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八百零八章出征前的空闲

明末疯狂 第八百零八章出征前的空闲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而左良玉明知自己不是李、罗联军的对手,全军北上有可能被农民军围歼。为了敷衍侯恂的面子,他就派部将金声桓带五千士卒先行报到,并充作护卫侯恂的亲军,同时附上一信说:自己将亲统大军三十万随后来会。

左良玉部额定兵员只有两万五千名,他通过招降纳叛拼凑起来的大批军队,都是用就地打粮等法子自行筹饷的。这次他满口答应倾巢出动,听从侯恂调遣,弦外之音就是以三十万人马的粮饷数字,示意使侯恂知难而退。

而侯询在吴世恭和左良玉那里已经是连连碰壁了,再加上他的本心也不愿意执行朝廷解围开封城的命令,于是侯询就顺水推舟了。

当侯恂明白了左良玉的用意时,他连忙回信说无法解决三十万人的粮饷,请他不必北来。又去信吴世恭那里,通知了吴世恭:左良玉部不能北上,所以就让吴世恭自己看着办。

因此,原先崇祯皇帝企图利用侯恂笼络吴世恭、左良玉,达到在河南击败农民军,以解开封之围的设想,就在这样一阵勾心斗角的官样文章中全盘落空了。

而到了此时,开封城能否保住的唯一希望,也就在吴世恭的一念之间了。

“此次送至归德侯府的礼可是有些重啊!”邓启帆笑道。

为了送走侯询,这次的吴世恭是大出血,一下子甩给侯府价值约十万两白银的重礼。不过像侯询这种肯收礼办事的人倒也好打交道些,一收到礼,他确实就顺了吴世恭的心意,去往湖广左良玉那里了。

“重些就重些吧!不舍得那些黄白之物,侯督师就要拿我最宝贝的儿郎们了。”吴世恭笑道,“前些天我让内账房里算了一算。咱们现在对外的欠款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了。一见这数目,我的眼就是一黑。没想到后来一了解,嚯!现在竟然还有各地的官绅还赶着向我们送钱,他们还真的是不怕啊!说实话,这次我都感到有些顶不住了,再不出兵多捞上一些无主地,到时候真不知道这些钱该怎么样还了。”

邓启帆乐呵呵地听着吴世恭的话,接着说道:“那些人以前是盼着那些无主地呢,可现在就有些不同,像是到我们汝宁军这里交了份子钱来投注了。所以缓些给他们银子和地也无妨。等我们出征以后,学生估摸着这样的人还会更多。”

“现在的日子,真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啊!哈哈哈——!”吴世恭说起了现代常用的一句流行语,表达了他现在的心情。

“长敬莫要疲沓!你很快就会没了睡安稳觉的时候了。”邓启帆也是笑道。

现在在汝宁、归德两地的汝宁军已经扩充到了十三万多人。而且兵丁们的兵器也基本都武装到位。这些兵丁最差的也接受过一年的护庄队军事训练,所以在老兵的言传身教之下。部队的作战已经是毫无问题。

所以在一切就绪之下。等待出征的日子就是相当难熬和空闲。而吴世恭也趁着此良机,好好地在家中享受了一番天伦之乐。尤其让吴世恭高兴的是,他终于升格为外公了。小洁为陶辛生下了一个嫡长子。

看着天天兴高采烈的赵如雅和骄傲得如小公鸡一般的小洁,吴世恭在高兴之余,也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可只有三十二岁啊,竟然就做了外公?真是应该提倡晚婚晚育!

“是啊!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长大了。如尽远不弃,我那二女就嫁与你那嫡子吧!”在聊天中,吴世恭就定下了一门亲事,接着他就感叹道。“前些日子薛侯来信,说我那长子已经向定国公府下聘,婚期就定在明年,不知我是否能赶上参加麟儿的大婚啊!”

汝宁军此次的出动,将向整个天下显示出自己所有的实力,也是正式投入到逐鹿天下的战局中。因此,要么汝宁军能改朝换代,要么吴世恭就身死族灭,绝对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所以吴世恭才会说出那种带兵入京的话。

而得知了经过十多年的卧薪尝胆以后,汝宁军终于能一展身手了,吴世恭和邓启帆都感到浑身上下是火热异常。

“长敬,那全军出动的时间又定在何日?”在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后,邓启帆问吴世恭道。

“暂时还等等。”吴世恭答道,“现在勇子的蛟击镇刚出动,他将和冈萨雷斯的水师陆战队的两个团,六安常猛的五千护卫队,和县那里一个团和护庄队二千人一起,先围剿在舒城的张贼,把其彻底剿灭。而我们将在得知初步胜果之后,全军向北,先解了开封城之围。”

既然吴世恭的目标也是逐鹿天下,那控制开封城也是汝宁军的一个重要步骤。否则的话,汝宁军又怎么能控制河南全境呢?

而且万一李自成把开封城当成自己的“都城”了,那他的根据地也离汝宁、归德太近了些,如果两军之间的交战旷日持久,汝宁军的兵力和精力也将一直耗费在豫中、豫北这一带,根本腾不出手脚来占领其他地方。因此,汝宁军是绝对不允许李自成的闯营在开封城落地生根的。

“学生不怎么懂兵事。不过就问上一句长敬:对付狡诈如狐般的张贼,就去一个镇的兵力,那是否是太少了些?”邓启帆问道。

“就张贼那些刚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最多也就是几万人。我觉得动用一个镇还有些多了呢。”吴世恭不屑地说道。

因为在现代的时候,吴世恭对历史知识比较孤陋寡闻,所以他就知道李自成,却不知道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因此现在汝宁军的决策也受到了吴世恭的影响,对李自成的闯营就有些重视的过分,而对其他各营农民军就比较轻视。

所以说,什么事都是这样,要么全知道,要么全都不知道,像吴世恭这样仗着自己肚子里的半瓶墨水来办事的,往往会出现很多的判断失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