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六百三十一章送来平儿

明末疯狂 第六百三十一章送来平儿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于是,在吴世恭的指示下,工坊司就向南阳铁器和卞氏铁器下了标书,让其在三个月内,试生产出类似的西洋板甲。并且还要求:价格要低于二十两银子,每年的生产量不得低于一千具。

为此,工坊司各拨给这两家铁器工坊五百两银子的试生产费。并且还承诺:哪家工坊试生产的板甲综合要求优,哪家就立刻得到汝宁军一千具盔甲的定单,而且还有后续定单。

其中用现代人的眼光,制造这样的盔甲很简单,无非是切割两块钢板嘛!可是在这时候,这却有个极大的技术难点,需要熟练的铁匠反复锤打,对锤打的次数和力度等也有很高的要求,要不然,根本得不到合格的钢板,所以才会造成这么昂贵的价格和这么长的生产周期。因此,这次两家工坊比较的就是铁器处理和生产效率。

这么一比较,对铁器处理比较有心得的卞氏铁器就占了上风。可这么一来,南阳铁器可就担心了,于是,他们立刻动用自己的关系来公关了。

南阳铁器其实就像是汝宁军的公营产业。虽然后来股份制了,可汝宁军的基金与汝宁军的高级文武,在其中还是占有很多的股份。再加上南阳铁器的高层与汝宁军文武之间长久的关系,因此,肯为南阳铁器说话的人很多。比如杨狗蛋,南阳铁器的那几位掌柜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所以在这次,南阳铁器也想利用这样的关系独霸定单,所以想让吴世恭收回招标的做法。

可是吴世恭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妥协的。有竞争才有发展。虽然吴世恭在南阳铁器也有些私人的股份,但他绝对不会为了私人的利益影响到汝宁军的整体利益的。

而且在以后,吴世恭也想把这一做法推广到汝宁军所有的支出上。也就象是现代的政府采购一样,利用招投标降低政府的支出。提高采购商品的质量。

见到吴世恭的态度很坚决,也就没有人继续这个话题了。众人再家长里短地闲聊了一会儿,接着就纷纷告辞,各自忙自己的事务去了。

邓启帆出了内宅以后,却没有立刻走。他对薛志农招招手道:“薛司长是否有空,到我那里去坐一会儿吧!”

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薛志农绝对不敢违背。于是薛志农就随同邓启帆来到了他的官邸。

安坐送茶后,邓启帆开门见山地对薛志农说道:“闻六安孙知县是大人故旧,大人也很念旧情,可其所为却不符我们汝宁军心意。薛司长以为该如何啊?”

当吴世恭接到孙呈秀的私信以后,也是大喜过望。可是当他从常猛那里得知了孙呈秀的态度以后,吴世恭就有些犹豫了。

汝宁军的利益和好友之情发生了矛盾,使得吴世恭也只能够做出一个决择。考虑再三,好友之情还是占得了上风。于是吴世恭就下令:不得动用非法手段。只花费银子用市价到六安去购买土地,建立屯田庄子。

可是这么一来。多花费了银子不算。六安的士绅也不一定肯把汝宁军看中的土地卖给汝宁军。这就造成了:直到现在,六安那里的屯田庄子都没有建立。于是邓启帆就要动用首席幕僚的权力,私下行动了。

其实邓启帆也是很无奈。汝宁军的财政本来就很紧张,邓启帆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可吴世恭这么一讲交情,却让汝宁军多花了许多冤枉钱。

这倒也罢了,讲兄弟友情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可是在现在。邓启帆和常猛那里却受到了本地官绅的极大压力。

在长久的打交道以后,汝宁、归德的本地官绅已经摸索成精,他们与吴世恭和汝宁军打交道时,已经是极有心得了。那就是遵守吴世恭和汝宁军制定的法令和规则。并且利用这些法令和规则,在吴世恭和汝宁军身上获得自己的利益。

比如这次六安的事吧。负责那事的垦荒商行分号可不是汝宁军独有的,而是有着其他官绅占有股份的。吴世恭可以卖孙呈秀交情,让出这个分号的一些利益,可是他这样一做,也同样把其他股东的利益也都让了出去。因此,这做法就引起了其他官绅的不满。

