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疯狂 > 第三百七十五章走访秦公公

明末疯狂 第三百七十五章走访秦公公

作者:再次等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13:38 来源:笔趣阁

这次吴世恭到京城,把自己从登州城里孔有德给的那些字画古董和贵重货物都带来了。除了一部分给了吴府的洪管事发卖以外,其余的都给了薛府的典当行和商铺去发卖。

京城的消费能力也真高,这么多的贵重但难以变现的东西很快就被发卖完毕了。除去一些该给吴府和薛府的差价以外,吴世恭的所得还高于了自己的估价。这京城里的有钱人还是真多啊!

而吴府不光为吴世恭解决了马匹的购买,还让吴世恭通知汝宁军,就近从山东的马政马场和南京的太仆寺等地方去提取马匹,这也确实减少了吴世恭运输马匹的麻烦。

不过这些事,吴世恭也基本上不用自己来操心了。这些天,他就和自己的两个儿子玩耍呢。虽然这两个儿子都很顽皮,但吴世恭也看出他们的相异之处来。

薛呈麟毕竟从小在侯府长大,做事也是循规蹈矩的。再说已经开始了蒙学,所以一举一动都是有规有据的。而且薛呈麟一直是独生,这次看到自己突然出现的这位弟弟,心中也是欢喜得不得了。他常常牵着弟弟的手,带着弟弟到处去玩。

而吴呈瑛可不同了。吴世恭在汝宁的家毕竟规矩较少,吴呈瑛也常常和来串门的汝宁军高官的孩子四处去野,所以天天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一样到处去疯。

而在这孝期内,吴世恭除了隔三岔五到吴府去露面以外,基本上都待在薛府内。又不能够寻欢作乐,也不能够游山玩水,还不如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吧。

虽然孝期内也规定不能够走亲访友,但是严格遵守这种规定也不现实。吴世恭回京城以后,总得拜访一些重要的客人吧。

秦公公那里是一定要去拜访的。不过吴世恭本来也就准备送一张拜帖,带些礼物过去的,没想到秦公公正好在家,还盛情邀请了吴世恭长谈了一番。

其实从客观上分析一下,在崇祯皇帝即位之前,明朝各方面的问题是相当严重,但是还没有到致命的地步。

崇祯皇帝本人虽然性格上有缺陷,而且没有接受过太子治国的教育。但是在渡过了适应期以后,凭着他的勤勉。他也学习成长得很快。基本上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一上台杀魏忠贤,立东林党色彩很浓厚的周延儒为首辅,这大大地消弱了宦官集团的权力。这次又立温体仁为首辅,又大大消弱了结党的东林党文官的势力。不提那些副作用,从皇帝独裁的角度来说。崇祯皇帝掌握权力的行为是很成功的。

而对于处理积重难返的大明帝国,也确实很需要一名铁腕的独裁君主。当然。这名君主也要有着很强的能力。关于这点暂且不提。

而之所以会遇上眼前的头疼局面。除了天灾这种不可抗拒力的因素以外,也是因为崇祯皇帝一上台政策选择的错误。他当时选择了首先解决辽东的后金,而且挑选的人选是袁崇焕。

可这能够责怪崇祯皇帝吗?如果当时他选择的是先解决陕西的农民造反军队,会不会有着很好的结果那也是未知数呢。并且袁崇焕也是当时辽东总督的众望所归人选,你让崇祯皇帝还能够选择谁呢?

而之后因为选帅错误,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不是崇祯皇帝所能够控制的。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明朝局面也平静了许多。后金在辽东消化着大凌河大胜的胜利成果呢,暂时没有能力发动新的攻势。而农民造反大军也出于劣势,被明军团团包围了起来。

所以可以这么说。现在崇祯皇帝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军事问题。如果军事问题得到了解决,就算是仅仅解决一部分的话,那也可以大大地缓解明朝的财政问题。

而对于吴世恭,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宫中之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个人道德暂且不说,但是吴世恭能够在每次战斗中做到曝光率这么高,那也是一种本事。而且只要有吴世恭参加的战斗,最后都获得了胜利。因此,对于吴世恭的军事才能,崇祯皇帝他们还是认可的。

秦公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他也想着为主分忧,所以这次秦公公邀请吴世恭长谈,就想听听吴世恭有什么军事见解,并且上呈给崇祯皇帝和王承恩那里作为参考的。

吴世恭倒很坦诚。他对秦公公说:既然目前奈何不了后金,并且又把农民造反军队围住了,那么上策就是,集中明军全部力量彻底消灭农民造反军队这个祸害。

如果消灭不利,那也要把农民造反军队赶回山西和陕西。反正这两个省已经被打烂了,农民造反军队再祸害,也祸害不到哪里去。

最可怕的就是,农民造反军队渡过黄河进入中原腹地。那么他们向东可以威胁大运河,向南可以威胁大明朝的粮仓湖广地区,又有河南腹地人员和物资的补充,那形势就会急转直下了。

