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二百四十七章郭曾庵之野望

明末疯狂 第二百四十七章郭曾庵之野望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5 来源:笔趣阁

吴世恭到李禄这个县城,最主要的事,就是确定南阳营的大营地点和如何设置兵丁。而他和万文东这些地方士绅的会面,其实就没有什么大事,最主要的作用,无非是让那些士绅吃颗定心丸而已。

所以在到了县城的第二天,吴世恭就婉拒了万文东他们的挽留,带着自己的亲兵队回汝宁府去了。因为攻打下了这两个矿区,也放下了这么一件心事,所以这回程虽然谈不上是游山玩水,但是这一路走的也是非常的悠闲。

可是刚走到半路,却遇上了从汝宁府飞驰过来送信的汝宁营信使,当这信使遇到了吴世恭以后,立刻交给了吴世恭一封邓启帆写的急信。

吴世恭拆开信一看,就看到邓启帆在信上写了六个大字:“家中有事。速归!”

吴世恭立刻询问信使:家中究竟发生了何事?可那信使却是不明所以。于是吴世恭也只能够快马加鞭地紧赶路程,用着最快的速度向汝宁府城赶去。

郭曾庵已经在汝宁府城待了七天了。因为吴世恭这次出兵南阳府是个秘密行动,所以郭曾庵每天到了汝宁府守备衙门要拜访吴世恭,总是会吃了个闭门羹。

不过在郭曾庵首次拜访吴世恭的时候,有位自称是吴世恭幕僚的邓先生曾经接待过他,郭曾庵也向这位邓先生简单地说明了一下来意。因此在这些天,郭曾庵也感觉到自己的身边总有些人在盯梢。不过那些盯梢的人也很有分寸,并没有什么影响郭曾庵的举动。

郭曾庵知道,只要自己不离开汝宁府城,那些盯梢的人也必定不会来sāo扰自己,他们之所以盯梢,无非是让自己暂时不能够离开汝宁府城罢了。想明白了以后,郭曾庵反而放下了心态,既来之则安之起来。不过郭曾庵的心中也有些纳闷:“这吴守备不好好地待在汝宁府城,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又会到哪里去了呢?”

郭曾庵所在的扬州郭家,在他父亲的一辈是男丁凋零。当然在郭曾庵这一辈也是男丁凋零。要不然,郭曾庵这个曾经是尼姑的母亲所生的儿子,不会成为现在的郭家的“掌门人”。

这几代一脉单传的结果,就造成了郭曾庵少年时期的娇生惯养。就这么说吧。富贵人家的公子哥是什么模样,那郭曾庵少年时期也就是这个模样。

可是当郭曾庵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重病而亡了,刚成年的郭曾庵,一下子脱离了游手好闲的rì子,要承担起支撑整个家族的重任来。

应该说,郭曾庵那时候的表现也好象是一下子长大了。可是毕竟他还年少,又没有在以前,向他的父亲完整学习怎么样接手家族里的生意,因此,在刚接受家族生意以后,郭曾庵也着实吃了不少亏。

可郭曾庵的脑子转的很快,他索xìng把自己的郭家,完全依附在扬州盐商四大家族之一的林家的身上,虽然这么一来,自己郭家的所获是少了一些,可是有了林家的撑腰,郭家终于渡过了那一段困难期。

也不用说,郭曾庵那种公子哥的莽撞xìng格,说话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形象也是深入扬州当地盐商的心里的。而更是在以后,郭曾庵往往在林家的示意下,成为了向着林家的对头首先开炮的角sè。因此在外人看来,郭曾庵已经完完全全地成为了林家的马前卒了。

久而久之,郭曾庵鲁莽又愚蠢的样子,在扬州也就路人皆知了。可郭曾庵真是这样的人吗?其实在他的外表下,隐藏着jīng明和野心,他无时无刻就想着重振自己的郭家。要不然,没有了郭曾庵的jīng明,他的郭家也早就被其他盐商连皮带骨地吞了下去了。

在半个月之前,从扬州盐运使衙门传出来一个消息。对于扬州盐商来说,这扬州盐运使衙门根本就没有什么隐秘的事,因为在这些盐商的银弹攻势下,衙门里的官吏和下人,很多都成为了这些盐商的眼线。

而这个消息,对于扬州盐商倒是大快人心的。据说:在祈家现在的家主祈淳安的推动下,盐运使管大人已经向他的靠山——首辅周延儒大人去信,要求把汝宁府守备吴世恭给调出河南省。

另外从京城来的信使反馈的消息得知,首辅大人也同意了管大人的建议,在不久以后,将会调动吴守备到辽东去救援大凌河城,去和鞑子作战拼命去啦!

