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七百八十二章索要官职

明末疯狂 第七百八十二章索要官职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13:38 来源:笔趣阁

吴世恭的这个条件也不过分,秦公公他们也在各自的心中都暗暗点头。不过说到这里,鉴于清军的凶名,秦公公也免不了想到要未胜虑败了:“长敬!万一……,杂家可是说的万一,你这次可只有六万兵马,万一再次大败,那辽东之局可不是全面糜烂了吗?”

“我带着三万人就可以从松山杀回山海关,现在有六万人难道不能从山海关杀到松山吗?”吴世恭斩钉截铁地说道。在这时候他可不能流露出丝毫犹豫,就是要给秦公公他们,或者准确的说,是给崇祯皇帝和朝廷以信心,让他们支持汝宁军的计划。

“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就是吴总兵把松山内洪督师等救出,来回征程也是艰难,贵军伤亡也可能就有万数,甚至还会超过,那又有什么意义?而现今辽东已有杨督师,洪督师已不是不可或缺。”王主事说道。

也许是吴世恭自告奋勇的行为感动了王主事,所以现在的王主事的态度也好了许多,甚至能向吴世恭说些交心话了。而且王主事说这话也是担着政治风险的,他已经明确地向吴世恭表达了朝廷的意思:洪承畴这个督师的死活,朝廷其实已经不在意了,甚至连松山、锦州被围的官军,朝廷都有了放弃的意思。因此,现在的大明朝已经不愿意用这些死子来交换吴世恭所率领的生力军。

“账可不是这么算的。”吴世恭解释道,“就是收支相抵,甚至略亏一些,也要儿郎们看到朝廷没有放弃他们。这也能提升儿郎们的士气,让他们在将来能用命守住宁远和山海关。再说,如这次本官的大军有伤亡。难道鞑子没有伤亡吗?本官已在河间斩杀鞑子七千多,这次返程又斩杀鞑子超过五千,如果救援松山时再与鞑子发生大战,本官就在这里夸个海口,打败鞑子可能有些难,但寻求了两败俱伤绝对没问题。如果救援大军伤亡超万,那鞑子的伤亡也起码有七、八千。这样一来,近两年鞑子可死伤了近二万男丁。鞑子人少,绝不能忍如此损失,总要休养生息个二、三年。在此期间。北方暂时能得安定,朝廷也可精励图志,本官更可有时间安定中原。”

“在这点上杂家是赞同长敬的。”秦公公也在一旁开口帮衬道。在这十几年中,明朝被满清压制得太狠了,丧土失地、屡屡惨败。十分打击大明朝那种天朝上民的自豪感。所以现在无论是君臣,还是朝野。都十分盼望着出现一位“抗清英雄”。

而吴世恭最近两次对清军的赫赫战功就让朝廷看到了希望。尤其是送到兵部的鞑子首级,证明了吴世恭不是在虚报军功。所以在这里秦公公就选择了支持吴世恭。

不过秦公公接着与吴世恭商量道:“杂家不懂兵事,就在这里胡言乱语几句,长敬莫怪。你说锦州和松山就是死地,要放弃也就罢了,反正现在也被虏酋给重围。可现在塔山和杏山毕竟安然无恙。无名撤军,恐皇爷爷名声有损,朝廷名声有损啊!”

吴世恭皱着眉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道:“这事以后再说。不过我也在这里保证:如这两城未遇危险。那就先不撤军。这样可好?”

吴世恭不愿意在这种繁枝末节的问题上多争辩,所以就用了缓兵之计。毕竟现在锦州和松山的明军还未救出。不过真的到了那时候,完全可以见机行事,只要清军出现围攻塔山和杏山的苗头,吴世恭完全可以先斩后奏把这两城的军民给撤回来。

不过秦公公、王主事对吴世恭的回答也是很满意了,毕竟他的回答也顾及了崇祯皇帝和朝廷的面子。至于将来?反正将来发生什么也不管他俩什么事。

“那长敬救回锦州、松山被围官军后,又该如何行事呢?”秦公公接着问道。

“救回以后,这两城的官军和给我的三万官军都将交回朝廷。我将带着我三万汝宁军返回汝宁。先平靖中原的陕贼。”吴世恭回答道。

“如何平靖?长敬可有方略?”

“包干!”吴世恭早就胸有成竹了,“等这次我回去以后,将散尽家财募兵,把汝宁军先扩充至六万。而朝廷就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凤阳和大运河以西、潼关和汉江以东都包干于我。而我汝宁军将内平乱匪、外拒陕贼,把陕贼驱至陕西、四川等地。然后收拢流民军屯,组织垦荒自救。而朝廷也只要给我一半三万兵的粮饷,其余的粮饷我将从军屯中自筹。这么一来,最富饶的江南、湖广将不会受侵扰,让朝廷能得到足够的财赋与漕粮。以此来精励图志,恢复元气。之后就见机行事了。”

可这番话听的秦公公和王主事是目瞪口呆。吴世恭索要的权利也太大了一下。如果刚才是为了救援松山,吴世恭索要的辽东军权,朝廷还可以眼开眼闭的话,现在吴世恭索要的,朝廷根本就不可能给,因为这太违背朝廷的规矩了,吴世恭索要的完全就是原先五省总理的官职。

“这不行!”王主事一口回绝道,“文官领军,那是祖制,绝不能违背。如果朝廷给吴总兵一个将军号,让您总制这地区的兵马,这倒可以商量。”

王主事所说的,就是把吴世恭安排到与左良玉同样的位置上。是本地区的武官之首,但要听从作为文官的总督命令。而且对属下的武官只有名义上的领导权,但并没有实际的指挥权。这与吴世恭索要的权利绝对是相差甚远。

所以吴世恭也一口回绝:“如这样!本官就没那个本事解决陕贼。王主事!天下已如此,需要权宜。如本来的总督制有效,本官也不会多说什么。可来一个、局面就乱一分,再这样下去,真的不可收拾了。还不如危中求变吧!再说!你也不就是担心个违背文官领军的祖制吗?本官是秀才,也是监生,勉强可以转武为文,破例来个总督、总理的也说得过去。反正本官又不想批麻拜相,咱们大明朝过了这个难口以后,本官也不会恋栈这个官职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