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六百五十三章光彩和耻辱的全军覆没

明末疯狂 第六百五十三章光彩和耻辱的全军覆没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天雄军立刻是身陷重围,并且被清军分割成了几段,卢象升也和亲兵一起投入了与清军的肉搏。卢象升是大明文臣之中的异数,他精通战场之技,身体强健,武艺高强,今日被他手刃的清军已经有了十几人。可是单虎难斗群狼,卢象升身边的部队也是越来越少,现在就剩下这百来号人了。

“老爷!鞑子又上来了。”身边的亲兵队长提醒卢象升道。

卢象升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位家丁出身的亲兵队长,又环视了一圈身边的亲兵,这些亲兵都是面容焦黄的,都是饿了几天的人了。他们都弃了平时惯用的重兵器,换成了刀枪这些轻些的武器。

卢象升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沉稳地说道:“关羽断头,马援裹尸,在此时矣!”接着大喊着首先冲杀了过去。

卢象升骑马冲锋的身形是相当得慷慨激昂,可是他是一位总督天下兵马的大明朝大臣啊!现在却要自己拿着刀盾去和清军兵卒拼杀,那身影,也是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悲壮、多么的落寞啊!……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天雄军孤军作战,主帅卢象升也亲自挥刀冲入阵中,杀敌十余人,最后身中两箭两刀,坠马身亡,其时年仅三十九岁。卢象升死得很慷慨壮烈,也为世人所称道,但他的牺牲却没有对整个战局造成任何影响。甚至在原来的历史上,清朝的史书上都没有把贾庄之战当作一次重要的战役,也没有做出任何记载。

随着总督卢象升战死,虎大威、杨国柱也领着亲兵仓惶逃窜,最后五千余兵收拢起来的不足千人。而卢象升一手创建的天雄军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相比较而言,清军在此战中的伤亡还不到二百人。由此可见双方实力相差之悬殊。当然,其中高起潜的断粮也是“功不可没”的。笔者还是首次见到友军断友军粮的奇葩事。这明末真的是疯狂啊!

卢象升是明末一位人品、能力都相当杰出的大臣。但是因为当时士林风气和卢象升自己的意识形态等原因,在此次的入口之战中,他还是犯有不少的污点的。不过到了最后,卢象升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把这些污点都洗刷干净了。

然而已经长眠地下的卢象升不知:还有人想让他死不瞑目呢。暂时不提这点,这也将在文后详叙。

就在卢象升殉国的时候,在顺德府高起潜大营中,杨廷麟还在苦苦哀求着高起潜:“高公公!望您伸出援手,调兵接应卢督师来此吧!”

在百般求援未果后,杨廷麟已经把条件放到了最低。只希望高起潜派些兵马,把卢象升个人救回即可。高起潜也被杨廷麟逼得没有办法,他嘴唇蠕动了几下,刚想答应,就听闻帐外急匆匆跑进来一名亲兵。那亲兵一入大帐,就跪禀道:“监军大人!探马回报。卢督师全军溃败。鞑子已集全军,围攻而来了。”

帐内的人都是大惊失色,连高起潜也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扯着公鸭嗓子叫到:“快些集合!卢督师不听杂家劝,才会如此。要不然……”

话刚说到这里,一旁的杨廷麟就红着眼扑了上来。立刻与高起潜纠缠在了一起。帐内的军将连忙上前分隔开了俩人,杨廷麟还是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阉贼!这大明天下就是亡在尔等手里的。你不得好死!你断子绝孙!”

接着杨廷麟挣脱出了军将的手,指着大帐内的军将也是破口大骂:“你们也都见死不救!真是三军无壮儿,满营皆阉人。吾与尔等羞为同伍。”

“哈哈哈——!”杨廷麟疯癫般地仰天大笑了一番。接着一整服饰,说道:“卢公,等着学生,学生单骑陪您来了!”说完以后,杨廷麟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帐,带着卢象升安排给他的护卫,头也不回地奔赴了战场。

随着杨廷麟的离开,大帐内是一片寂静,那些军将心中都有些羞愧的感觉,许多人都是面红耳赤、哑口无言,一股兔死狐悲之感也是油然而生。

见到帐中的气氛是相当沉闷,高起潜嘶哑地说道:“杂家……,杂家……!”可是他也觉得说不出什么解释的理由。最后高起潜只能够岔开话题:“集合好了部队,连夜撤退吧!”