对于扬州的这些盐商来说,虽然他们在不久之前,还是和吴世恭达成了比较圆满的协议的,但是,那种协议,毕竟有些城下之盟的感觉。而这种城下之盟,总是落下了那些以为凭着自己的银子,很有些心高气傲心态的盐商的面子。

再说,吴世恭在汝宁府和归德府,杀了盐商四百多名手下。虽然在那些盐商的眼里,自己的那些手下并不值钱,可是这打狗还是要看主人的面子吧!

不过相对于利益,这面子问题倒是小事了。吴世恭这里已经加收了每石盐货一钱银子。如果能够把吴世恭赶跑的话,那这一钱银子不就落在盐商的腰包里了吗?至于会不会降价?那些盐商对这种提议肯定是嗤之以鼻的。等有了工商局,有了《消费者保护法》再说吧。

因此,得到消息的所有盐商,都对事情的发展是乐见其成的。他们就等着吴世恭的一离开,接着马上赶到汝宁府和归德府去接手成果呢。

当然,这个消息也是小范围传递的,也就是说,在扬州城内,只有那有头有脸的大盐商才会得到这个消息。象郭家,以及投靠吴世恭的陆家,是没有资格获取这个消息的。

可是郭曾庵却在偶然中得到了这个消息,应该说,他外表的那种鲁莽和愚蠢,在这次他获得这个消息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林家的大公子在和楼里的姑娘打情骂俏吹嘘的时候,并没有防备着郭曾庵,而给郭曾庵偷听到了。

而这时候的郭曾庵,就敏感地发觉了一个机会。他要到汝宁府去,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吴世恭,以显示出郭家对吴世恭的一种善意来。

郭曾庵的想法就是:既然首辅周大学士下了命令了,那吴世恭的调动也就铁板钉钉了。而当吴世恭调离河南以后,如果吴世恭的势力确实如同其他盐商判断的一样,同样离开了河南,那么郭曾庵最多也不过是白跑了这一趟,做了一次无用功而已。

可是郭曾庵是来到过汝宁府,和吴世恭当面会谈过的。当他上次来到汝宁府的时候,郭曾庵除了和吴世恭会面以外,还通过了方方面面的关系详细了解了吴世恭的情况。

当然,吴世恭的真实实力,郭曾庵肯定也打听不到。不过郭曾庵也能够肯定,吴世恭的实力根本就不止表面显露的那一些。

因此,郭曾庵就做了一个大胆地推测。当吴世恭带着他表面显露出来的实力,离开了河南以后,吴世恭那些潜在水里的实力,依然完全可以控制住汝宁府和归德府的盐货市场。

郭曾庵明白,万一自己推测的结果成立的话,那自己这次向吴世恭卖好的行为,将会得到极大的回报。这对自己重振家业是极有好处的。

就算是吴世恭没有反馈,那结好吴世恭这样一个在地方上有实力的军将,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郭曾庵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举动,是出卖整个盐商集团利益的行为。于是,郭曾庵就找了一个借口,让下人传出去自己闭门谢客不接待外人。

接着,郭曾庵就带着几个随从,火急火燎地骑马赶到了汝宁府城。可是出乎郭曾庵意料之外的是,吴世恭竟然不在家。这时候的吴世恭,刚好动身去了南阳府。这俩人正好走岔了。

无可奈何之下,郭曾庵也只好在汝宁府城待了下来,等着吴世恭的回归。

而当邓启帆接待了郭曾庵以后,在郭曾庵简单介绍之下,了解到朝廷将会把吴世恭调到辽东,去和鞑子去作战。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立即让邓启帆大惊失sè。于是邓启帆立刻派出信使到南阳府,让吴世恭早些赶回汝宁府城,尽快做出相应的对策。

当然,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郭曾庵也不会和邓启帆详谈。因为郭曾庵并不知道邓启帆和吴世恭的关系,到底亲密到了什么程度。

而邓启帆也绝对不会把这件事写在信上,更不会把这件事,透露给信使一星一点。所以当吴世恭碰到了信使以后,才会出现这种,只有一封没头没脑的信,却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事发生的情况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