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五百一十五章卢象升出场

明末疯狂 第五百一十五章卢象升出场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李兵备道的做法错了吗?应该没错。他既然没能力带兵,因此很有自知之明地把已经军心涣散的明军带回开封,保存守卫河南的实力,以防没有明军防守的河南腹地空虚。这做法也是此时的合理之举。

可这么一来,却完全打破了原先吴世恭和玄默定下的军事计划,放弃了河南边境的防御,以至于农民军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河南。更为不妙的是,包括吴世恭的汝宁军,余子琏的汝州军等所有其他河南的明军都不知道这计划的改变。

但现在说什么都是于事无补了。有了决断的这八千明军立刻带着玄默的遗体赶回开封。只有不甘心的周俊吾,请求了李兵备道派一队亲兵的护卫,先至汝州报讯,再寻找吴世恭,要让他的汝宁军及时应变。

这些天的崇祯皇帝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先是陕西剿匪相当不顺,不仅城池连丢、西安两次被攻击,而且两员大将曹文诏、艾万年相继阵亡。接着竟然传来了河南巡抚玄默被误伤阵亡的消息。

“温爱卿!陕匪如此肆虐,爱卿又有何良策呢?”因为兵部尚书张凤翼的重病,所以现在的崇祯皇帝对首辅温体仁是更加器重了。

“禀皇上!”温体仁躬身道,“老臣阅近半年之战报,察洪总督所为并无不妥,可为何连连小挫?思其所辖过为庞大,难顾须尾,故顾此失彼。”

“哦?”这些天崇祯皇帝也为陕西农民军的肆虐召集了重臣商议了几次,可大臣们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无非是加兵加饷,这不是让捉襟见肘的崇祯皇帝更犯愁吗?可是今天却听到温体仁的新说法,不禁是大感兴趣,于是连忙追问道:“爱卿快说!”

温体仁掩饰住心中的得意,接着说道:“老臣以为。虽说为了事权统一,任命了洪总督为三边加五省总督,可其责权确实太大,应另派一重臣就任五省总督,让洪总督专心为三边,这样一东一西,各指挥下辖分头迎击,才可事半功倍剿灭贼军。”

其实温体仁的说法也很有道理,之所以当时朝廷要加设五省总督的官职,就是为了统一指挥。提高剿匪的效率。

可是对洪承畴的任命却有些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了。要知道,洪承畴原先的三边总督的职位还没有卸任呢,而这两个总督管辖的又是明朝除辽东以外最重要的两个战区。所以确实就如温体仁所说的:管辖的地方有些太大,有些顾此失彼了。

但温体仁的提议当然也有私心的。他还是生怕洪承畴的权力太大,剿灭农民军后威信太高。之后入阁威胁到自己首辅的位置。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要消弱洪承畴的权力。

可是温体仁的提议却很合崇祯皇帝的心意。对他来说,现在不用银子的方法都是好方法。而且温体仁所说的确实也有理。所以他的兴致也就一下子上来了,于是微笑着问道:“那爱卿以为该派何人?”

“老臣本有俩人上报皇上。可惜玄巡抚不幸,现也只有卢抚治了。”温体仁装作很无奈地说道。

崇祯皇帝这才发觉,其实玄默的阵亡倒也不一定是件坏事,至少本来应该在玄默和卢象升俩人之间头疼的,而现在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于是立刻点头道:“准奏!”接着又觉得有些对不起玄默。又吩咐道:“爱卿!让礼部从优抚恤玄巡抚吧!”

“遵旨!”

崇祯八年的八月,崇祯皇帝赐卢象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诸省军务赐尚方宝剑,专门负责中原的防务,而洪承畴则专门负责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务。

东西两方各自负责。不再进行力不能及的大围剿,而分别进攻所辖地区的农民军。卢象升就任军务总理以后,调整军事部署,以河南为中心,将明军进行相对集中,以祖宽率领的关宁铁骑为中坚,其他各部配合,固守洛阳。

至此,卢象升的天雄军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崇祯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费了老鼻子气力,终于把乱匪围住了。大人,什么时候把他们彻底解决啊?”李三河兴奋地说道。

