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六十九章卸任

明末疯狂 第六十九章卸任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吴世恭当天晚上就从岳父手中得到了,他新职位的任命书。吴世恭新职位是在河南归德府的归德卫,下面一个千户所里,做一个署理六年的代理千户。

当岳父薛濂把任命书交给吴世恭的时候,他叮嘱吴世恭:这个职位所处的对方——河南归德,是地处中原的一个地方。那地方还算是富饶,四周也是大军环绕,城池林立的,所以比较安全,吴世恭这个千户所也基本上不会打仗。

薛濂还关照吴世恭:让他到了地方上以后,不要再惹事生非胡闹了。只要吴世恭平平安安地在地方上待上几年,也不一定要做满六年,只要京城里风声过去了,薛濂就会想办法把吴世恭调回京城来。

吴世恭无奈地发现自己又是做个署理的官位。不过,吴世恭对岳父薛濂的安排还算是满意。最满意的地方就是,自己所在的地方不会打仗。而且,那个署理千户,一听名字就是掌管着一千人的兵力,换作现代,就是个团长的官职了。吴世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个千户就根本没有可能有一千人的兵力。而关于这点,岳父薛濂也没有和吴世恭说。

吴世恭还考虑道:至于六年后,就算是岳父薛濂有了办法,吴世恭也不会回京城的,而且他还会想办法把薛府全家接出京城去。至于,到时候用什么办法,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那么,薛濂对魏忠贤给自己女婿安排的官位为什么说“妙!”呢?

首先,当然这个千户所所处的位置比较安全。河南归德也比较富饶。那吴世恭到了那里就不会吃太多的苦。

其次,在明朝末年的卫所和千户所,尤其是在内地,他们虽然都是军户,也要承担一些剿匪和维护地方治安的军事任务。可是,基本上不需要这些卫所和千户所去打仗。打仗将由战兵,也就是朝廷发放军饷的募兵来完成。卫所和千户所的军户最多在战争中做些辅助和后勤工作。

当然,如果情况危机,那些军户也是要到第一线去打仗的。但是,由于他们平时根本没有经过什么军事训练,那他们的战斗力也是可以想象的。

那么,这些军户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就是种地,向朝廷缴纳粮食。

在明朝刚建立的时期,朱元璋设立军户的目的:一方面在打仗时可以动用军户的兵员;另一方面就是在不打仗的时候,那些军户就种地,并且把田里的一部分收成上缴给朝廷。

而到了明末,我们已经知道了,朝廷的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因此,在军户中收取的税收,已经占据了整个明朝财政总收入的两、三成,因此,朝廷对于军户的税收也就盯得特别紧。

而吴世恭做的那个署理千户,我们就可以这样看。把吴世恭那个千户所看成朝廷的一个大农庄,而军户就是农庄里的佃农,吴世恭这个署理千户就是这个农庄的大管家。

因此,在薛濂看来,吴世恭只要保证每年上缴齐给朝廷的税收,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了。薛濂是根本没有考虑女婿吴世恭在这个署理千户的位置上,捞什么外快。用薛濂的想法:就算是千户所缴不齐税收,那薛府来补贴一点,只要吴世恭完成好工作就行了。

第三,吴世恭做了那个署理千户的职位,就是一种贬官。这也是给了崇祯皇帝一个交待。

我们可以看一看南城兵马指挥司前指挥李禄的情况。他从京城调到地方,是做个守备。而吴世恭是做个千户所的千户。虽然在品级上,都是正五品,可是,李禄是正规的武职,而吴世恭这个武职水分就相当大。这就象现代,正规军的团长和预备役的团长的区别一样。因此,吴世恭这次的调职应该说是贬官了。

因此,如果在以后,崇祯皇帝对魏忠贤一党清算的话,他看到了薛濂已经很识相的把自己的女婿吴世恭给贬了官,赶出了京城。吴世恭又只是那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千户所千户的官职,那崇祯皇帝基本上也就会放了吴世恭一码的。