而且吴世恭还重点指出,农民造反军队渡过黄河最可能的时间就是,今年冬天黄河冰冻的时候。所以务必请崇祯皇帝特别重视。

当然吴世恭如此坦诚并不是为了忠君爱国什么的。如果明军真的在崇祯皇帝的严令下,彻底把农民造反军队打残或者被赶回陕西的话,那么就有时间让汝宁军再发展几年了。如果是那个结果,那吴世恭做梦也会笑醒的。

接着吴世恭又很坦诚地对秦公公说:万一农民造反军队真的渡过黄河了,那么吴世恭自己一定会中断丁忧,赶回汝宁准备去战斗了。

吴世恭告诉秦公公: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吴世恭也练出了一支强军,在汝宁府和归德府也修造了一批堡垒。如果能够得到朝廷大量的粮饷和其他军队支援的话,吴世恭的汝宁军可以做到阻止农民造反大军东进威胁大运河。但是做不到阻止农民造反军队南下湖广。当然更做不到消灭农民造反军队。因为,吴世恭的汝宁军的人数毕竟太少了。

吴世恭如此坦诚,是给秦公公打下了好几针预防针。首先当然是为自己结束丁忧、离开京城背个书。其实是以坦诚的态度博得秦公公的好感,知无不言嘛!最后就是让朝廷对自己汝宁军的实力有所了解。万一到时候汝宁军仗打赢了,但这支强军也横空出世了,而且这支强军还是在一名兵额才一千多的都司手中,这让吴世恭怎么辩解自己没有造反的野心呢?

果然不出吴世恭所料,结束长谈以后,秦公公立刻向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上呈了长谈的内容。其实吴世恭的观点并不出奇,崇祯皇帝身边也有懂军事的顾问,他们也多多少少说过同样的观点。不过这次被吴世恭重申以后,就引起了崇祯皇帝的高度重视。

崇祯皇帝立刻派人传旨,让包围住农民造反军队的明军加紧围剿,并且向那些监军传出了密旨,务必不能够让农民造反军队渡过黄河。

此时,原河南巡抚因为首辅周延儒的离任而被调任,新上任的河南巡抚为玄默。崇祯皇帝也向玄默下达了圣旨,让其组织起河南本地军队,防止万一农民造反军队冲出明军包围,可以堵住他们渡过黄河。

在吴世恭的推动下,明朝朝廷比历史上更重视农民造反军队的渡河了。可这究竟能不能改变历史呢?目前来看还是一个谜。

当然,崇祯皇帝等人对吴世恭后半截打预防针的话也忽略了。相对于国家大事,吴世恭到底丁忧不丁忧,那确实就是一件忽略不计的小事了。

吴世恭参加的另一场就是周世昆等南城兵马司武官的宴请。此场宴请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更因为吴世恭身在孝期,所以也根本没有请什么陪酒的小姐,连酒都没有喝多少。

但是在宴请的酒楼中却发生了一场趣事。吴世恭在更衣的时候,遇上了一位从归德府赴京参加明年会试的举人。那举人名叫司其言。

崇祯七年正是朝廷会试的时候,各地举人纷纷赴京赶考。不过邓启帆已经再次放弃,因为他在汝宁军有着这么高的地位,已经对进士什么的没有什么兴趣了。

而司其言却是当时龚浩然为教谕时的一名秀才弟子,也得到过吴世恭的资助,在吴世恭和龚浩然交往的时候,司其言也与吴世恭见过几面。当然后来他也考中举人了。

司其言也正好在这家酒楼与同年切磋时文诗词。一见吴世恭,他立刻上前来拜见。说实话,吴世恭一开始还没有记起司其言是谁。

不过一听司其言自我介绍以后,俩人立刻有种他乡见故知的亲切感。司其言万分亲热地把吴世恭拉进了同年聚会的包间,而吴世恭也很客气地向司其言的同年敬了一杯酒。

不过当司其言的同年得知吴世恭是名武官的时候,他们有些人的脸上就忍不住露出鄙视的神情来。司其言当然要为吴世恭挣面子,他就大肆宣扬吴世恭资助县学,宣扬教化之功来。可是司其言的那些同年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没办法,吴世恭只能够自己为自己挣面子了。当他说出自己也有着秀才的身份,更主要是说出了自己的老师是圣衍公以后,所有在场的举人们都是目瞪口呆。

当吴世恭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中是暗自好笑:这打脸的经过确实太爽了啊!怪不到现代的网文中,这种桥段是经久不衰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