中。

而杨文岳部则溃散成了两大块。一支四千多人的,跟随着杨文岳和虎大威逃进了兰考县城。另一支近二千的,与余子琏的黑云军一起,逃到了阳堌镇据镇而受。

而农民军的田见秀部八千余人、李过部的三千骑兵、刘体纯部七千余人都逐渐赶到,他们和赫摇旗一起,共同把这两支官军再一次地包围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