最后,吴世恭这个千户的官职,只是署理六年。在六年以后,只要风声过去了,有很大的可能把吴世恭给调回京城来。

因此可以看出,魏忠贤对于薛濂确实不错,给薛濂的女婿找了个这么恰当的官职。这也由不得薛濂大声赞叹了。

可是,魏忠贤和薛濂根本就没有想到,没有过了几年,河南就灾荒连连。农民的造反也此起彼伏。最后,整个河南全境,成为了农民造反大军和朝廷围剿大军的主战场。连年大战以后,整个河南是赤地千里。在真实的历史上,河南最大的两座城池——开封和洛阳。开封城被李自成造反大军掘开黄河的大堤,引黄河水倒灌,开封全城几十万军马只活下来几百人。

而洛阳城被李自成攻陷以后,洛阳城中的福王(就是崇祯皇帝的叔叔),被李自成活剐,做成了热气肉片,和鹿肉一起做成了福禄汤给分着喝了。

如果知道这一切,那魏忠贤和薛濂还会感觉到妙吗?当然,现在的吴世恭也完全不知道这一切。

不过,那个署理六年的千户职位也有些奇怪。因为在明朝,军户中千户的职位基本上都是父子继承的。而这个千户的职位,是老千户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只有十岁,还不到十六岁可以继承职位的年龄,所以需要他人暂时署理,到了那个千户儿子十六岁成年,到时候再把那个千户的官职还给他。

可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由这个老千户的亲属,或者卫所里其他的人来暂时署理。可为什么要报到兵部来呢?原因没有人知道。兵部也不会关心这种小事的。对于兵部来说,只要那个千户所上缴的税收不短缺,就算是没有千户,那也无所谓。但是现在吴世恭正好需要,那也就顺水推舟地给了吴世恭。

第二天,吴世恭一到衙门,就接到秦公公派人来传信:崇祯皇帝在下午就会派人来接管南城兵马指挥司。

吴世恭立刻派人把所有的副指挥和百户集合,向他们通报了南城兵马指挥司将会更换指挥的消息。并且,他让许吏目准备好兵马司的账目,准备好了随时交接。

在下午,崇祯皇帝果然派出了他的三个侍卫,手持着文书来上任了。他们就简单地交接了一下,根本就没有细查那些兵马司的账目,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吴世恭尽快地把兵马司指挥的官印交给他们。

当交接完毕以后,吴世恭走出了兵马司衙门,他回头看了那衙门一眼,心中即感到有些失落,又感到有些轻松。

吴世恭刚想带着书墨和薛府护卫离开,突然,旁边有人叫他:“大人。”

吴世恭一看,那人他认识,就是那个已故的钱副指挥的二儿子,自己把他安排到小旗位置上的那个钱绮。

吴世恭停下了脚步,询问那个钱绮有什么事?

那个钱绮告诉吴世恭:钱副指挥那个正妻,对于钱绮得到了小旗的位置,而不是钱绮的大哥得到,在以前已经很不高兴了。但是因为吴世恭还是兵马司的指挥,所以也不敢有什么动作。但是,现在吴世恭离职的消息已经传开,那钱副指挥的正妻也活动了起来,而且已经把钱绮赶出家门。钱绮现在是想投靠吴世恭,跟着吴世恭去干。

听了钱绮的话,吴世恭笑了,笑得有些心酸。吴世恭想:我在兵马司做了这么多事,兵马司所有的人的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可是到现在,也只有钱绮这么一个,几乎和自己挨不上什么边的人投靠自己啊。

吴世恭对钱绮一示意,说道:“那就一起走吧。”

在回薛府的路上,吴世恭让书墨到脂粉铺传信。让赵如雅也不用收拾脂粉铺的残局了。吴世恭让赵如雅准备好,自己将会很快离开京城。到时候,他会带着赵如雅母女一同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