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二百七十二章知县命令知县

明末疯狂 第二百七十二章知县命令知县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进入县城以后,汝宁营立刻兵分两路,一路飞速抢占和把守县城四扇大门,一路沿着街道开始扫荡整座县城。

其实先前匆忙侦察的那一小队骑兵侦察的是些假象。当扫荡县城的时候,整座县城立刻鸡飞狗跳了起来。

在吴世文这些官绅逃离宁阳县城以后,一些消息灵通的百姓也收拾了细软,带上了家人四散而逃。

可这时候,城外的流民也通过逃跑的百姓这里得到了这个消息,面对着不设防的宁阳县城,那些胆大的流民怎么不会入城去参加盛宴呢?

而流民的进城,再加上城中无赖青皮的加入,整座宁阳县城立刻陷入了一片抢掠和**之中。还好,因为官绅大户的逃离,进入那些官绅家中就没有遇上什么抵抗,所以那些人就基本上没有放什么火。因此,就出现了侦察的骑兵发现县城黑漆漆的情况。

可狂欢了大半夜,在凌晨的时候,那些流民和无赖青皮也大多数陷入了梦乡之中,因此,整座县城也显得静悄悄的。

不过,汝宁营的进入,却立刻惊动了这群人,他们发现来到的是一支明军以后,就立刻象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了起来。

汝宁营的兵丁根本没想到在黑暗中能够窜出来这么多人,不过在短暂地惊愕以后,兵丁们也立刻在各自军官的号令下开始了行动。

汝宁营的行动就是在整个县城进行戒严,不允许任何人在县城的街面上走动,否则的话,格杀勿论。在大声高喊了一阵戒严的命令以后,汝宁营开始顺着街道杀那些在街面上的流民。

古代的县城因为有城墙,所以不可能造的象běi jīng城和南京城这么大。所以也就是半天的功夫,在街面上的、躲在出逃官绅家中的,被老百姓指认的流民和当地无赖青皮,一共五百多人的脑袋就悬挂在了宁阳县城墙的垛口上。

安定了县城里面的局势以后,吴世恭立刻把骑兵分成了几队,扫荡县城附近的流民和土匪。

又经过了一下午和第二天的扫荡,基本上把靠近宁阳县城的流民和土匪都扫荡干净了。一共砍了一百多名土匪和敢于抵抗的流民的脑袋。俘虏了一千八百多名流民。还有缴获马匹十几匹,兵器若干。

这样狠辣的手段用下去以后,宁阳县城以及附近的地区,治安情况立刻达到了夜不闭户的程度。而吴世恭也看不上那六百多个首级,那吴世文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利用这些首级,他们这些地方官吏可是能够做上一篇好文章了。

对于自家兄弟,吴世文当然不会让他吃亏。他立刻从士绅这里募集了五千两银子,再从县衙的官仓里调集了五百石的粮食犒劳汝宁营。而汝宁营的兵丁也从那些抢劫的流民和无赖青皮身上缴获了三千多两银子。这样加起来,也有了八千多两银子和五百石粮食的收获。

而对于那些俘虏的流民,吴世恭的汝宁营就很有经验了。他们把这些俘虏安排在县城旁的空地上,让他们自己扎营住下。

接着汝宁营的兵丁就做饭给那些俘虏饱餐了一顿,接着就宣布:那些俘虏都光荣地成为了守备大人的家奴了。

如果不想当家奴也可以,那就立刻在一天内离开县城二十里地,否则的话,格杀勿论。不过留下当家奴的,以后吃饭都能够吃饱。

这样一安排,根本就不需要汝宁营安排兵丁看守这些俘虏,那些俘虏也基本上都留了下来。

在这个乱世,人命不值钱。但是对汝宁营来说,人丁也很值钱。等那些家奴安定下来以后,吴世恭立刻从中抽调了五百多名青壮作为汝宁营的辅兵,接着加紧对这些辅兵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

而那些儿童,吴世恭就让迟二娃把他们编成了童子营。至于那些妇女,就不用吴世恭来cāo心了。汝宁营的那些单身汉,对着那些家奴中的单身女子简直是嘘寒问暖啊,他们现在就想着出征前吴世恭的承诺啦!

还有些老弱,吴世恭也不准备放弃。反正老弱的人数也不多,养他们费不了多少粮食。其实这连年的灾年,把许多老弱都淘汰了,所以在这些家奴中的人数并不多。

那吴世文也没有闲着。他组织城里的青壮,巩固城墙,就准备着乱军来犯呢。而吴世恭也向北方派出了好几队探子,要随时掌握乱军来犯的消息。

可天不遂人愿。在第三天,城外来个一位信使,那是邻县曲阜县的知县得到宁阳县来了一支明军以后,就派了信使来命令这支明军立刻救援曲阜县。

吴世恭一听这位信使的口气,惊讶地连生气都顾不上了。这曲阜县的知县好大的口气,竟然敢命令和他平级的宁阳县知县吴世文和自己这个汝宁府守备。

还好吴世恭没有开口,因为他看见五哥吴世文毕恭毕敬地接受了命令,并且保证随同吴世恭的汝宁营立刻去救援曲阜县。

这个举动差点让吴世恭跌落了眼睛。等到信使走了以后,吴世恭就问道:“那曲阜县的知县是谁啊?小弟我感到他的口气和皇上都差不多了。”

没想到吴世文没好气地回答道:“那知县和皇上还差一点,可差的也不多啦!”

这话把吴世恭给吓了一跳,于是吴世恭接着问道:“那他是谁啊?皇亲国戚啊?可皇亲国戚不是不能够做知县的啊!”

“是圣衍公。”吴世文说出了答案。

“圣衍公是谁啊?”

“你怎么这么不学无术啊?圣衍公就是孔圣人的嫡传子孙啊!”

吴世恭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就是孔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吴世恭是不知道,那圣衍公不但是世代相传的,而且明朝曲阜县的知县也都由当代圣衍公来担任的。

这圣衍公的身份确实和皇帝差不了多少。而且在文人眼里,那皇帝还可以去骂一骂,搏个犯颜直谏!而圣衍公谁敢骂啊?难道文人敢欺师灭祖?

那就没办法了,救援曲阜县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不仅要去救援,而且要全力去救援。

于是吴世恭就把所有的步兵和炮兵留在了宁阳县城,他自己率领着亲兵队和所有骑兵,共七百骑连同宁阳县知县吴世文,飞驰救援曲阜县,救援孔子的子孙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