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六百二十四章大战略开始

明末疯狂 第六百二十四章大战略开始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现在是要兵有兵,要钱有钱了,那扬嗣昌就要开始排兵布阵了。

首先,扬嗣昌定下了这次剿匪的日期,定于了崇祯十年的十二月到崇祯十一年的二月,共三个月的时间。

之后,就确定了剿匪的主战场了。除凤泗、承天祖陵所在理应防守外,确定了以河南、陕西两地为杀贼之地。

接着,就是十面张网了。扬嗣昌安排:要使陕西巡抚断商州、洛南;郧阳抚治断郧阳、襄阳;湖广巡抚断德安(今安陆)、黄州(今黄冈);安徽巡抚断英山、六安;凤阳巡抚断颍州(今阜阳)、亳州;而应天巡抚抚之兵仍堵潜山、太平(今当涂);江西巡抚之兵急堵黄梅、广济(今湖北黄梅县西);山东巡抚之兵直堵徐州、宿州;山西巡抚之兵横截陕县、灵宝,保定巡抚之兵飞渡延津一带。

然后就是剿匪的主力机动部队了:五省总理熊文灿提边兵;监臣提禁旅;河南巡抚提左良玉、吴世恭、陈永福、李禄等兵;而余子琏四方驰援。大家要同心并力,合剿中原,为不尽不休之势。

倘若闯王李自成、过天星张天琳等贼酋出关东,则陕西总督洪承畴提左光先、曹变蛟、祖大弼诸帅之兵与之俱出。

最后就是作战目标:各地官府和官军将总动员,准备下三个月苦功夫,了十年不结之局。所以扬嗣昌保证:断乎可三个月而平贼也。

而就在这时候,芜湖大捷的消息传来了,张献忠和刘国能的降书也上呈到了朝廷,简直就是一个开门红啊!于是朝堂上君臣就是一片乐观。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扬嗣昌一建立了大战略,马上就是立竿见影,这也立刻体现出了扬嗣昌的能力和崇祯皇帝的眼光。不要说运气。运气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崇祯皇帝是龙颜大悦。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眼前似乎浮现了这样一种美景:只要能在近期讨平流寇,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关外的清军,而一旦军事上的危机彻底消除,中兴盛世就将不会太远了。

而对于杨嗣昌这位真能实心任事,把如此重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栋梁之臣,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直到后来,那扬嗣昌的“十面张网”的计划最终流产,他的这种感情也依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杨嗣昌毕竟是他在整个统治期内最得力。也最受他信任的大臣。

于是崇祯皇帝决定动用宝贵的人力和物力,搞个大活动庆祝一下,显示一下明朝中央政府的雄姿,也鼓舞一下全**民剿匪的士气。而古往今来这样的大活动也差不多,崇祯皇帝选择的就是大阅兵。

在崇祯十年的十月。崇祯皇帝举行了他平生唯一的一次巡城阅兵仪式。这天京城全城戒严,禁止百姓出行。崇祯帝在威武仪仗的引导下骑着骏马缓缓出宫。文武百官也都骑马跟在皇帝身后。

而这支庞大的队伍在“武成之乐”的伴奏下先到正阳门,然后沿着内城绕各门巡视了一圈。京营的全体将士们早已排列在城墙上下,鲜艳的军旗随着金风飘舞,兵刃铠甲在朝阳的照射下闪着毫光,皇帝在哪里出现,哪里就响彻了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

崇祯皇帝见到军容威严整齐。非常高兴,特地赏赐了那位怀揣“行无所事”四字真经的戎政尚书陆完学。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愉快日子里,他似乎又看到了自己的帝国和自己的军队的伟大力量。

在当天晚上,崇祯皇帝又做了一个好梦。他似乎见到了自己的名号并列于太祖、成祖之列,接受万世的欢呼敬仰。

可是崇祯皇帝不会知道,在接受检阅的这数十万大军中,多一半都是各营将领们出钱临时雇来充数的,京城里的杂役、伙计乃至流氓、闲汉一时都在城墙上下当了临时工,确实拉动了北京城的内需。而要依靠这样一支徒有其表的部队来维护这破败的帝国?做梦去吧!