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一溃败,首先就导致了高起潜的惊恐不安。事实证明,他可能是位公关高手,也是一位军事理论家和福将,但他绝对不是一位合格的统帅。而且在这时候,高起潜一直依靠的好运也同样用完了。

监军太监高起潜在自己统领的大营之中,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卢象升手下参赞主事杨廷麟的求援,甚至连总兵祖宽的救援建议也是被他严辞拒绝。当他得到了卢象升战死的消息以后,立刻是拔营后撤。

高太监的惊恐并不是因为卢象升的战死,而是对满清的大军距离自己这边如此之近,而感到的惊慌失措,生恐自己遭受和卢象升部一样的命运。于是几万大军匆忙拔营回撤,这已经是混乱不堪,容易出大乱,更是在撤军的路上,不断地有小股部队溃散。不过在这时候,我们的高太监已经是什么也顾不得了。

这支四万人的大军才走了十五里不到,半路上突然有鞑子的伏兵暴起,高起潜先是避战,然后又是仓惶地撤退,军心士气早就谈不上了,全军都是人心慌乱。突然遇上有伏兵暴起,全军顿时是大溃,足足四万人立刻又如一盘散沙,轰然溃散。

高起潜是一人骑马逃到了真定府,而这四万兵马都是关宁和宣大的边兵,也可以称得上是明军中的最精锐,从卢沟桥一战后一直到顺德府,这全军未尝一战,一箭未发,遇敌即溃不成军,变相地也是全军覆没。实际上。所谓的伏兵也只不过是清军的两千偏师罢了。

其中最倒霉的是总兵王朴。当他领着自己的军队跑到高起潜的大营处,本以为这就能安全下来,今后靠着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大太监高起潜就能飞黄腾达,没想到是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啊!

反正卢象升、高起潜的部队,用或者光彩或者耻辱地方式都是消失掉了,现在除却京师周围的京营和勤王部队以外,除了余子琏的汝州军和刚到沧州的汝宁军,北直隶已经再无可以野战的明军了。

而清军在消灭了这两支明军以后,立刻合兵一处,准备围剿掉附近最后一支明军——余子琏的汝州军。可是当多尔衮率军到达汝州军的大营时,他顿时傻眼了。就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汝州军已经把自己的大营修建成了一座土城。余子琏模仿吴世恭真是一丝不苟啊!连乌龟流都被他学了个**不离十。

不过见到了清军的围困,余子琏也慌了神,他连夜向着四方派出了信使,要向附近的明军求援。

虽然此时的清军已经超过两万,人数也倍于汝州军,可是他们入关是来抢财物、人口的,不是来把明军消灭干净的,所以多尔衮绝对不会拼着部队的损耗强攻汝州军的大营。

于是清军就先动用红衣大炮了,想用攻破城池的方式打破汝州军的土城。可是清军有火炮,汝州军也有火炮,反正谁怕谁,互相对轰而已。可这一对轰,让多尔衮又退缩了。清军的火炮还有大用的,还要用在以后攻打明朝的城池中呢!不舍得白白地损失在火炮战中啊!

那么就使用驱汉民攻城这一招吧!可是当多尔衮派兵到附近抓明朝百姓的时候,收获也是很小。这些天清军与卢、高、余这三支明军在这里打仗,附近的百姓早就逃得没影了。

可多尔衮也不可能长期围困汝州军啊!于是清军只能留下遗憾,在把所有小股的清军全部集合完毕以后,就主动撤退,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了。

汝州军这支几乎被朝廷遗忘的军队,反而在这一路勤王的过程中,与清军斗了个旗鼓相当,没有吃上什么亏,虽然有清军不重视和汝州军运气好的成分,但这结果的获得也是相当不容易了。当然,在清军撤退以后,余子琏派出去的求援信使也追不回来了。

十二月十六日,河间府汝州军大营中。

“这大明要亡啦!这天要塌啦!国将不国!……”周俊吾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吴世恭的大帐中发疯,一会儿头撞大案,一会儿把大案上的东西往四处乱扔。

吴世恭和李禄双手抱胸,微笑着看着周俊吾在胡闹,也不上前规劝,就等待着周俊吾发泄完毕。

“妹夫!这人为什么会这样啊?”李禄奇怪地问道。

“我怎么知道?这人与我有着一面之缘,是外出探察的儿郎把他带回来的,不过回来以后就是这副模样。只有等他平静以后再问了。”吴世恭答道,“不过李大哥,对付疯子你有什么散手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