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六百四十一章喜盼南狩

明末疯狂 第六百四十一章喜盼南狩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皇太极一脸严肃地对鳌拜吩咐道:“起来!鳌拜!再给你说一遍:咱们满洲国族也就这么些人,损失不起,明国的汉人现在没兵没劲了,可要是恢复过来,他们地兵马、钱粮、兵器都是取之不尽,而关外这冰天雪地的小小地方。无论如何也支撑不住。所以现在咱们要一鼓作气不让汉人恢复过来,可千万不能自己与自己斗,都要把劲都用在汉人身上。只要打下大明的江山,地方大了,人口也多了,八旗自己分分,也就不用这么闹了。”

说到最后,皇太极的声音也越来越飘逸,也不知道他是在对鳌拜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

多尔衮刚回到王府门口,王府的管事太监就迎了出来。见到多尔衮注意到了王府前的车驾,那管事太监就禀告道:“爷!十二爷和十五爷都在府中候着呢。”

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个兄弟是一母所生,向来亲厚,也一直在两白旗抱着团,所以仨人也经常地走动。可是多尔衮知道,之所以今天自己的这两位兄弟前来自己的王府,就是他们想要了解:皇太极密召多尔衮为何事?

可是一走进王府,多尔衮就听到一阵丝竹声,还隐隐传来几位女子在“依依啊啊——!”地唱着小曲。多尔衮忍不住一皱眉,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管事太监,那管事太监连忙禀告道:“是十五爷带来的戏班,十二爷、十五爷边听戏,边等着王爷回来呢。”

听了这话,多尔衮忍不住摇头苦笑了一声。

在努尔哈赤宣告“七大恨”刚起兵的时候,整个女真为了战争和抢掠,形成了一支jīng干的部队。他们也忍受得了艰苦,风餐露宿、生活简朴。

可发展到了今天,在天纵其才的皇太极统合和治理下,满清已经慢慢地形成了国家。并且随着国土的扩大,奴隶的增加,整个满清亲贵终于有了享受的资本。自然而然的,奢靡yínyù那一套不学就会,饮宴狂欢也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很多满清亲贵聚在一起的时候都模仿汉人打扮,宛如现代的“汉服俱乐部”,箭衣马裤暖帽马靴倒是很罕见了。

而多尔衮三兄弟正是满清亲贵中汉化的急先锋。隔三差五的,多铎和阿济格还有两白旗的亲贵们就聚在一堆看戏饮宴。可今天的多尔衮却没有这个心情。

知道多尔衮回府,阿济格和多铎也迎了出来。一见多尔衮,多铎就高兴地说道:“十四哥,山西那边的商人刚送给我一个戏班。我就给十四哥带来了。十四哥听听唱的好不好,觉得不错。您就留下!”

多尔衮摇摇头:“你既然喜欢。那就带回自己的府!”现在的多尔衮可没有看戏的心情。

没想到多铎嬉皮笑脸地说道:“到十四哥这里看不是一样?反正每次都是到你府中来玩的。”说完以后,多铎和阿济格都是捧腹大笑了起来。

多尔衮也笑着摇摇头,他也对这两位疲沓的兄弟没有办法。笑过一阵,多尔衮开口道:“既然这样,那就留着。不过让他们停一会儿,我们先到书房说几句话。”

“十四哥。那可是好事啊!要不,先多安排些包衣奴才抬了旗,那我们两白旗也可以多带上些人。至于其他各旗,让他们跟在我们后面捡捡骨头!”当多尔衮刚把与皇太极的商议告诉两兄弟。一直以胡作非为著称的多铎就出了个馊主意。

多尔衮一下子有些哭笑不得了:“盛京就这么大,我们两白旗的动作谁不知道?再说,哥哥我可是大清国的奉命大将军,不是两白旗的奉命大将军。一碗水不端平,到时候谁会卖命啊?而且还有一点,这次南征也不完全是一个美差。”

阿济格岁数比较大,人也比多铎老成些,于是他就向多铎解释道:“皇上让我们尽量向南,存着就是让我们两白旗与汉狗消耗的念头,所以十五弟别胡说,让十四弟拿主意!”