而且要实现扬嗣昌的大战略还有两大支柱需要解决:一个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一个就是以战促抚。

先说攘外必先安内吧!抛开感情因素,放弃华夷之别,扬嗣昌首先集中全部国力,先解决一个大敌的战略思想是没有问题的。这也可以从本文以前介绍战略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内,就解决一个问题。

为此,扬嗣昌就提出:为了彻底解决农民军这个“心腹之患”,他认为对于清军的“肩臂之患”还是应该从容对待,最好是先能暂时构和。

而这种想法也不是一相情愿的空想。早在崇祯八年十月和崇祯九年二月,皇太极曾经两次派人送信给明朝边防守将,并请他们转给明廷,两次信上的内容都谈到讲和的问题。

扬嗣昌认为:既然满清愿意和谈,就有机会通过某种妥协换取一段和平时间,来保证肃清中原,恢复国力。在扬嗣昌看来:这无非是种权宜之计,是敌对双方正常进行的缓兵之计而已。

不能说扬嗣昌不对,只是他没想到明朝的国情和保守的顽固势力。

明朝是驱逐蒙元建立的中原王朝,是历朝历代得国最正的王朝,也确实大涨了汉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明朝也是最硬气的王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

还有,明朝向来是以中央大国自居的,从来看不起四周蛮夷,也没有现代国与国之间平等交往的思想,所以让他们与满清谈判,那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不见得明廷还要向满清自称儿皇帝?送几位公主去和亲?每年再奉上一大笔岁币?因为上至崇祯皇帝,下到众位大臣,根本就没有两国平等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国与国之间是一定要分个上下的。(从事实上来说,辽东的满清已为一国,所以这里也就说是两国了)

因此,只要有大臣在朝廷提出议和,就算是权宜之计,也立刻被一群正义之士穷追猛打。不怀疑那些正义之士的良心和动机,但他们的行为确实拖了扬嗣昌大战略的后腿,应该说,这些正义之士就是传说中的“爱国贼”吧!

还有一点,皇太极的满清不是跟着明廷和扬嗣昌的指挥棒走的,也不是你说要攘外就攘外的。他们通过遍布关内的密探,清楚地知道关内的一举一动,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挥师入关、火中取栗,是不会让明廷安稳地剿灭农民军的。这也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再说以战促抚。其实从本质来看,扬嗣昌并不象后世所谓的历史学者描述的一样,是个主抚派,他是一位真真实实的主战派,而且是一位激进的主战派。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误解,只是后世被主抚总理熊文灿的盲目招抚和扬嗣昌无奈之下的权宜安抚给误导了。

这也可以从扬嗣昌的道德品质上看出。再怎么否认扬嗣昌的能力,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扬嗣昌是位忠臣孝子。而他的父亲杨鹤就是间接死在农民军的手上的,所以扬嗣昌和农民军之间有着杀父之仇,他又怎么会对农民军心慈手软呢?

因此,当见到降书以后,杨嗣昌深刻地明白农民军在不利的时候,往往会以受降为名以屈为伸,很少有真心实意。但扬嗣昌又不能抗拒圣意,他只好提出要张献忠先去剿杀其他各股农民军,然后才可以招安,否则还应乘机砺兵严剿。而刘国能,因为他投降的是吴世恭,所以扬嗣昌在这里就先不提了。

可是崇祯皇帝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再说,不用增兵增饷就能大获全胜,这诱惑简直是太大了。因此,崇祯皇帝当面批驳杨嗣昌说:“岂有他来投降,便说一味剿杀之理?”

于是抚局已定,张献忠受封为副总兵,屯师于襄阳西面的谷城,解散所部一万八千余人归农,仍留精兵一万一千名,听候熊文灿调遣。但张献忠却并没有听候调遣,只是在谷城造房种地,训练部队,让他出征就以粮饷不足进行拖延,而熊文灿也毫无办法。

此外,刘国能也受封为参将,并把其划归为左良玉的部下。至于刘国能到底会不会去,朝廷也暂时管不着了。

而就在此时,崇祯十年十月,李自成、过天星的农民军南下攻入四川,开始了四川攻略。他们先后攻克了川北和成都平原上的三四十座州县,一度兵临到成都郊外。

而这突然的军事行动吓得明朝四川地方官府惊惶不知所措。负责西线围剿的陕西总督洪承畴连忙带领固原总兵左光先部和临洮总兵曹变蛟部两大主力进入四川,从东线对农民军进行阻截攻击。新上任的四川巡抚傅宗龙则调集各路川军数万人在成都至阆中一线阻止农民军南下。

扬嗣昌的“十面张网”大战略终于开始了。

暂时先把这些战局先放下,让我们先回到汝宁军,看看汝宁军的水师突然呈现出来的一场精彩表演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