“别心急!这才围住几天啊?乱匪还挺能闹腾的。先把他们的气力磨平了再说!”吴世恭也笑着说道。

少了玄默和余子琏的军队,吴世恭就与薛永利联系共同行动了。之后足足花费了近二十天,终于把六万多乱匪的主力围在了杞县这一带。可是现在的天气正是盛夏,让乱匪冻饿花费的时间就比较长,于是吴世恭就堵住了乱匪逃窜的路线,想要慢慢消磨掉乱匪的士气和精力,减少自己平靖的损失。

尤其是在被围的乱匪中,还有上次农民军留下的一些老营人马,他们的战斗力就很强,再加上还有着一些河南本地的乱匪加入,如果冒然进攻,汝宁军的损失肯定很大,所以吴世恭总的思路还是以剿促抚。

“报大人!营外玄巡抚那里的周参议求见!”从大帐外进来的亲兵突然禀告道。

……

“什么!”在大帐内的军官异口同声地惊叫道。

“这种事能开玩笑吗?”吴世恭苦笑着摇了摇头,“周参议正在后帐休息呢。”

听到玄默突然身故的消息,所有的军官都象吴世恭刚知道情况时一样,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可是那些军官只是担忧失去了玄默的军队在河南边境防御,将会给汝宁军的平靖带来很大的变数,他们却并不知道,吴世恭在政治上将会失去更多。

说实话,直到现在为止,吴世恭才仅仅与玄默这一位高官形成同盟。本来以为有了玄默的支持,吴世恭在发展汝宁军的势力时,将会得到一个保护伞和一些帮助,可现在刚结成同盟没几个月,玄默就这么莫明其妙地故去了。

吴世恭忍不住有些自嘲,是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将不会得到任何官场上的帮助。就是与自己形成同盟的高官,也会走了霉运啊?

可不管怎么样,还是先应变吧。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还是梁辉最冷静。

吴世恭这时候也是心乱如麻。返身去堵上河南明军主力离开时留下的缺口吧,那么这些天围住的本地乱匪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可按照原定的平靖计划不变,那么陕西的农民军将会畅通无阻地进入河南。要知道,现在汝宁军的主力可是大部出动了,不要上次那种老家空虚的局面再次上演啊?

唯一两全其美的方案就是急攻被围的乱匪。可这么一来,汝宁军的损失肯定不会小,那也会给将来汝宁军对付农民军和鞑子的时候,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于是吴世恭就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就想思考出一个周详的方法。考虑再三,吴世恭发现自己只能够相信自己的老情敌余子琏了。只要他的汝州军保护住自己的背部,再入河南的农民军肯定不敢肆意深入的。

可是相信余子琏却让吴世恭总感到有些不是滋味,所以反复权衡,吴世恭还是决定先把私人感情放在一边。他停下脚步吩咐道:“等周参议醒来,让他再辛苦一趟,去汝州告诉余知州,怎么样也要坚持一个月,等我把这里的乱匪剿灭干净再说。”

吴世恭决定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剿灭被围的乱匪。不过对于余子琏是否有能力用他的乌合之众拖延住农民军的脚步,吴世恭也只能够赌人品了。

见到吴世恭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些军官立刻同时称:“诺!”,领命而去了。

也许吴世恭的人品确实来了。没几天,被围的乱匪就派出使者向吴世恭投降。而促成这次投降的主要是乱匪中的一位首领——袁时中。

袁时中的小袁营正是被围乱匪中的主力,他是趁着当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旱,飞蝗蔽日,至冬大饥时,聚众数万率饥民造反的。

可是袁时中一直想走造反——招安——做官的老路,却又一直找不到门路,而原先汝宁军对豹子头残暴地围剿也把袁时中吓坏了,让他不能够定下决心向汝宁军投降。

可是这次袁时中确实走投无路了,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收拾了几位比较强硬的首领,整合了其他的乱匪部队,接着派出了使者,带着厚礼向汝宁军投降。

而得知乱匪来降,吴世恭当然是大喜。可是他也不敢怠慢,到底以前吴世恭遇上的诈降也太多了一些。于是吴世恭一面欣然接受投降,一面小心翼翼地解除乱匪的武装。

所幸的是,这次袁时中是真的投降,因此改编乱匪也进行的相当顺利。可再怎么说,六万多乱匪的收缴兵器等杂事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一时三刻汝宁军并不能脱身。

直到八月五日,吴世恭才腾出手,带着虎吼镇的一万主力返身去援汝州,而薛永利看押着归降的乱匪回归汝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