当然,当着吴世恭的面,那些官绅绝对不敢发泄他们的不满的,可是这不妨碍他们向邓启帆和常猛施压。由于那些官绅是有理有据的,所以让邓启帆和常猛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邓启帆也曾经婉转地规劝过吴世恭,可是吴世恭的态度却相当坚决。在吴世恭处于寒末时,也只有孙呈秀这一位好友,所以吴世恭怎么样也放不下这段交情。于是邓启帆决定亲自行动。不惜自己做恶人,要为汝宁军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可是听了邓启帆的话以后,薛志农却相当犹豫。薛志农的山川司是个很特殊的部门,只应该也只能够听从吴世恭一个人的命令。可是邓启帆的身份又摆在那里,现在的邓启帆又直言不讳地要越权,这让薛志农是难以决择。于是薛志农只能够沉默不语静等下文。

对于薛志农这样的态度,邓启帆也有心理准备,于是他接着说道:“我们这些做下属的,有时候不能只惜自身,更要为大人解忧。虽说现在之话有些逾越,可其是为大人好,也是为我们汝宁军好。如大人责怪,我将一力承担。”

“那邓先生要小的如何做呢?”听到邓启帆都把话说的那么透彻了,薛志农也不能再装聋作哑了。

邓启帆满意地点点头,含笑说道:“让孙知县不再管屯田之事。该怎么做这事?你们山川司也熟,我也让常掌柜都听你的。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孙知县袖手旁观就行。”

“真的做什么都可以吗?”薛志农又问道。

“都可!不过得注意:休得伤了孙知县,也休得伤了他的家人。要不,大人那里不太好看。还有,大人那里先不要去说。”

薛志农想了一会儿,拱手向邓启帆行礼道:“邓先生!小的明白了。”

随着汝宁军势力的扩大,有些事吴世恭已经不能够一言而决了。当他的想法与汝宁军整体利益相违背时,手下的那些文武就将会违背吴世恭的意愿,去自主的行动。而且这不会是仅有的一次,更不会是最后一次。

可就在此时,吴世恭正在书房接待两位特殊的客人。

“姑爷!这是少公子!少公子,这是您父亲,快向他磕头啊!”书房内,一名名叫薛全的薛家奴仆,带着个四、五岁的孩子,跪着向吴世恭禀告道。

“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出了什么事?侯爷和夫人怎么样了?霏儿怎么样啦?麟儿怎么样啦?”一边说,吴世恭一边重捶着桌子。他脸涨得通红,须发皆张,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

站着的薛成平立刻被吓得嚎啕大哭,那薛全连忙抱着薛成平不断安慰,并接着对吴世恭禀告道:“侯府那里没事。侯爷与夫人、小姐、世子也都没事。小人这次是秘密地出京,就是要把少公子给送过来。”

听了这话,吴世恭稍稍安心,他走到薛成平面前,微笑着说道:“你就是平儿吧。”

薛成平怯生生地看着自己素未见面的父亲,他挂着眼泪,小声地叫了声:“父亲大人。”

吴世恭立刻是心花怒放,他俯下身,把薛成平抱了起来。接着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把薛成平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之后对薛全道:“也别跪着了。站起来好好说说吧!”

于是薛全就把来龙去脉详细地向吴世恭说明。原来薛濂感到京城的艰难处境以后,就让自己的心腹薛全暗中寻访,找了位与薛成平相似的孩童抱入府中抚养。

之后就是李代桃僵了。薛濂又找了个机会,让薛全以送信为由,把薛成平送至汝宁。至于薛成平的乳母、服侍的丫鬟、婆子什么的,薛濂都找了个机会处理了。所以到现在,侯府中也只有薛濂、张夫人、薛雨霏和薛全四人知道薛成平已经被掉包了。

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感到深深地自责:自己在汝宁是风光无限,可是没想到岳父全家在险境中煎熬。尤其是自己的夫人和长子,自己真的很对不起他们,根本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而且现在岳父又把平儿送了过来。难道这是托孤吗?自己的家中还会上演一场《赵氏孤儿》吗?吴世恭立刻心绞痛了。他完全承受不了失去亲人之苦。

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没发现,薛全又跪下了。他把一颗药丸塞到了自己的嘴里,咬碎了咽下,接着向吴世恭磕头道:“侯爷说了:让姑爷好生照顾少公子。小人也算是不负侯爷所托了。”

吴世恭一眼看过去,就发现薛全有些不对,他立刻抱着薛成平窜了过去,一脚把已经开始抽搐的薛全踢倒在了地上。见到薛全的样子,吴世恭立刻大叫道:“来人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