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六百五十九章残酷的绞杀战

明末疯狂 第六百五十九章残酷的绞杀战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二月初三,清军大营中。

“王爷!估计追来的就是我们在成安县遇上的那支明军。既然他们出了乌龟壳,那就好收拾了,待奴才领着万余儿郎把他们彻底灭掉吧!”杜度说道。杜度还以为追来的是余子琏的汝州军呢。

“别轻敌!肯定还有其他明军,要不然,他们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的。”多尔衮答道,“就两天功夫,就有五十几个儿郎没回来,这像是成安县的那支明军吗?看样子我们临走之前,还是要和明军打上一仗啊!”

“那不正好!奴才估计是剿民贼的明军主力过来了。如果把他们干掉,民贼不是又可以闹腾起来了吗?正好遂了皇上的心意。不过明军也就是那样了,出万把人,已经是很看得起他们了。”杜度笑道。

多尔衮也是展颜一笑,认为杜度的话说的没错,不过他还是说道:“本王给你留万人,你依然押送着缴获向关外走。其余的部队本王我都带上,先把这支讨厌的明军消灭了,然后我们再一同出关。”

“用得到这么费劲吗?有着王爷您出马,又有着二万多国族健儿,那支明军死也死得值了。”杜度不动声色地拍了多尔衮一个马屁。

“哈哈哈——!也不能这么说!入关这么长时间了,总算遇上了一支敢打仗的明军了。”多尔衮摆摆手笑着说道,可话中怎么也隐藏不住心中的得意。

“还是奴才去吧!杀鸡焉用斩牛刀。”

“还是本王去吧!要不!本王的身子也要生锈了。”

“哈哈哈——!”

……

在遇上汝宁军的探子以后,清军立刻分兵两路,杜度率领一万人马依然押送着人口、牲畜和财物,而多尔衮率领清军主力二万三千人马,主动迎向了汝宁军。而在这时候,两军之间的距离为二百五十里左右。

可是清军刚一出兵。多尔衮就收起了轻视之心,因为两军探子之间的绞杀战太激烈了,每天双方的损失都超过了五十人,而且每天的伤亡人数还有上升的趋势。

要知道,清军派出的探子都是弓马娴熟,经验丰富的老兵,而且很多都是渔猎出身的生女真,可就是这样,清军与汝宁军的绞杀战还是战了个平手,双方的损失都差不多。

更令人悚然的是。这支明军根本不惧伤亡,依然维持着这么高烈度的绞杀,而且派出的探子分队也越来越庞大,从十几人,到达了几十人。最后甚至出现了百人的分队,根本是一副拼消耗的模样。

从这支明军探子的表现来看。多尔衮就知道自己遇上了一位强有力的对手了。于是多尔衮也开始加强了加派探子的力度。毫不示弱地让绞杀战升级。并且在同时,多尔衮发出了“绝杀令”。

在这时候的战争中,军队探子的作用就类似于现代军队中的雷达、卫星。想象一下,现代军队的导弹、飞机再先进,如果没有雷达、卫星,发现不了敌军的目标。那么导弹、飞机的作用就几乎等于一个零。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骑兵集团与步兵集团的战斗中,骑兵集团占优势的地方。只要在战前的绞杀战中,骑兵集团完全把步兵集团的探子绞杀掉,那么步兵集团将会蒙上眼睛与骑兵集团作战。很显然。骑兵集团知道步兵集团在什么方位,而步兵集团却不知道骑兵军团在哪里,一方明,一方暗,那么骑兵集团完全可以选择在什么时机、什么地方战斗。也就是说:骑兵集团把天时和地利完全都占全了。

说到这里就说句题外话,很多穿越小说所说的猪脚都是大练西班牙方阵和大造火器,但一点都不重视骑兵的作用。笔者承认:如果装备良好火器的西班牙方阵,在准备完全的情况下,挡住骑兵集团进攻的可能性确实是一半对一半。

可是很多写穿越小说的作者都不懂,当这支军队的探子被骑兵集团完全绞杀掉了以后,他们怎么去打击骑兵集团啊?都找不到那支骑兵集团了,还怎么打仗?

而且骑兵集团还清楚地知道你的一举一动,他们可以选择把你引到适合骑兵冲锋的开阔地;可以绕过你的军队攻你的老巢,接着围魏救赵打你的埋伏;甚至可以不理你,攻打你保护不到的地区。难道盼望着骑兵集团傻乎乎地向着西班牙方阵冲锋啊?