“还要把那些汉狗放在心上?”多铎的大嘴巴又开腔了,“汉狗中最会打仗的辽东军队都被我们打得抬不起头,都不敢出城,还需担心其他汉狗?无非是送军功给咱们!再说,哪次入关不打上一、两仗,只要把那些敢捋咱们虎须的汉狗打败,其他的汉狗又谁敢出城?还不是听任咱们游猎,摆上了‘众官免送’的匾额都没人来阻挡。汉狗早就没血xìng了。”

这话一说,阿济格也不开腔了。那“众官免送”正是他的杰作,多铎的话也正挠到了他的痒处。

这仨人向来是同进退的,所以有什么话,多尔衮也不会隐瞒:“说到打仗,十五弟确实没的话说,这么多年了,汉狗什么时候给我们满人造成过麻烦吗?就是皇上想让我们消耗,那也得要汉狗争气啊!”

“而且今天这事,没几天就会传遍整座盛京。到时候不让各旗的人去,他们必定会闹起来。就是我们的两白旗也是一样。反正是有皇上的圣旨,到时候各个旗该抽调多少,按圣旨办就行,就是其他各旗多塞上一些人,我们也要眼开眼闭。至于我们的两白旗,皇上说三成,那就去三成。就是每位甲丁多带上些包衣,到时候我们总是吃大头。”

“我们会带包衣,其他各旗也会带包衣。皇上也不会管这种小事的。到时候还是让他们占便宜。”多铎还是一脸的不忿。

多尔衮和阿济格不禁“呵呵”地乐了起来,多尔衮道:“十五弟!难道你想吃独食?明国那块肉太大了,我们一家吃不完。不仅如此,哥哥我还要把蒙古各族都带上,有财大家发,那才有将来。”

这两个兄弟向来是最佩服多尔衮的,见多尔衮这么说,他们也就不做声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隐忍,多尔衮已经逐步爬到了类似于明朝首辅的职位。在他主持满清政务期间,他为人谦和聪慧,与汉八旗和三顺王、续顺公那边接触越来越多。再加上他母亲阿巴亥的身份,科尔沁、察哈尔、朵颜等蒙古部落对多尔衮也是极为亲近。所以投桃送李,这次的好事也要考虑到汉军与蒙古部落。

再次南狩,这消息像是风一般,迅速地传遍了整个八旗。于是睿亲王府这里变得门庭若市,各旗只要与多尔衮拉得上一丝关系的,都相托多尔衮多带上些自己旗中的子弟。连两黄旗中也有人按捺不住,拐弯抹角地找到了多尔衮仨兄弟了。

前几次入关,使得满清上下终于弄清楚了,大明朝眼下已经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了。甚至都还不如纸老虎,每次入关,都没什么明军敢出城挑衅,连装个样子吓唬一下清军都不敢了。

因此这次南狩,与其说是去打仗,倒不如说是一次武装游行,而进入大明的国境之后,可以为所yù为,不会遇到任何有力地抵抗,大明的金银人口都是待宰的羔羊,可以随意的掠夺。而且出去那么一趟,回来之后就有种种的军功在身,rì后的升迁,家族的富贵都可以沾光不少。这样的美事谁不想去呢?

而多尔衮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提出,多尔衮总是一口答应。这让多尔衮一下子是好评如cháo,“贤王”的名声也在八旗中传播了出来。

但多尔衮并没有被这些冲昏了头脑。他严禁在两白旗中称呼自己为“贤王”,行事也愈发地谨慎小心。在外面也从来不敢高调从事。并且几次入皇宫,谦卑地聆听皇太极面授机宜。

“白猪!干草打好了吗?”。四十几岁的福佳氏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抽着水烟,晒着太阳。她翻了翻眼皮打量了眼前的这位叫“白猪”的汉人包衣。

作为一家镶蓝旗的旗丁,福佳氏家中并不富有,只有几十亩地和一匹马。今天这家家主赫利赤被牛录额真召去了,福佳氏只能够自己做起了监工,监视着那名包衣,不让他偷懒。

“nǎinǎi!二百斤都打足了。”白猪点头哈腰道。

今年白猪已经十八岁了,可是长年的劳作,却让其看起来相当瘦小,在外人眼中也最多是十五、六岁。白猪本名是什么?他自己都有些模糊了。他只知道自己原来姓“齐”,可是当他七岁时被抓到关外以后,在长年的皮鞭生涯下,他已经接受了“白猪”这个贱名。

“干草二百斤,湿草起码得五百斤。别让我找到你偷懒,要不然,等老爷回家再抽你一顿。”一边说,福佳氏一边在脚底磕掉水烟壶里的烟灰,她晃晃悠悠地起身,要到草料房去验收一下白猪打回来的干草。

就在此时,这家的家主赫利赤红光满面地从村口跑来,那矫健的身姿一点儿也不像快要五十岁的人。

“老爷!额真老爷叫你干嘛去的啊?”福佳氏立刻停止了脚步,关心地问起了赫利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