所以战争不是光有两军对垒的,从探子的绞杀战开始,其实两军就开始斗智斗勇了。

而多尔衮所发布的“绝杀令”,正是要让清军在与汝宁军的绞杀战中占得上风。

在两支大军之间的区域,虽然已经被清军肆虐了好几个月了,但还是有大量的难民和不肯离乡背井的百姓。而汝宁军和清军正准备着大战,原先双方的探子也忙着侦察和互相绞杀,顾不上这些人,可是随着多尔衮颁布了“绝杀令”,这些百姓就大祸临头了。

多尔衮的“绝杀令”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清军的探子只要见到两条腿的,一律全部杀掉。多尔衮就是要在清军前面形成一块无人区,不让汝宁军的探子化妆靠近,也通过这样的清场,让汝宁军的探子难以隐藏。

于是汝宁军就在这场绞杀战中,立刻是处于了下风。因为这里是大明境内,清军探子杀戮大明百姓可谓是毫无心理障碍,可是汝宁军就不行了。

接着就产生了如此的情况。清军探子不断地抓捕百姓,并通过审问得知了汝宁军探子的动向以后,再全部杀戮干净。而汝宁军探子就寻找不到百姓得知清军探子的动向了。

这一明一暗,汝宁军的探子就吃了几次亏。此消彼长,汝宁军探子活动的区域就被大大地限制住了,清军在一开战就先声夺人。

吴世恭知道这下子麻烦了,除非他的汝宁军也学着清军一样,杀戮百姓清场,否则的话,汝宁军将很难获得绞杀战的胜利。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清军布在大军前的绞杀网毕竟不是密不透风的,通过探子的大量牺牲,吴世恭终于得知,与自己对阵的清军最多不会超过二万五千人。当然,汝宁军的兵力也同样被清军探知到了。

失了先机,那汝宁军就不能步步被动了,于是吴世恭立刻下令收缩绞杀战的范围,把探子安排到大军前方五十里左右的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接着就开始高速变向机动了。

吴世恭就是要通过高速的变向机动,让清军抓不住汝宁军的确切方位,在会战前,让汝宁军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也让自己占据一个有利的地形,再展开战斗。而清军也处于同样的原因也开始高速变向了。两军立刻开启了“大海战”模式。

很有趣,这样的接近确实很像大海战。两军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两支主力舰队,不断地变向接近,占据有利的战斗位置。而探子就像是舰队派遣出的一架架侦察机,不断地侦察着对方舰队的位置。

之后就是一系列复杂地变向运动了,不过两军还是按照逆时针的方向螺旋般接近,直到二月初八,两军才相距四十里各自扎营。

而在这时候,两军的主帅吴世恭和多尔衮都知道对方来者不善了,前面一系列的绞杀和大军运动,已经显示出两军的训练有素,从这几个小的方面就可以看出,敌军的战斗力肯定是与自己不相上下的。

而长时间的变向行军,也使得两军是疲劳不堪。不约而同的,在扎营以后,两军都在自己的大营中休整了整整一天。

正月二十四日,京城紫禁城。

余子琏脸色阴沉地出了大殿,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在高喊:“余侍郎!请留步。”余子琏回头一瞧,只见王承恩急步追赶了出来。

余子琏立刻向王承恩行了一礼,问道:“王公公!您找本官何事?”

王承恩也立刻笑着回礼,接着凑到余子琏的耳边,小声地说道:“余侍郎!杂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您何必拂逆皇爷爷的心思呢?让您的汝州军留在京城,您又何必派出骑兵去济南?也就三、四千人,丢在鞑子大军中,浪花都不起一朵,这么好的儿郎,您就忍心弃了吗?”

得知了济南沦陷,借给余子琏的那个骑兵协已经军心不稳,当得知吴世恭至京城的求援被朝廷否决以后,那个骑兵协立刻炸开了。他们也不顾余子琏的百般挽留,在昨天,骑兵协的统领率领着三千多骑不辞而别,疾驰而去要与汝宁军的主力汇合。

可是面对着崇祯皇帝和朝中诸公,余子琏又不能公开声称这个骑兵协是吴世恭借给自己的,于是他只能够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声称这支骑兵是自己私自下令,让其救援汝宁军的。

其实余子琏还是挺仗义的,毕竟那个骑兵协的统领和各级军官都是有着朝廷武官的官职,而余子琏的这个表态,其实已经把私自调兵的责任抗在了自己身上了。可这么一来,余子琏就一下子把崇祯皇帝和朝中诸公都给得罪了。(未完待续。。)

ps: 依然每月一次感谢众位朋友的订阅、打赏和投票。鞠躬致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